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国门开启以后,五花八门的洋货瞅准各种时机纷至沓来,挤占了中国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面对洋货咄咄逼人的冲击,中国消费者怀着一种近乎崇拜的心情,于是洋货在中国市场找到了感觉。与此同时,备受冷落的国货却在一旁黯然神伤、叹息不止。现状:洋货长驱直入国货节节败退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改革开放给境外商品即国人俗称的“洋货”进军和占领中国市场创造了条件。精明的外商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展开营销攻势,他们利用国人崇拜洋货和寻求新鲜刺激的心理,把各式各样的洋货推向中国市场,洋食品、洋服装、洋电器、洋药、洋汽车、洋玩具、洋图书等等来势如潮、颇有不可阻挡之势。“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东芝,东芝,新时代的东芝”,“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翻阅报刊杂志、打开广播电视,随处可见铺天盖地的洋广告,在“王婆卖瓜”式的阵阵吆喝声中,洋货得到了令人吃惊的宠爱。  相似文献   

2.
近代国货运动是一场宣传抵制洋货、使用国产货品的社会运动。在这场官、商、民广泛参与的国货运动中,国货提倡者的积极态度固然重要,国货消费者的行为更加重要,而作为消费主体的女性在其中的表现很值得考察。以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女性为研究视角,考察其在国货运动中如何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进而影响着近代国货运动的进程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弘之 《瞭望》1990,(33)
年初,北京西单开了家“祥云国货精品商场”,据称,是大陆专营国货精品的第一家;首届国货精品博览会又于8月1日在北京举办。不消说,此二举都是旨在振兴国货。 “国货精品”,近年来似乎不大提及了,而进口洋货却热得很,简直如浪潮涌来,且有一发而不可收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面对洋货在中国的泛滥,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民族经济、进行商战的应对之策,民间抵制洋货的群众性运动此起彼伏,振兴国货与实业救国逐渐成为国人共识,民国政府通过经济立法以抵制外货倾销,但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效。近代中国反倾销的历史说明,国家的独立统一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根本前提,提高国货产品的竞争力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洋啤酒”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像许多“洋货”进入中国市场一样,“洋啤酒”从零星寄售、原装向中国进口,到大规模投资办厂直接生产。自90年代以来,外资开始大规模收购啤酒国企的股权。通过合资、合作、租赁、许可证生产、独家代理等形式在中国抢滩登陆的外国啤酒品牌和大公司超过了20个,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啤酒大集团在中国均已找到合作伙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50多家啤酒骨干企业被迫通过合资来增强竞争力,还有10多个厂在酝酿合资和与外方  相似文献   

6.
钱倩倩 《学理论》2022,(10):67-70
20世纪30年代的国货运动是一场涉及范围广、群众参与性强的反帝爱国运动,女性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货运动中,女性扮演了妇女国货会的筹备者、国货舆论的宣传者、身肩重任的消费者、妇女国货年的积极响应者,推动了国货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提升,运动中也产生对女性角色和形象的一些负面认知。  相似文献   

7.
在一本谈科学家的书上看到“马太效应”一词,疑心又是什么科学上的新发现,于是赶紧去查书。查来查去,才知道并非电场或磁场中的什么现象,倒是“名利场”中的一种“效应”,发明权属于一个美国人,算是个洋典故。现在我们有些同胞是以家有多少件洋货为荣的,洋典故也是洋货,所以赶紧拾起来。 《圣经》的《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段话:“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于是就把社会上的这类现象  相似文献   

8.
李楠 《瞭望》1990,(19)
前几年,这样那样的失控消息常从经济生活中传出。高级轿车进口失控哪,彩电生产线引入失控哪,国外运来电冰箱压缩机失控哪,输出一些重要金属失控哪。评论文章接二连三,说到后来,得出结论:要加强宏观调控。 治理整顿声中,从报刊上看到的失控报道少得多,但也并非全然绝迹。国产超声波显象仪本足够使用,仍大量购买洋货,几年内损失外汇数亿美元。国内市场疲软,一些产品已被限制生产,仍大量从国外买,进口浦入国门的包括高档和普通消费品。看来,整治不易,失控难控。 一般论者把这些进口失控归因于崇拜洋货,未提倡国货,自不无道理。在  相似文献   

9.
何必挂“洋”头?四川公明多次看到这么一句广告词:“西方人头马,东方鞭杞酒”。也不知是谁的馊点、子,好像国货非得挂一个“洋”头,才能扩大影响,占有市场。且不说鞭杞酒与人头马并无瓜葛,单看它有意无意为外商做免费广告,迎合崇洋心理就颇耐人寻味。过去,我们曾...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10,(1)
<正> 2009年中粮集团推出全新子品牌"悦活Lohas",并将其定义为:专注于乐活族健康食品和生活态度的品牌。在悦活问世之前,纯果汁市场"洋贵土廉"的现象一直存在着。对于洋果汁为什么会高价格,国内很多消费者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总觉得外资品牌比国产品牌贵是理所当然。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忽略了对产品核心价值的分析与探寻,习惯认为价格越贵质量一定越好。但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却没有多少人能回答出来。那么同为国产品牌,中粮悦活靠什么来支撑自己的高"身价"呢?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国人的全球化意识普遍增强,与国际规则接轨,按国际惯例办事,随之而来的是进口汽车、进口家电、进口水果纷纷降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税还会逐年下调,洋货的价格会越来越低。当然,全球化不单单是指进口的门槛降低,国货出口到国际市场的门槛同时也在降低。有来有往,互惠互利,我给你国民待遇,你也必须札尚往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WTO不过是为全球化的公平竞争搭了一个大平台。  相似文献   

12.
华文 《瞭望》2005,(23)
近日,国内著名的市场调查公司赛诺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微波炉市场统计报告。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海尔微波炉凭借11.3万多台的销量,超过LG10.2万台的销量,打破了多年来格兰仕、LG、美的三大品牌铁三角统治微波炉市场的格局,正式进入行业前三名。据统计,2005年第一季度,海尔、格兰仕、美的三大国产品牌销量合计超过整个市场的77.9%,而销量排名分列第四位至第八位的LG、松下、三洋、三星、惠尔浦等五大洋品牌,销量合计份额仅仅为22%。分析人士指出,这组统计  相似文献   

13.
实行开放政策以来,洋人、洋货纷至沓来。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伴随着腐朽,没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同时涌入。面对着这一局面,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对一切的洋东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邓小平同志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说:“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  相似文献   

14.
说“替代”     
年初,有奖明信贺卡像一场大雪,铺天盖地地飘落到人们手上。这玩意儿不光受到中学生的青睐,一些成年人也趋之若鸳。一些新闻单位还把它作为与作者们沟通感情的工具。一时间,小小贺卡成了友朋之间联络感情的良好传媒。以往新年前后,商贩们总是从港台或南方趸来些洋货,花花绿绿,排山倒海,画儿是洋画儿,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在网上购物过程中感知到各种风险,这些风险感知严重地影响了消费者的网上购物行为。主要从网络消费者的信息搜索行为、品牌选择行为和安全支付方式选择等方面研究风险感知对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的影响,从而提出降低消费者网上购物中风险感知的策略,进而帮助企业制定网上营销的策略,减少策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营销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陈玉婵  刘晓蕊 《学理论》2010,(24):20-21
从对中国政府采购立法中采购国货的相关规定入手,通过国外主要国家在该领域立法之现状比较,对“国货优先”制度的价值性探讨,分析中国政府采购立法中的缺陷。由此,通过对《政府采购协议》(GPA)基本原则中非歧视原则的解构,寻求“国货优先”制度生存之可能性,从而对中国政府采购相关立法提出完善性建议,以实现“国货优先”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微波炉品牌“生死战”胜败难料●张朝祥国内微波炉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格兰仕在这场争夺战中风头十足,今年以来一直保持着50—60%的市场占有率。但是格兰仕人并不兴奋,“老实说,我个人的看法很悲观,这场市场争夺战我们打得很苦,胜数并不大。”广东格兰仕集团...  相似文献   

18.
崔文婷 《学理论》2013,(14):90-9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山寨产品。明知某山寨产品是仿造的三无产品,却依然会购买,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多方面的,受相似性评价、消费者伦理观、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山寨商品的生产商在获得一定资本积累之后,从战略角度出发,打造自我品牌并做好品牌定位才是正确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5,(44)
国际品牌情况:目前,占世界市场10%的知名品牌占据着近60%的市场份额。品牌以其背后蕴涵的科技、质量、经济 文化、道德乃至宗教等因素,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控制着制造业的发展方向。2005年8月1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推出“2005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亚洲有10个品牌上榜,其中日本7个、韩国3个,中国企业连续8年没有上榜。  相似文献   

20.
胡明丽 《学理论》2012,(28):71-72
国货复进口是指在本国生产制造,并已实际出口离境的原产于本国的货物,在未改变货物形态的情况下重新中转复运进境。对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的国货复进口,国内学者意见不一。有鉴于此,从导致国货复进口的原因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影响,从而尽量客观地认识国货复进口现象,并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