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然而,任何形式的民主的产生、发展和巩固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历史条件,支持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主水平和发展程度。任何超越历史条件的民主势必流于“民主空想”,其描绘的“民主蓝图”和民主改革只能是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2.
从以往政治实践来看,民主设计在民主转型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着民主转型的成败。因此,任何国家和执政党,在民主转型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民主设计在民主转型中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大民主设计的研究力度,注重民主转型与民主设计的有机互动,力争使民主转型过程更为顺利。  相似文献   

3.
发扬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不断巩固和壮大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条件。发扬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内民主是共产党的本质特征之一。只有发扬党内民主,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党的活力,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党的权威;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推进人民民主;才能不断强化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 ,第一次明确地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部署。实现十六大这一战略部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仅要牢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 ,而且要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内生型民主”、“外生型民主”两大类型化新概念,并通过比较性研究,深入剖析外生型民主的特征、缺陷与生成发展条件等问题,以期在宏观层面上加深对民主的理解,同时给我国民主化进程以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政党和政党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民主巩固时期的作用进行的经验上的评估,包括对学界已有的成果进行了某些评析,可以看出,由于在这一发展阶段所用的时间较短,因而矛盾较为突出,所以发展中国家政党的作用较西方政党同一发展阶段时的作用更为凸显,尤其是在协调各种矛盾以推动政治转型和民主巩固方面。同时,通过对政党体制的特点、制度环境对民主巩固的影响进行的评论和探讨,应该说不同的政党体制以及它们所处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对民主巩固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确立“中国式民主”的话语权地位。民主话语权争议的实质,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的霸权压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寻求本国发展道路合法性之间的斗争。“中国式民主”符合中国的国情、历史、民族、文化传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检验一个国家实行何种民主形式好坏的标准是政党执政的实践。建立“中国式民主”的话语权地位,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从西方民主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二要加强舆论引导能力。三要加强“中国式民主”的研究和宣传,四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8.
刘振建 《世纪桥》2010,(21):70-71,12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网络民主正是一种有力的民主形式,一种有效的民主渠道,它在扩大人民民主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网络民主对公民"四权"的实现出发,探寻其对扩大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持续30多年的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普遍陷入"民主困境",这源于民主发展道路选择的失误,具体而言,就是源于先天不足的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对民主的错误认知及民主化方式不当。要避免"民主困境",中国的民主发展路径应明确以下选择:在民主生成方式上走"内生型民主"演化的路子;在民主化的顺序上选择"正向民主"的常规顺序;在民主与发展的取舍上,建设两者兼容的"发展型民主;"在民主的存在形态上,实现"稳定型民主"。  相似文献   

10.
关于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何种路径才能又好又快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以及党内民主所具有的能够积极推进人民民主的条件和优势,都充分说明了“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1.
把烈度的概念引入到民主转型过程的比较研究之中,提出民主转型烈度这一概念,是对比较政治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它使对民主转型的国别比较更具有可操作性,大大增加了结论的说服力。民主转型烈度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可执行的指标体系构成的。通过对民主转型烈度的测评,我们就可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主转型进行级别划分,从而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 《理论学刊》2006,3(11):25-26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政权建设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战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也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成都探索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践表明,在党内先开展民主建设,比直截了当地在社会开展人民民主,容易避免风险和失误。先由党内然后党外,再由基层逐步向上扩展,应该是我国渐进生成民主秩序的最可控、最有序的转型方式。同时,党内民主建设得好,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从而有力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史坤坤 《世纪桥》2013,(10):61-62
"大民主"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极盛于"文革",终止于改革开放初期。历史上的"大民主"自始至终与中国政治运动相伴,其本身也加剧了政治运动的剧烈性。研究毛泽东晚年"大民主"思想,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些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调是:坚持、巩固、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和总体运行机制,在某些关键环节要抓出成效,取得明显效果;要着重抓好"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建设。2010年以来,长春市的民主政治建设,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方面做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工作,通过优化选拔提拔干部工作机制,以及各级各类干部的接访活动保证了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实现,同时,也给政府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以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史坤坤 《世纪桥》2013,(14):61-62
“大民主”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极盛于“文革”,终止于改革开放初期。历史上的“大民主”自始至终与中国政治运动相伴,其本身也加剧了政治运动的剧烈性。研究毛泽东晚年“大民主”思想,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些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集聚起来,进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先后领导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三三制"政权,构想了民主的联合政府,"延安窑洞对"表达建立民主政治的宣言;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实现人民民主而继续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人民民主而不懈奋斗,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在全面恢复中不断发展,在实现人民民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艾沫  于涛 《党课》2006,(5):29-33
党内民主是党的肌体和运行机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执政条件下的党内民主更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人民民主的发展。但党内民主的本源是什么,发展党内民主的路径又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并不是一致的。搞清楚这一问题,对于正确理解党内民主的实质和含义,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志平 《探索》2004,(4):34-36
民主同阶级、国家一样 ,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 ,民主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和发展阶段。历史发展到今天 ,民主首先应当是一种制度。只有制度形态的民主 ,才能保障民主思想和民主权利得到真正贯彻。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内民主 ,在较长时期主要是从作风的角度来认识 ,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 ,党内民主在实践中难以彻底贯彻。两个《条例》的制定和颁布 ,是党内民主制度形态探索的成果 ,是党内民主走向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之后,毛泽东从未停止过对“民主新路”的实践探求,意在反对官僚主义,永葆政权的人民性。当然,探索“民主新路”,是个开放的历史课题,在党外民主与党内民主的尝试都无从顺遂之后,毛泽东诉诸社会民主,也就是大民主,以激进的群众运动来保持对官僚阶层的强大压力。本文从上述三个层面考察了毛泽东探索“民主新路”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最终走向大民主的内在机理,最后简要总结了历史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