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晓飞 《党建》2021,(2):65-66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这支流传在陕甘地区的民歌,歌颂的就是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1903年,刘志丹出生在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1922年,他考入榆林中学,在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进步教师的影响下,开始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和领导进步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2.
1962年完稿的长篇历史小说《刘志丹》,仅发表了部分章节,就被强加上了“利用小说反党”的罪名,横遭批判被封杀,因受该书株连而遭迫害甚至监禁者以万人计,成为新中国的一大“文字狱”。直至1979年。该冤案被彻底平反后,《刘志丹》才得以公开面世。  相似文献   

3.
著名历史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创作于1972年,是跟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旋律优美的歌曲。谁营救了被错误路线关押的原陕北根据地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刘志丹的女儿刘力贞的说法和张闻天夫人刘英的说法,有很大的不同。刘志丹女儿引用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歌词——毛主席来了晴了天,说是毛主席为刘志丹平反。而张闻天夫人刘英却说是"闻天领导了纠错"。这篇文章试图考证这一问题。由于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这一考证并不影响这首歌的传播。相反,人们有了更合理的认识后,这一优美的旋律会传播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1962年,刘志丹烈士的弟媳李建彤撰写了历史小说《刘志丹》,先在《工人日报》上登载了部分章节,并准备在工人出版社出版。为了弘扬革命传统,《中国青年》也刊登了其中一章《星星之火》。不料,在中央召开北戴河工作会议期间,康生在会上提出,小说《刘志丹》是为高岗翻案,是“习仲勋反党集团”的一大“阴谋”。这样一来,《中国青年》也被牵连了。胡耀邦立即打电话给杂志社负责人,让迅速把发稿的情况搞清楚,并写成材料急送给他,由他交给中央办公厅。在之后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这份材料被印成会议资料,发给与会人员。由于胡耀邦的得当处置,《中…  相似文献   

5.
1962年,刘志丹烈士的弟媳李建彤撰写了历史小说《刘志丹》,先在《工人日报》上登载了部分章节,并准备在工人出版社出版。为了弘扬革命传统,《中国青年》也刊登了其中一章《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6.
1956年,工人出版社为了对广大工人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拟定了一个出版革命烈士传记和革命回忆录的选题计划,小说《刘志丹》就是其中的一种。当时,出版社看到刘志丹的弟弟刘景范和弟媳李建彤写的回忆刘志丹的短文,于是约请李建彤写作小说《刘志丹》。李建彤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央关于陕北历史的决议》等文献作为理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核实材料,花费了五年时间进行创作。小说在创作过程中,先后得到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刘志丹》脱稿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它描写的是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的创建者之一刘志丹的革命传奇生涯。但该小说还未正式面世.就惹来了一连串纷纷扰扰的轩然大波和是是非非。令人发指的是,康生利用小说《刘志丹》,策划了一起当代中国历史上骇人的文字狱。  相似文献   

8.
"三月里来三月三,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他真勇敢,帮助咱群众把身翻。"刘志丹这个光辉的名字,为陕北、晋西广大群众所熟悉,所歌颂。刘志丹原名刘景桂,生于1903年,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的创建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张晓娜 《廉政瞭望》2012,(10):62-63
习仲勋的三次致信 1962年8月,康生借小说《刘志丹》陷害习仲勋,把习仲勋等人定为“反党集团”。“文革”前后,习仲勋遭到残酷迫害,被审查、关押、监护前后长达16年之久。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的建设》2009,(8):57-58
1962年8月,康生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借小说《刘志丹》之事陷害习仲勋,把习仲勋等人定为"习仲勋反党集团",要把习仲勋置于死地。关键时刻,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习仲勋。周恩来在中央会议上提出。不能把习仲勋定为"敌我矛盾",他  相似文献   

11.
正闻名全国的评剧《刘巧儿》,让人们熟知了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幸福的"刘巧儿"。但许多人不知道,其实这部剧是根据剧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马专员"的真实办案经历创作出来的,而这个"马专员"的人物原型就是被当地百姓称为"马青天"的马锡五。马锡五,陕北保安县芦草沟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早年跟随刘志丹在陕甘边区参与创建陕甘苏区的斗争。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任陕甘省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长,1936年初任  相似文献   

12.
"高饶事件"发生后,在"两会(西北高干会和西北历史座谈会)上确立的刘志丹、高岗等是中共西北根据地正确路线代表的结论受到挑战。中共中央关于陕北肃反的新结论,虽然在字面上继续维持"两会"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表述,肯定陕北肃反是"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产物,仍以"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来解释陕北肃反,但是新结论在涉及正确路线代表人物、肃反领导人责任、责任性质、领导人个人品质等问题时都作了重大修改。小说《刘志丹》事件发生后,习仲勋等坚持"两会"结论的一批干部受到株连和迫害  相似文献   

13.
夏飞 《世纪风采》2008,(12):24-27
刘志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人。习仲勋是刘志丹的老战友,在刘志丹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历任重要职务。1935年刘志丹和习仲勋同遭极“左”分子的迫害,被关押在一起。习仲勋后来回忆说:“我和刘志丹同志一起被关在一个旧当铺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执行者搞法西斯审讯方式,天气很冷,不给我们被子盖,  相似文献   

14.
正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迅速纠正"左"倾教条主义,营救了被"左"倾教条主义者错误关押的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干部,挽救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危机局面,也挽救了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领导干部的生命。从中共中央到达陕甘地区后认识周恩来,到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与周恩来之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结识周恩来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  相似文献   

15.
谷梁 《广东党史》2011,(11):4-9
习仲勋,新中国的国务院副总理、秘书长、西北红色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他因刘志丹的弟媳喜欢当作家,弄了一部《刘志丹》的小说,他被不自觉地牵进去,而后“是鬼不是人”的康生发明了一句名言“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毛泽东上当,信之。于是习仲勋就被列入“高饶反党集团”,后来又升级为“彭(德怀)、高(岗)、习(仲勋)反党集团”的...  相似文献   

16.
小说《刘志丹》的出版与习仲勋的厄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仲勋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曾经两次遭受打击迫害。其中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因小说《刘志丹》的创作和出版,被康生一伙栽赃为"反党分子"。在极"左"路线甚嚣尘上的年代,习仲勋一方面对强加在头上的不实之词坚决予以抵制,另一方面忍辱负重,继续为党为人民辛勤工作。他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一 高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刘志丹等一起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王明“左”倾路线肆虐陕北,高与刘志丹等被捕入狱,正要被杀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来到陕北而获救。  相似文献   

18.
<正>在红军长征还没有确定最终的落脚点时,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抗日,首先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是我们前进的阵地。"这也就是毛泽东经常提及的"陕北救了中央"。与此同时,陕甘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等人却异口同声地承认是"中央救了陕北"。这种陕北与中央"互救"的背后,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呢?共产国际曾提出过"西北学说"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在主持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时,作了《"七  相似文献   

19.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每当我们唱起这首陕北民歌,心中不由得思念起刘志丹将军,他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每当我们唱起这首陕北民歌,心中不由得思念起...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刘志丹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编辑出版《刘志丹纪念文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刘志丹同志是我党早期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陕西出了两个领袖人物,一个是刘志丹,一个是谢子长。他们是井冈山道路在陕西的代表。志丹和子长同志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共同领导创建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后来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北上抗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如果当时没有这块根据地,中国革命很可能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