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浙江人大》2011,(8):44-45
王江泾镇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是运河沿岸的一个重要历史名镇。先后获得"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中国织造名镇"、"浙江省中心镇"、"浙江省经济百强镇"、"浙江省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连续6年跻身全国百强镇行列。2010年,王江泾入围浙江省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列。  相似文献   

2.
黄河 《政策》2005,(3):54-54
近几年来,大冶市灵乡镇按照"延伸钢铁产业、 新上石膏产业、引进轻工制造业、发展食品加工业、 开发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在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上谋划,在统筹镇村发展上使劲,在结构调 整上着力,使灵乡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2002年, 灵乡镇跻身全国文明镇先进行列;2003年,荣获"全 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婚 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等三大国家级荣誉。2004年, 由湖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升格为全国小城镇综 合改革试点镇;由湖北省科普示范镇跨入全国科普示 范镇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9,(5):F0002-F0002
龙港镇地处温州南部,是温州市和浙江省的经济强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同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试点镇。现辖9个办事处、23个居民区和107个行政村,辖区面积80.7平方公里,人口134万。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自 1983年以来,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集体资产由 1983年的 30万元发到现在的 13亿元,农民收入由 1983年的人均 87元,增加到现在的 6200元,人均向国家纳税 7800元。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先进党组织、河南省农业战线十面红旗之一、河南省 115家重点镇之一、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 50家文明村镇示范点之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全国 110家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级卫生镇。江泽民总书记亲临竹林视察,对竹林的双文明建设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提起竹林,如…  相似文献   

5.
《政策》2013,(11):97-97
仙桃市彭场镇距仙桃城区10公里,集镇人口近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全省百强镇。无纺布产业集群已成为全国无纺布产业链条最完善、出口量最大的生产基地,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彭场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强力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基层党的建设水  相似文献   

6.
《浙江人大》2012,(9):6
王江泾镇区域面积127.3平方公里,有33个行政村,8个居民委,全镇人口约1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8万人,新居民约5万人。该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先后获得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中国织造名镇、中国青鱼之乡、全国和浙江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10年,成功入围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王江泾镇主要有以下的特点和优势:区位优势明显。王江泾镇地处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位于上海经济  相似文献   

7.
长乐镇地处嵊州最西部,与东阳接壤,西北与诸暨交界。我镇交通便捷,37省道、甬金高速穿镇而过;镇域面积205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7.3万人。长乐镇是全国重点镇、省级文明镇、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中心镇、浙江省百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乡镇。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4,(12):F0003-F0003
黄桥建镇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属黄桥革命老区,位于通、盐、扬、泰四市交界处,是“四县通衢”的交通要冲。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辖55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提琴产业之都”、“国家级生态镇”、“全国文明镇”等10多项全国性荣誉。是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泰州市区域发展“小城市”、泰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副中心”。黄桥工业园区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桥工业园”为南北其建园区,开创了我省乡镇级园区与国家级开发区合作共建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集士港镇,地处宁波西郊、鄞西腹地,镇域面积49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2个社区及2个渔业社,常住人口近8万人,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中心镇和宁波市首批卫星城市试点镇。近年来,集士港镇突出围绕"五个坚持",全面推进卫星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较好地实现了发展形态由"二元分隔"向"统筹融合"转变,城镇发展由"项目建设"向"功能提升"转变,产业形态由"乡镇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  相似文献   

10.
陈骏 《今日浙江》2012,(6):55-55
2010年底,缙云县壶镇镇被列入27个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作为镇党委书记,我深感责任与压力同在。这既是壶镇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但也感觉困难很大——与全省其他26个兄弟试点镇相比,壶镇在经济总量、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都“先天落后”。  相似文献   

11.
龙港镇地处鳌江入海口,北与鳌江镇隔江相望,南依江南平原,东濒东海,是苍南县的经济中心、温州市和浙江省的经济强镇、温州市强镇扩权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综合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2,(14):F0002-F0002,I0001
壶镇镇位于丽水市缙云县东北部,瓯江支流好溪上游,为浙西南“三大千年古镇”之一。2010年底,壶镇成为丽水市第一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2011年4月,省政府批准《壶镇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2012年3月,壶镇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第三批改革发展试点镇;4月27日,丽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壶镇作为国土资源部丽水市低丘缓坡试点综合开发核心区块。  相似文献   

13.
方怡晖 《小康》2023,(29):60-61
<正>大沙聚焦制造业主心骨,破解发展瓶颈,紧抓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全力抓好“两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力争打造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镇域示范样板。大沙镇,位于西江、北江、绥江交汇处,是肇庆市、四会市的东大门,珠三角通往粤西北咽喉要地,是全国重点镇,省中心镇、省城乡融合发展中心试点镇、肇庆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镇、肇庆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及“两工两农”建设示范镇,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08,(23):I0002-I0003
塘下镇北靠温州大都市区,南接瑞安城区,东临东海。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下辖5个办事处8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7.25万人,外来人口16万多人。塘下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温州市小城市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除“全国汽摩配之都”这顶光环外,还囊括了浙江省教育强镇、体育强镇、温州市文明城镇等殊荣。  相似文献   

15.
易先勇 《重庆行政》2015,15(2):62-63
“千年古镇,君子蔺市”.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位于三峡库区长江之滨,西距重庆60公里,东距涪陵20公里,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特色旅游新干线试点镇;重庆市文明镇、重庆市卫生镇、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城乡统筹示范镇、三峡库区迁建保护传统风貌镇;连续14年被涪陵区委评为红旗乡镇.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蔺市镇党委政府带领带领全镇人民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目标,以提升镇容镇貌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6.
童装世界     
《今日浙江》2008,(21):64-64
织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和吴兴区的东部,北依太湖,居长三角地理位置之中心。织里镇在1995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2年被国家纺织协会、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童装名镇”;2004年被建设部等国家六部委确认为“全国重点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贾宋镇发挥传统优势,培育新兴优势,挖掘潜在优势,着力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做文章,市场、乡镇企业、农业、小城镇建设齐头并进,镇域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分别被国务院11个部委确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被国家计委、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名镇”、“乡镇之星”。1998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1.5亿元,财政收入1300万元,市场成交额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80元,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5,(4):81
<正>木渎镇地处太湖之滨,灵岩、天平山麓,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园林古镇,吴文化底蕴深厚,名山风光秀丽。全镇面积62.2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8.6万,外来人口超20万,历来是吴中重镇,素有石雕之乡、书法之乡、园林之乡之称,享有"吴中第一镇"的美誉,并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先进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相似文献   

19.
龙港建镇于1984年。建镇20年来,龙港从原来仅有6000多人口的5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到现在的130个村(居)、23.5万人口的大镇。现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镇、浙江省综合实力30强镇、温州市综合实力10强镇、苍南县的经济中心。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29亿元。回顾龙港20年的发展历程,其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4条:坚持从龙港实际出发,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建镇初,面对一没资金、二没人才的困境,龙港在全国率先实行了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和股份合作经济“三大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突破了土地无偿…  相似文献   

20.
塘下镇北联温州大都市区,南接瑞安主城区,东临东海,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下辖5个办事处89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6.47万人,外来人口15.25万多人。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重点培育的中心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