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亮 《探索》2006,1(5):161-166
衣俊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一文,有三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实践哲学范式"及"意识哲学范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变是否具有可比性;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本真性"、马克思晚年及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意识哲学范式与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西马化"的问题;文化哲学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的范式选择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
《前线》2017,(12)
儒家哲学是中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儒家哲学及其所代表的儒学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儒家哲学中,道德哲学又是其本质特征和核心。儒家道德哲学中存在两条道德发展路径:一是以重视血缘亲情为特征的由"孝"而"仁"的内在发展路径;二是以重视外在制度建构为特征的由"礼、法"而"仁"的外在发展路径。这两条道德发展路径对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缘起的因素分析,推演出中国式文艺复兴的借鉴路径。通过对欧洲复兴的考察及其工业化后期文化转型,结合辽宁独特的满清文化、抗战文化、文化的特点,以辽宁省情为依托,找到合适辽宁发展的"文化复兴"之路,解决新时期遭遇的文化困境,重树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并提出辽宁文化根本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从伦理的角度来区分文化的类属的.因此,它们必然存在一定的伦理际遇.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价值功能是相通的,建设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有着共同的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认知与行动,儒家哲学里有着较多的讨论,这就是所谓“知行之辩”。但无论是先秦儒家还是宋明儒家,都倾向于将认知与行动的问题归于人的伦理实践。从实践出发,儒家的知行哲学最终都归结到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上,而较少思考知识本身的理论问题。近代以来,知行哲学的问题又逐渐从伦理实践转向政治实践。从历史上来看,儒家哲学中关于认知与行动的思考,即使表现形式是理论的语言,但其本质上也是具有伦理实践色彩的“思想实验”,而非纯粹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化就是生活"体现了中国人健康的知识价值观。文化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文化化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优越和人性化的文化精神。唯有为了生活的知识才是健康而有益于人类幸福的知识,唯有充满文化的生活,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人的生活"。主张文化知识的发展和运用必须坚持生活导向原则。文化知识的价值目标从"力量"到"生活"的转变意味着共同体建设宗旨和人类发展模式的根本变化,并以此带动政治、经济、教育诸多方面的转变和文明跨越。"文化就是生活"的依据:作为文化强国的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念的民本取向、生活导向和文化至上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生活哲学,逐步摆脱人的异化,最终目标是"人的生活的确立",而真正的"人"的出现有赖于人类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致的共同体目标:生活共同体,并同样反对"战斗共同体",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于生活世界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利益多元化倾向加剧,大量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出现。对此,要加强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教育力度。然而,受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广泛存在伦理意识培养弱化,教育内容与文化语境割裂等问题。鉴于此,"文化自觉"可以成为深入理解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本质,构建有效教育路径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1.中国文化的客体化及其历史机缘 晚清以降,中西文化遭遇使原本为一自足系统的中国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故,以致于有人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对此可以从表象上作出种种描述和刻画,迄今为止已经不知有不少人做过这项工作,但其实质究竟如何,仍有探究的余地.  相似文献   

9.
古典政治哲学与古典德性伦理是相互吻合的,现代政治哲学与规范伦理具有一致性.在近期古典政治哲学复兴的过程中,德性伦理被认为优于规范伦理.理由在于论者认为,古典德性伦理及政治哲学因为具有解决人的具体生活问题的伦理导向之理论能量,也由于现代规则伦理及政治哲学解决不了这一被命名为"何谓美好生活"的问题.所以前者优于后者.其实,不论在现代社会还是在古典社会中,不论什么伦理设计或制度安排、政治哲学都解决不了"何谓美好生活"的问题.于是问题就只能转换为哪种制度有利于人们追问美好生活的答案.基于此,现代理念、现代制度与现代生活方式就具有为自己辩护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10.
谢龙 《新视野》2007,1(4):8-10
文章从世界观和文化观两个方面研究作为科学发展观之理论根基的新型人本主义哲学。马克思把"现实的人"及其实践置于哲学世界观的核心,突破了西方传统"本体论"的旧范式,创建了高于抽象理性的具体理性、实践理性的新型哲学,凸显了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的统一、和谐。新型人本主义认定文化以"现实的人"之个性或人格为内核,这是把思想文化的先导作用落实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根本保证;还认定形成独立个性或独立人格的现代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也是"自由个性"的起点,因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其酝酿和准备阶段就生成了把社会主义与"个性解放"相结合的传统,当今为实现中国文化现代转型应予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1.
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理念和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中的"出场",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新的逻辑图式。在马克思主义遭遇"西方话语霸权"的当代性和中国陷入"发展话语缺失"的在场性双重危机时,中国共产党站在"谁之发展、发展谁为"的主体确认和"何为发展、发展为何"的价值追问双重维度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五大发展新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话语,具有深刻而丰富的人学意蕴。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转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这需要从人的主体性解放、供给侧改革、治理现代化、文化自信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执政党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发展新理念实践转化的人学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全球化"是学术界争论非常激烈的一个话题,要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就必须研究文化的概念和特征;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文化全球化及其原因;加强各民族先进文化建设,反对文化霸权与文化保守是维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杨竞业 《探索》2012,(4):176-182
对文化作哲学研究,要研究"自由的文化"、"文化的自由"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文化"自身的自由在于"明道"、"弘道"和"寻道"。"文化人"的自由在于塑造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自由人"是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个人自由发展条件的人。"文化人"是以开放思想、创新理论和高尚道德影响他人的人。"自由人的文化"与"文化人的自由"在互渗互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的一元性与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自己的本质规定,它具有"一以贯之"的一元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形态又是演变的和多样的.构成一个"哲学形态"必具哲学问题、理论硬核、学说重点、文化形式等四个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也必须从这四个要素去考察和把握."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全球问题的解答为切入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核心,突出人学学说的研究,并反映当今时代的文化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则以中国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把毛、邓、江对于实践论的坚持和发展的成果作为核心,将中国的"人"的问题作为重点,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确立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哲学思想.中国马哲界必须在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深化学术研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进一步建构和完整创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用是社会伦理价值观的风向标,对社会信用文化起着导向性作用,是实施管理职能的伦理要素和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升政府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推动现代政治伦理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从伦理视角来看政府信用文化建设主要包含诚信、公正、平等、责任、忠诚等方面的伦理要素。当前,政府信用在制度信用、组织信用和行政人信用等方面面临着一些伦理困境,制约了政府信用文化的提升。将伦理文化的软约束与法律制度的硬约束相结合,提升政府信用文化和公信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文化哲学已经从哲学的边缘学科发展成为哲学的显学之一。考察我国文化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实,可以看到,当前文化哲学研究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文化哲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范式;(2)文化哲学的问题意识与实践品格;(3)文化哲学研究的具体问题;(4)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认同、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这些主要问题也预示着文化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创新,从精英走向大众,从一元走向多元,从斗争走向共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弱势群体伦理关怀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同情弱者的苦难处境、肯定弱者的物质需要、尊重弱者的生命和尊严。这一文化传统,为解决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问题提供了伦理文化支持。但由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具有道义论和工具论的双重特质,所以必须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其传承原则,首先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框架内进行,二是要在把握其核心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其传承路径则既要进行制度建设,也要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8.
张弛 《理论学刊》2020,(1):115-122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党遵循着中国社会深层的文化自觉,通过自身的政治属性,充分调动人的主观意志和创造精神,影响群众与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取向。秉持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精神,中国共产党将"改变世界"作为党的价值观和政治道德的评价标准,把握制度的变革与制度的权威间的平衡。党的领导一方面通过适应中国社会的伦理结构获取正当性,同时又在改造社会中塑造新的伦理,通过拟情式的心理活动由党的组织内部向全社会辐射。只有把党的认知带入国家治理研究,运用党的思想、经验、历史和话语把握其中的文化意义,才能弥补制度研究的缺憾。  相似文献   

19.
建设学习型、知识型社会的口号喊了多年,而国人却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人们厌倦和逃避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如哲学、诗歌等),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却备受青睐。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重塑文化魅力,构建文化化的文明社会和文化含量高的文明生活,是当代中国学术界的神圣职责。文化化之"化"的涵义主要包含创造性进化、文明型变化、身份性强化、目的性转化和赋予性升华五个方面。创造是人的天性,人类社会是在创造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目标是精神文化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即在坚实物质基础上的"文明型变化"。要建设文化化社会,衡量人的社会地位的标准应该是精神文化的优劣与高低,即文化的"身份性强化"。在社会生活中,"人是目的"具体体现为文化是目的,即"目的性转化"——使人的生活目的从侧重物质指向转化为精神文化指向。人类赋予现实物质世界及其活动以精神的意蕴和价值,即"赋予性升华",正是人的"意义赋予能力"使简单的日常生活变成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化的诗意生活。文化化社会的典型标志体现在:文化成为社会阶层划分最主要的准则;精神文化是该社会的主导性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是各民族国家普遍交往的时代,不同民族国家间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性存在。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民族国家主体与人类主体等不同立场和主张的矛盾与碰撞,交织演化为愈演愈烈的文化认同危机,已然成为人们必须面对并破解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公共哲学、价值哲学等部门哲学的开拓性发展,为理解和把握文化认同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坐标参照、研究范式和话语基础。从人学维度看,文化认同着重关注主体身份以及主体实践,突出了现实的活动的人的核心地位。从公共哲学维度看,文化认同体现了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问题,即与社会成员生存体验密切相关的公共精神的形成。从价值哲学维度看,文化认同彰显着主体对自身文化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倾向,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