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关"一词在古诗词中已成伤别离的同义语。演唱者在二度创作时,根据不同的歌词内容用不同的语气,而不同的语气又是用不同的呼吸和换气来体现。把呼吸和换气恰当地运用到其中,就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个性张扬,在歌词创作中表现出鲜明的创新精神.在描写男女情爱时,自然舒畅、大胆开放,率意表现自己的性情怀抱,为苏轼词"诗化"革新导夫先路.在艺术上也我行我素,既喜欢含蓄蕴藉、雍容典雅的文人化歌词,同时也对清新朴实、活泼生动的民间词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3.
动画创作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让学员通过制作一个完整的动画短片、学习并实践动画创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其整体策划是非常重要的。文中以"安全教育"为主题,从案例任务、课堂内容、实施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安全教育"动画创作案例教学的整体策划。  相似文献   

4.
唐人传奇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既有其自身特有的渊源流变因素,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外在原因。在外因中,唐代世风,即文人冶游之风、尚侠之风、"作意好奇"、士子"行卷"、"温卷"之风等多样世风,对唐传奇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合力影响。因此,唐传奇创作随之在题材内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创作手法、审美趣味等方面发生了巨大乃至质的飞跃,并赢得了与唐诗并称"一代之奇"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集魔鬼与天才于一身"的作家江浩,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内容也相当丰富。在江浩众多的艺术作品中,草原文学的创作是其创作中最具蕴味的部分,也展现出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6.
服从于作品"触里耳而振恒心"的需要,"三言"通过大量民俗生活的描写,深刻而全面地展示了晚明时期真实的社会风貌。民俗文化在"三言"中体现出了对作品思想倾向的改造、提供创作素材、设置故事情景、提供创作契机、铸造通俗风格的功用。  相似文献   

7.
DV纪录片作为艺术的革新工具不仅在于拍摄客体的草根化,更在于创作主体的身份出现了多元化的可能,DV纪录片的出现,打破了"业内人士"和主流媒体的设备优势,模糊了昂贵的"专业影像"与便宜的"家庭录像"之间原本不可逾越的品质差异,从而赋予了更多的民众以真正意义上影像创作的权利,进而促使DV以最具平民意识的方式展现艺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知识产权立法在保护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却忽略了对"源"的保护,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正是当代艺术作品创作之"源",因此,加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立法和司法保护,将有助于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本文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以中国皮影戏的保护为视角,探求建立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确立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能动性,提出"召唤结构"和"期待视野"两个核心概念"。召唤结构"留下的空白和缝隙需要读者去填充,它们是沟通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并形成文学文本的基本结构;"期待视野"是读者过去的阅读记忆和经验、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和道德理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审美心理定势。它不仅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还影响作者的创作活动。用接受美学的理论对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夏洛克的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0.
唐初五十年类书的编纂和诗的创作,对唐初文学被学术同化具有深刻影响。首先,唐初类书不过是词藻堆砌,将词藻当做学术进行研究,其直接的影响是造成文学在研究领域被学术同化。其次,唐初的诗是"类书式"的诗,从而造成了文学在创作领域被学术同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红色影视"就是指以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创作的影视作品。从本质上讲,"红色影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电视专题片"还是"电视纪录片",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作为自己的拍摄对象和表现内容。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是及时、迅速反应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二者都以"真实性"作为创作的生命,都强调反映生活的真实,排斥虚构和扮演。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创作史问题主要是围绕《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以及《共产党宣言》这"三个稿本"提出的。《共产党宣言》的创作史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诞生史以及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史,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诸多关键乃至核心的问题,如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问题、"三个稿本"的作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关系问题、"三个稿本"间的关系问题、《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的研究问题以及《共产党宣言》的经典文献地位问题,等等。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过程中,提出了这些问题并试着给出相对合理和科学的解答和论证。  相似文献   

14.
歌词与现代诗的审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词属于适宜歌唱的诗 ,现代诗属于适宜阅读的诗。在诗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早期的诗与歌词是同一的 ,后来逐步分离 ,直至今天 ,歌词与现代诗已构成了在诗的大范畴中的两极 ,显示了不同的审美特征。歌词与现代诗的分离 ,对词坛与诗坛来说 ,这不是坏事 ,体现了歌词和现代诗在构筑各自的审美特征时的文体自觉。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创作的六十七首诗词作品中,有三首以"井冈山"为题,又同时提及"黄洋界"。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三首作品的赏析,解读毛泽东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深刻记忆,对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执着探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深情眷恋,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浓郁情结。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类别,其创作理论经历了解构与建构的过程,女作家在解构的同时,进行着曲折的探索与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17.
马文波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9):139+144-139,144
"明治精神"是明治时代文明开化时期夏目漱石在所创作的众多文学作品中的个人精神体现,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他的这种精神中总是渗透着孤独、苦艾、愤怒、无奈等因素。小说《我是猫》中通过"咱家"对苦沙弥、金田老爷等人物的细腻刻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的无奈情怀。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的歌词艺术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题材内容上看,有以爱国主义思想为题材的歌词,有以爱情为主题的歌词,有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歌词。从艺术特性看:善于通过丰富、生动形象来构思,善于运用抒情写意的手法,并且语言质朴明白如话,韵律和谐优美。  相似文献   

19.
范志云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1):155-156,158
我们可以看到在宋词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词作者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等因素对词的内容,题材,意境、音律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本色"与"诗化"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这二者共生互补,构建为统一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郭薇薇 《工会论坛》2010,(6):140-141
电视历史剧是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题材创作的电视剧,现实与历史的关系问题是其关注的焦点。电视历史剧的创作是特定时代的创作者与历史的对话,电视历史剧的接受则是特定时代的观众与呈现于屏幕上的"历史"所进行的二次对话。在电视历史剧中,现实与历史对话的结果体现为: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对历史人物进行人性化阐释;借历史时空表达现实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