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请国务院同意,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首次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2.
大事     
《小康》2007,(7):10-11
中国首次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镇零就业家庭今年将基本消除;大学扩招步伐将放缓;中国政府着力应对气候变化;国企破产首次引入企业重整制度.  相似文献   

3.
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宣布经国务院同意,批准重庆和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要求,成渝两地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  相似文献   

4.
谭键 《今日海南》2008,(9):32-33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我国已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以及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被称为"新特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传统的经济特区是何种关系,其改革试验对海南具有怎样的影响和借鉴,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陶学谦 《中国民政》2011,(11):50-50
近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以国家在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部市共建"(民政部和重庆市共建民政事业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对民政事业城乡统筹发展进行了深入扎实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税费改革在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方面迈出了重大的步伐,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统筹城乡制度建设工作驶入了快车道。我国城乡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分而治之,目前二元制度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  相似文献   

7.
于勤 《重庆行政》2007,(4):18-20
中央关于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今后重庆教育有何影响?重庆城乡教育统筹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应该处理好哪些问题?在国家战略发展中,重庆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怎么办?对这些问题,本文谈些粗浅看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7,(16):59-59
国家新批准设立的重庆市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相比,从背景和目标到改革重点、发展模式、评价标准等,增加了“统筹城乡”四个字,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刘晓峰 《前进论坛》2008,(12):12-13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家在重庆、成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要在积极探索中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宣布经国务院同意,批准重庆和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要求,成渝两地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面对这一新的历史机遇,重庆和成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这一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中央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为推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近日,重庆关于农村土地的“一纸新政”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波澜。 在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一个月左右,重庆市工商局配套出台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2007年,中央提出把重庆建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教育部与重庆市政府签订了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  相似文献   

13.
管洪 《重庆行政》2008,(1):58-59
2007年,重庆市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北省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两个特区")。巫山地处三峡腹心,位于"两个特区"中间,是库区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两个特区"的设立,为巫山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充分利用"两个特区"的辐射带动  相似文献   

14.
《重庆行政》2011,(5):90-92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6月,国家正式批准重庆市为我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7月,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为促进重庆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国家正式批准我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我市基本完成了前一阶段动员、发动的主要任务,成立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面向全球开展了"问  相似文献   

16.
自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全市上下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探索,如何从自身角度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作出贡献。人大新闻媒体作为人大宣传的重要阵地,应把人大新闻宣传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人大工作中心工作,准确把握人大新闻宣传的重心和尺度,充分发挥人大新闻媒体在服务于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和推进民主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1日,华能珞璜电厂迎来开工建设20周年。回顾电厂的发展历程,共有三次大的跨越,分别与南巡讲话、重庆直辖、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符号紧密相连,和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8.
王兆秋 《公民导刊》2007,(12):53-54
自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全市上下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探索,如何从自身角度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作出贡献。人大新闻媒体作为人大宣传的重要阵地,应把人大新闻宣传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人大工作中心工作,准确把握人大新闻宣传的重心和尺度,  相似文献   

19.
李光金 《新重庆》2007,(8):43-46
继重庆市被国家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垫江县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和先行先试的重大责任,垫江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工作的工作思路,积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一圈两翼”战略新格局的部署及“加快”和“率先”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与中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云彦 《学习与实践》2007,(10):155-161
作为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从区域格局上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已经设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在落实"中部崛起"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在中部地区早日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完全必要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事实表明,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特别是核心城市的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需要强有力的增长极。武汉经济圈建设,是打破传统的行政单元地区经济格局,实行以利益为纽带、以经济区域为单元,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探索,也是探索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