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毕节试验区座谈会和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研讨会2009年4月14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同志分别在座谈会上和研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座谈会和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毕节试验区经过20多年建设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毕节试验区的新征程。本文结合贾庆林同志、杜青林同志和石宗源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阐述了致公党贵州省委要发挥自身"侨"、"海"优势,进一步促进毕节试验区在新的历史起点站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毕节地区是全国唯一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的主题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结合毕节试验区近20年来的改革实践,笔者认为,发展生态农业,对于建设和谐毕节具有重要意义。一、生态农业在毕节试验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毕节试验区安顺试验区成立20周年总结大会上指出,毕节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巨大的政治优势.石宗源说,自1989年9月20日"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顾问组"正式成立以来,由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组成的专家顾问组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深入毕节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中央统战部暨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谋发展,以探索科学发展理念路径和实践为使命,把单纯为解决人口压力和吃饭问题的劳务输出转变为发展参与要素收益分配的劳务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毕节试验区发展劳务经济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梳理和总结,为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探索"毕节模式"推动试验区新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写入总书记的报告,这对进行了20年生态建设实践与探索的毕节试验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同时也经受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毕节试验区成立20年来,开发扶  相似文献   

6.
毕节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毕节试验区的历史使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再一次强调指出,要建好毕节试验区,探索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新经验。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贵州人民的亲切关怀,使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毕节试验区创办26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刻阐述了建设好毕节试验区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毕节试验区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的殷切期望,为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深化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为贵州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思考贵州这个内陆山区省份如何走出贫困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控制、人口控制”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经过近20年的建设,毕节试验区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展现出它的广阔性和深远性。值此毕节试验区成立即将20周年之际,本刊刊登著名经济学家、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第四届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教授在对毕节试验区实地考察后作的报告(摘要),这篇报告不仅对毕节试验区的建设而且对其它贫困地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试验区,31年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谱写了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毕节篇章,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文章从"多党合作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历史背景""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毕节实践历程""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毕节经验体会"三个方面对此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是毕节试验区建立三十周年,也是毕节试验区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三十年来,毕节试验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通过多党合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基本解决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毕节试验区用实践证明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最近在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上指出,毕节试验区成立至今,胡锦涛总书记始终情系贵州、心系毕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对贵州、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在贫困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率先探索,试验区所要解决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问题,就全省而言,  相似文献   

12.
自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毕节——这个联合国有关机构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区,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奇迹。杜青林部长在总结毕节试验区20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同心”品牌,这是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新探索,是社会服务工作由定点扶贫向定点扶贫与定向扶贫并重转变、由建言献策向出主意与办实事并重转变、由各自行动向体现自身优势与形成整体效应并重转变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3.
<正>20多年来,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工党也参与和见证了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整个历程。毕节试验区大方县被确定为农工党中央的定点扶贫县后,农工党中央更是作出了"大方不脱贫,农工党不脱钩,脱贫不断线"的承诺。农工党对对毕节试验区尤其是对大方县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帮扶大方县用力之大、用情  相似文献   

14.
在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韩棹渭与《毕节教育》编辑张丽华(以下简称韩、张)就毕节试验区教育,尤其是毕节试验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对毕节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大亮(以下简称余),党组成员、副局长谢祥贵(以下简称谢)进行了访谈,"访谈"包涵着对毕节试验区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深层次思考,现刊载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能否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深化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内容和拓展多党合作的实践形式,倍受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人士的共同关注。1988年,随着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以下简称毕节试验区或试验区)的建立和多党帮扶合作机制的构建,各党派在毕节试验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200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视察毕节试验区后,称毕节试验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经济建设新时期的成功范例,指出:…  相似文献   

16.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是旨在为内陆喀斯特地貌贫困地区探索修复生态、摆脱贫困"做示范、探路子"的试验区,也是我国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试验区。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来的具象实践,使毕节试验区成功完成了从生态恶化、人穷地瘠到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靓丽蝶变。为我国生态建设和贫困治理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既是省委立足毕节实际对毕节试验区建设的精准指导,也是毕节试验区28年来多党合作的必然要求,更是毕节试验区承担历史使命的现实体现。回顾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分析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的实践基础,提出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以期为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走进毕节     
20年前的1988年6月9日,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倡导下,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级生态试验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20年来,毕节试验区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谱写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一、毕节试验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经济建设时期的成功范例(一)毕节试验区的创建得益于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和基本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为坚定不移而又富有创造性地落实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扎实解决长期困扰岩溶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经  相似文献   

20.
1988年6月9日,中国第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国家级生态试验区在毕节成立.经过20年的不断实践与探索,拥有35个民族的毕节人民在联合国确认的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岩溶地区实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创造了一曲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奋斗、肝胆相照的凯歌,谱写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