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对执政六十多年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同党内外出现的各式各样的思潮的不断斗争中,不断克服封建专制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形成和发展的。具体来说,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实践基础,最终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产物。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中国化的实践形式,正是由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才使我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以唯物史观为立论基础的科学理论。党的政治建设生发于我们党近百年的实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又指导党的建设实践进一步推进,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实践观;党的政治建设理论是完整的理论体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整体思维,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整体观;开展党的政治建设坚持站稳人民政治立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依靠人民、落脚于人民,彰显了人民史观。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线,就是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党的指导思想之所以会不断丰富,是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断孕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亿万人民改变自身命运的伟大实践呼唤新的理论指导,也必将产生出伟大的理论;一切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经验总结,也必将上升为理论,进而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不断发展的历史逻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这既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基本遵循。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就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要深刻理解、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方向并将中国发展道路与之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才能实现.这是一个需要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长期过程.我们党能够不断解放思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正>坚持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百年来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7.
徐光春 《求是》2012,(15):27-30
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高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发展、丰富、完善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坚持、运用、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局面,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发展前进中一系列新的历史课题,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时期艾思奇作为党的杰出理论工作者,基于向党内外阐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体系建设、将唯物史观的学术研究统一于政治实践的需要,对唯物史观中国化理论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结合抗战实践,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特殊性,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立足本土文化与历史,探索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其理论研究对于探索唯物史观当代中国之形态仍具有启示意义,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坚持唯物史观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学理性与整体性、政治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批判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回眸这一时期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简要过程,总结其中的历史启示,可以加深我们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功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解,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党史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的历史,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部生动而重要的教科书。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深入思考,科学分析,不断提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自觉运用这“三个规律”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  相似文献   

11.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在更加自觉地坚持正确中国道路、弘扬伟大中国精神、凝聚强大中国力量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任务,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工作提出了重大任务,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当代中国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3.
王伟光 《党建》2013,(8):27-30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并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经过艰辛探索,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实践群众路线的伟大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关键在于继续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  相似文献   

14.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创造出来的,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是社会主义,中国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重要论述言简意赅,事实上包含着五个概念: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自身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如今我们纪念马克思,就是要在新的发展阶段上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以新的实践为基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党的十九大后他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又重申这一号召,强调要增  相似文献   

19.
从主体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党的主体自觉性规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性.党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和方法自觉,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科学国情观和科学方法论,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贯的科学性、鲜明的民族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20.
姜晓宇 《奋斗》2022,(4):26-27
<正>道路问题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中国道路”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要求,全面把握坚持中国道路对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