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诗词广泛传播,受到世人瞩目,除了特殊的政治原因之外,还因为毛泽东诗词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从毛泽东诗词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式入手,详尽分析了毛泽东各个时期诗词创作的内容,全面论述了毛泽东诗词的创作风格和美学价值,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军事家 ,而且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是 2 0世纪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自由、民主、文明、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史诗 ,是中华民族诗词宝库中的璀璨珍品 ,具有极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他的作品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爱 ,而且为世界人民所传诵。从上世纪 5 0年代起 ,毛泽东诗词的注家蜂起、研究者叠出 ,从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到一般的诗词爱好者都有 ,其成果则数不胜数。毛泽东诗词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 1996年 8月 ,著名诗人、毛泽东诗词研究权威臧克家在致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贺信中说 ,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3.
吴春晖  张运洪 《前沿》2010,(18):137-139
借助毛泽东诗词可以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本文以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诗词为例对此进行阐发。毛泽东那一时期创作的诗词,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基本内容。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毛泽东诗词,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他的诗词公开发表的虽只有50首(实际流传的则不止此数),但却是人们公认的革命“史诗”。随着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对毛泽东诗词的研究也不断形成热潮。本文试就国内四十余年来毛泽东诗词学习、研究情况,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加以概略的叙述与评论。  相似文献   

5.
冯锡刚 《同舟共进》2014,(10):69-74
“长征诗词”:毛泽东诗词的巅峰 纵观毛泽东伴随其漫长革命生涯的诗词创作历程,有两个高潮时期,前者在1935年前后的长征阶段,后者在1960年代的“反修”时期。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其诗词创作的主题,主要是“长征”(可以作为打天下、创业——反蒋、抗日、建国的代名词)和“反修”。出现这两个创作高潮期,正是艺术规律使然。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或上品。则集中出现在第一个高潮期,谓之“长征诗词”。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在1958年所写的一篇长文中表示,自己在诗词方面是有点目空一切的,独于毛泽东诗词却是"五体投地",不下三五次地依毛泽东诗词原韵酬唱,正是表达这种心情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共长沙市委党校中文副教授龚国基著《毛泽东与诗》一书,已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毛泽东与诗》是国内外第一部全方位研究伟大政治家诗人、诗人政治家毛泽东的学术专著。全书48万字,分为《毛泽东与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与中华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诗词与湖湘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诗词与湖湘文化□毛代胜迄今为止,正式公开发表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为67首。这些诗词内容博大精深,形式臻善完美,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它重振了传统诗词的雄风,结束了新诗与旧体诗词对立的局面,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成为了中华诗词史上的又一...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的主导面是崇高、雄浑、豪放、壮美,但同时又不废婉约、清丽、俊逸、优美。壮美与优美构成了毛泽东诗词的主要风格。  相似文献   

10.
耄鳌黄博老人矢志不移,用蝇头小楷恭谨抄录人民领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达280多万字,写秃毛笔240余支,用去四尺宣纸1600余张,耗费墨水120余瓶,精心不在此列楷抄录了《毛泽东选集》1~5卷、《邓小平文选》、李大钊诗词、毛泽东诗词、朱德诗词、叶剑英诗词、陈毅诗词、肖华诗词……  相似文献   

11.
李丹  丁力 《求索》2013,(7):146-148
古往今来之传世诗词佳作,无不在修辞、情感方面有着鲜明、独到之处。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之典型代表,毛泽东诗词运用"万"、"一"等数字,使其文学修辞达到了极高之境界,终成就了毛泽东笔下之诸多传世诗词精品。毛泽东诗词的数字修辞广泛触及了相关的人、事、物,是建立在颂扬真善美而诅咒假恶丑基础上的情感外示,这种情感既广博又深沉。这一切,都充分展现了诗人作为人之自然本真。  相似文献   

12.
于杰  ;栾英育 《前沿》2014,(17):214-215
毛泽东诗词是我国诗词宝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不仅蕴涵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突破陈规,推陈出新。毛泽东在他的诗词创作中,将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使其作品更具民族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对于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推进殡葬改革有利于守住我省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有利于优化旅游环境,推进全域旅游和"美丽海南百千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殡葬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树立文明殡葬新风尚。今年4月27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60周年纪念日。我省"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60周年座谈会"日前在海口召开。  相似文献   

14.
龚国基先生的学术著作《毛泽东与诗》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于1998年6月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好评和读者的喜爱。著名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蔡清富教授在序言中称赞此书“是一部有分量的从诗的角度研究毛泽东的力作”,是“以‘诗’为基点,将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生平思...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诗词以写今人今事为主,现在见到的专咏历史人物的诗只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中首次发表的四首。它们是《七绝·刘(?)》、《七绝·屈原》、《七绝·贾谊》、《七律·咏贾谊》。这些作品构成了毛泽东诗词的又一个侧面,为广大毛泽东诗词爱好者、研究者所注目。 《七绝·刘(?)》作于1958年。诗曰:  相似文献   

16.
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毛泽东诗词能广泛对外传播是因其具备丰富的思想模因、文化模因和语言模因,这体现了模因的选择性;通观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经历三个阶段,其传播策略逐渐由归化转为异化,这是模因的适应过程;由于宿主和环境的变化,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诗体形式有无韵翻译转换为有韵翻译,这是模因变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 ,同时在诗词创作上也颇有造诣。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 :“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 ,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10周年之际 ,重新回顾和学习他的诗词理论并审视其实际的影响 ,这对于建设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应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古曲诗、词、曲、赋抱有浓厚的兴趣 ,不仅涉猎广博 ,而且有其独到的见解。从上古…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诗词集中发表后,解说毛泽东诗词便成了郭沫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他在解说过程中一再犯下"低级错误"。以他的古典诗词修养及文学审美能力,这样的事情本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词之国 ,辽阔而壮美的河山 ,悠久而独特的民族文化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名字及其作品在历史画卷中熠熠闪光。而毛泽东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兼诗人 ,却以中国的传统诗词艺术表现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诗坛上独树一帜。尤为难得的是 ,毛泽东把诗词艺术和统战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象地展现了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运用之妙。一、壮美雄奇与崇高伟大的鼓舞中国旧体诗词的风格 ,历来有豪放派与婉约派之别。毛泽东诗词的主调是崇高与豪放。他自己说 :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他的诗词 ,写景抒情往往壮观雄浑 ,大气磅礴 ,…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气势磅礴,意境高远,是国内外人们公认的革命“史诗”,是千古绝唱。本文试对毛泽东诗词中山的意象含蕴和美学追求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