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走上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新时期。为什么党的工作重心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慎重地处理了民族资产阶级问题。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分析。一、从实际出发,不急于消灭资产阶级的思想中国的资产阶级问题历来是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相连的。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讲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路线是邓小平等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正确总结国际共运和我党长期的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制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只有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选好执行路线的人,才能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一、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什么是人权?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多数人的人权,还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是两回事,观点不同"(见1985年6月6日邓小平同志与"大陆与台湾"学术研讨会主席团全体成员的谈话).小平同志这段论述,指引和启发我们要理解人权的含义和性质,要区分两种根本不同的人权观.人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受到法律认可的,公民享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法律一般说来都对公民的这种权利作了规定.然而,人权又是一个有阶级性的概念.无产阶级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对人权的看法同资产阶级对人权的看法是根本不同的.其根本区别在于:一、建立的基础不同.资产阶级人权观是建立在唯心史观之上的,具体说是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前线》1991,(5)
资产阶级人权观的虚伪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常把人权问题作为向社会主义国家进攻的一个主要武器,仿佛他们才是人权的“捍卫者”。其实,他们所兜售的“天赋人权”和所谓人人与生俱有的“民主、自由、平等”等人权观,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人权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从来都是阶级的、具体的、历史的,所谓超阶级的、抽象的、永恒的人权是根本不存在的。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根本要  相似文献   

5.
一、两种民主建立与服务的经济基础不同。作为适应私有制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为私有制和资产阶级服务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民主形式制度和法律条文实际上都掩盖着保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维护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剥削统治的实质。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是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和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任务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  相似文献   

6.
(1)无产阶级民主是否从资产阶级民主发展而来?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的实质是一种国家制度,如果承认无产阶级民主是从资产阶级民主发展而来,也就等于承认无产阶级的国家形态、国家制度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形态、国家制度的伸延或扩大。然而,无产阶级的国家形态、国家制度,即无  相似文献   

7.
廉政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和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区别于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权的重要标志之一。 毛泽东十分强调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早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就领导了根据地各级政府进行了反对贪污腐化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但是一个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也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国家的兴旺发达首先取决于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正确的政治路线是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前提的,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即使制定出来,也不可能贯彻下去。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国情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9.
民初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失败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议会制与政党政治,是近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的主要形式。在近代史上,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来,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大量输入国内,中国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曾经于民国初年幻想在中国建立一个像西方国家那样的议会制和政党政治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纷纷组建政党,掀起了一场政党政治的狂潮。然而,民初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尝试很快遭到失败。本文对民初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进行探析,以加深我们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资产阶级民主,作为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其生存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紧密相关。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产阶级民主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根本否定,具有历史进步性。但是,资本主义民主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因而不能不是资产阶级用来保障私有财产权,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它必然要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三权分立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依据、组织原则和建国纲领.那么,资产阶级为什么倡导和实行三权分立的分权制呢?首先,分权是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统治者斗争的政治纲领.马克思曾经指出:"在某一个国家里,某个时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夺统治,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关于分权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2—53页)马克思精辟地分析了分权学说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召开的全国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中心议题就是要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改变涣散软弱的状态,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增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在批判、纠正左的指导思想时,为什么又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呢?有人觉得不好理解。其实,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是我们党的历来主张。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3.
曹源  孙霞 《党史文汇》2000,(8):54-56
(一 )192 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 ,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一样 ,也是革命的对象。所以“一大”提出的纲领是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废除私有制 ,直到消灭阶级差别。”1随着国内、国际斗争的深入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日益明朗 ,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党的第二次、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认识到 ,中国的资产阶级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是有区别的 ,提出 :“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 ,已能结合全国的力量 ,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北京卖国政府。”2 认识到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并…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政党制度对封建专制制度来说是一个进步,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它的形式和运转方式,都是由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可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幸福?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看法;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看法。两种看法是根本对立的。冯定同志在讲幸福问题的时候,抹煞这个对立,宣扬资产阶级的幸福观。必须批判这种反动  相似文献   

16.
开展“三讲”教育,要紧密联系实际,以整风精神搞好党性分析,努力做到在思想上有明显提高的同时,在政治上要有明显进步。所谓政治上的明显进步,就是指在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自觉性上要有明显的增强和提高。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的作用就是集中地表现经济,反映经济、统帅经济、指导经济。一个阶级或政党,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的内容,集中地体现在他们的政治路线中。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就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既符合我国的…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本质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但不同阶级的专政,性质是根本不同的。资产阶级专政同其他剥削阶级专政一样,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群众的专政。它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保护资本主义制度。与此相反,无产阶级专政是无  相似文献   

18.
人权与党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是否专制、集权与领袖个人专权而违背人权?搞清这些问题,对反“和平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人权同阶级、政党权力根连蒂结人权或人民权力是同神权、王权对立的。当资产阶级在向封建主义索要自己的权力时,人权同自由、平等、博爱被视为永恒的正义、道德与真理,一切美好希望都寄存于一个“理性王国”——资产阶级共和国中。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指导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所揭示的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 1 政治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完成党的历史任务所确定的总方针和总政策。其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世界上并存着两种民主制度,即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是两种既有某种历史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民主制度。由于西方资产阶级和我们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美化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诋毁社会主义民主,再加上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历史不长,在实践中确也存在一些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