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四肢病是牛、马常见多发的外科病,据我院兽医院1966~1970年门诊统计1212例外科病中,四肢病有618例,其中433例为四肢闪伤,风湿。牛、马患四肢病后使役能力减弱或丧失,影响农业生产。对本病西药消炎、镇痛、强刺激剂等药物及中兽医的针灸、中草药等均有程度不同的疗效。遵照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应用西药、中草药制剂穴位注射,治疗牛、马四肢闪伤风湿,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火烙疗法,治疗马骡闪伤(四肢上部闪伤、四蹄闪伤和筋肉损伤)54例;治愈率达92.5%。闪伤这一类疾病特别在冬季容易发生(因为冰冻路滑牲畜拉车行走不便致使跌、闪、扭、挫等),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在1972年以前我们治疗这类病全用药物,花钱多(每付药需要4~5元,每头闪伤的患畜得用5~6付药),疗效低。因此改用火烙治疗,此法1973年12月在我县兽医经验交流会进行了交流,大家认为火烙疗法简便易行,少花钱,疗效高,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个人在兽医临床上经常使用阳关、命门二穴。用此二穴治疗各种病畜二百余头,其中包括腰部风湿、腰部闪伤、脊筋疼痛、寒凝气滞所引起的牛腹痛、马痉挛疝等。有的配合药物治疗,有的单用针灸,疗效显著。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新疆石河子地区某些农场经常见到一种以骤发性剧烈疝痛和体温下降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的马病。病因目前尚未弄清,但因病马死亡后,盲、结肠(或其某一肠段)的粘膜呈弥漫性瘀血、出血、水肿和广泛糜烂或坏死,故基层兽医人员和驭手常称此病为马的“红肠子”病。 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此病多见于役马,发病无性别之差异,常在夏秋季节多发。笔者所见数十例病马均为4至9岁的役马,  相似文献   

5.
笔者用烟气穴位注射,治疗家畜腰肢病(风湿、闪伤)31例(马15例、骡7例、驴9例),均经1~2次治疗而愈。 选穴 前肢选抢风、膊尖、膊栏、膊中、弓子,后肢选大胯、小胯、汗沟、仰瓦、巴山、肾棚、百会。 治疗方法 取香烟5支,长输液胶管2个、烟嘴及12号长针头、100ml注射器各一个。将病畜保定在  相似文献   

6.
蕨中毒指动物采食蕨类植物后发生的中毒综合症,包括马蹒跚病、牛的骨髓损伤性出血性素质、绵羊的进行性视网膜变性-失明症、以及由其致癌、致畸和致诱变性引起的各种动物肿瘤和畸形等。近年来,在我国贵州、四川、湖南、陕西、江西和广西等地陆续报道了耕牛蕨中毒的发生。耕牛中毒后表现血尿,发病率达10%,个别病点高达70%。由于发病主要是4~15岁的成年役用牛,病后引起耕牛丧失役用力,甚至引起死亡,治疗往往无效,从而招致农牧业生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读了《兽医科技杂志》发表的王书恩、李杰和朱楚屏等同志撰写的关于马属动物真性疝痛病因的几篇论文,受益不浅。现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在现今的一般情况下,天气变化是舍饲役马疝痛病因的外部因素中的基本因素。 据我们两个单位1975~1982年的统计,共发生疝痛病马85例。其中由于使役不当发生的2例,饲草变化引起的7例,运动不足(驭手不足,一些马休闲)引起的5例,饮水不当发生的2例,天气变化(开春和入冬的气温气压突变,阴、雨、雪的前中后等)发生的69例。  相似文献   

8.
用鲜柳条针夹气穴治马里夹气痛马的里夹气痛是因负重奔走太急,道路不平而滑闪跌扑,或逢沟过涧跳跃蹬空以致闪伤肩膊,使气血瘀滞于肩胛与胸部相结之处。临床表现为患马站立时病肢肩胛部低于健侧,患肢广踏,稍向前伸出,蹄尖着地;运步时患肢向外划弧,抬举困难,着地时...  相似文献   

9.
马属动物的胃肠炎是兽医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一个马胃肠炎的人工模型,特别是以引起自然病例的致病因素复制的人工模型,对于教学、防治和实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近年来,我区6483部队报告,给舌伤马补饲面粉浆引起胃肠炎。因此,我们决定试用灌面粉浆的方法复制马胃肠炎,并在复制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土霉素治疗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马:试验马11匹,分为两组,第一组7匹,第二组4匹,均系无胃肠疾患的废役马,体重300公斤左右。长期舍饲,每日饲喂稻草4公斤、料3.5公斤(麸皮2.5公斤、豆饼1公斤)。试验前观察1周,临床健康。 2.复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笔者用七厘散加减治疗牛四肢闪伤110例,疗效满意。 方剂 血竭30g,乳蚕30g,没药30g,伸筋草60g,延胡索30g,煅自然铜60g,当归尾30g,红花15g,桂枝15g,牛滕30g。煎汤带水加白酒100ml。  相似文献   

11.
阴茎麻痹中兽医叫垂缕不收,常因治疗不当或延误而导致废役或丧失配种能力。笔者用花椒水配合针刺共治愈4~8岁病马6匹(役马5匹,种马1匹)。 病因 使役过重、配种过重、久卧湿地可致阴茎麻痹;阴茎运动神经或牵引肌受挫伤、脊髓疾患、胸疫、血斑病、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等亦可继发本病。笔者发现:马患便秘用泻药治愈后,泻下不止及肠炎发生腹泻致机体脱水者过度衰竭可引起阴茎麻痹。 治疗 取花椒250克加常水1000毫升,锅内煮沸30分钟,纱布过滤去渣,待冷至35~38℃备用。将患马六柱栏保定,麻痹的阴茎先用净水洗涤擦干,先用3寸兽用毫针围绕垂脱的阴茎针刺10~20点,深1~2厘米,再用备好的花椒水充分洗涤15~25分钟,每天上、下午各治疗一次。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是家畜血瘀症和挟瘀症的治疗方法。它是祖国兽医学宝贵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活血化瘀法,不仅是一般血瘀症治疗的好方法;而且,也为挟瘀疑难症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活血化瘀法在外科临床的应用范围较广,凡是外科疾病,患部都有疼痛、出血、瘀血、肿胀等证候。虽病畜发病原因不同,其症状各异;但在临床上应用活血化瘀法辨证施治,确有异病同治的功效。这就体现了活血化瘀异病同治的特点及其优越性。现将家畜外科常见的闪伤跛行、风湿症、五攒痛、创伤,烫火伤、疮黄症的诊断与治疗分述如下。 (一)马骡闪伤跛行 1.诊断依据:①通过问诊,可以明确闪伤的原因;②病畜运动时,则患肢疼痛加剧,跛行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3.
我们采用抢风穴水针注射治疗马骡前肢跛行14例(闪伤性10例、风湿性4例),治 愈13例,1例闪伤性的未愈。 穴位:抢风穴。针刺1.5~2寸深注入药液。 药液:跛行安(或镇跛痛)10毫升、  相似文献   

14.
耕牛劳热病为役用牛只的多发性慢性虚损性疾病,临床以伤津、阴虚内热为特征,在春季较多见,如治疗失宜,可在四季散发。在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约占门诊牛病的30%左右。但定西地区的耕牛劳热病与各书中记载的劳证、虚劳病并不相同,实系一地区性疾病。现提出个人见解如下。 (一)发病原因 该病的原发原因是伤津。 1.中部干旱地区的役用牛负担耕地任务繁重,特别在秋后农忙季节,大量出汗,饮水不足,使体液代谢失去平衡,致成伤津之患。  相似文献   

15.
1976年以来笔者用强的松龙注射液、2%普鲁卡因、维生素B_1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大家畜四肢闪伤及风湿症87例,其中牛12例,马19例、骡29例、驴27例,治愈79例,有效率为91%。 穴位选择 前肢取抡风穴,后肢取百会穴。 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普鲁卡因注射液10~20毫升,维生素B_1注射液10毫升,强的松龙5~10毫升,一次穴位注射。穴位要选准,进针深度要适宜,注射前后均需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应用3%结晶石炭酸溶液治愈患破伤风病的一匹马和四只羊。 病马为七岁奥尔洛夫公马。检查时未发现伤口,碰敲声、明亮的光照、马的嘶叫声、触诊和其他刺激都能使病马除嚼肌以外的所有骨骼肌产生痉挛性收缩性反应。病马站立一两天后突然跌倒,四肢呈强直状,而头颈部则向脊背后仰,不能自主地站立。  相似文献   

17.
我从1971年开始采用麝香酒精注射液和中药天麻散加白花蛇等为主的中西结合方法治疗马骡破伤风31例,其中骡19头、马8匹、驴4头,均治愈。 (一)加强护理 将病畜放在安静、避光、温暖的厩舍里。给以豌豆、玉米让其自动咀嚼。严防病畜长期卧地。常给饮水。对恢复期的病畜每天定时牵遛或用草把摩擦其四肢,促进四肢、肌肉以及血液循环机能增强。  相似文献   

18.
醋煎花椒对久治不愈跛行的疗效役用家畜四肢病较多,其中慢性炎症病例如慢性关节炎、肌腱炎、屈腱炎,肌肉拉伤和临床检查不出病变部位的跛行等,很难治愈。1986~1993,年我校兽医院用醋煎花椒外洗的方法治疗久治不愈的跛行患畜45例,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将花椒...  相似文献   

19.
脑膜瘤(Meningioma)在家畜比较少见。1983年2月,在我院兽医院曾遇1例因疝痛死亡的病马,经病理学检查,发现该马患有脑膜瘤。 (一)临床症状 病马12岁,骟,黑色。右眼失明以及站立时向右侧倾斜。死前一个多月时开始流涎。患畜精神沉郁,四肢站立不稳,步行蹒跚,磨牙空嚼,脉象沉而无力,口色青黄,舌质较软,心音及大、小肠蠕动音均较弱。经治疗,精神、食欲有所恢复,后因疝痛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20.
1970年以前,我站治疗马四肢部骨折多采用石膏固定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这种固定法虽说是可靠的,但也有它的缺点:①用石膏固定,重量大,牵引病肢下垂,往往造成病肢愈后的肩关节过度开张,使关节下沉,最终引起肢体伸长。②肢体在骨折后数小时,多出现局部的血肿或炎性肿胀消失,形成石膏裹腿与肢体分离,容易引起骨折部的纵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