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就义,牺牲时年仅36岁。然而他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6个“第一”。 一、他是我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1920年,瞿秋白以北京《晨报》驻苏俄特派记者的身份前往苏维埃俄国进行考察和学习。他在那里两年多,写成大量的通讯和散文,寄回国内发表,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的实况。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后,瞿秋白奔赴苏俄采访,并出版著作《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在报道中,瞿秋白热情歌颂十月革命,评介新经济政策,宣传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全方位介绍苏俄社会的现实情况。瞿秋白对苏俄的报道是中国记者最早反映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的作品,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以苏俄为榜样进行民主解放斗争、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不仅是革命家,还是著名的翻译家。他是我国最早从俄文原文直接翻译苏俄文艺作品的翻译家之一,他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发表于1923年6月15日的《新青年》第一期。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5,(1)
一九二○年十月,瞿秋白以卓越的才华,受聘于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担任两报的驻莫斯科特派记者,赴苏俄实地采访。在莫斯科,瞿秋白曾三次见到列宁:一九二二年一月,他出席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和  相似文献   

5.
正一、苏俄渠道"苏俄渠道",又称为"东方路线",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巨大的。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的知识青年都想到苏俄感受社会主义的力量。因为瞿秋白精通俄语,所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他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他遇到了列宁,并且进行了交流。本来是作为特约通讯员来到俄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80年历史可以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时期来研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9) 1921年1月瞿秋白在《中国工人的状况和他们对俄国的期望》中,谈到了中国五四运动以后的社会主义运动。1921年6月,瞿秋白《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张太雷《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更深入地论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状况,论述了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这些都是最早的中共党史研究文字,表明中国无产阶级的中共党史研究1921年已萌芽。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  相似文献   

7.
正瞿秋白不仅是革命家,还是著名的翻译家。他是我国最早从俄文原文直接翻译苏俄文艺作品的翻译家之一,他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发表于1923年6月15日的《新青年》第一期。歌词与当今流行版本不太相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起来,受人污辱咒骂的!起来,  相似文献   

8.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在霞飞路渔阳里6号正式成立。 第一个报道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况的人:1920年,瞿秋白以北京《晨报》驻俄国特派记者的身份前往苏俄,写了大量介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真实情况的文章。 第一个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人:1923年,瞿秋白把中文配到歌谱里。又把译稿发表在《新青年》上。 第一名女共产党员:1920年,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缪伯英是当时北京地区惟一的女共产党员,也是我党第一名女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9.
小卡片     
正党史回眸《热血日报》: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日报1925年6月4日《热血日报》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日报。它诞生于五卅运动的高潮中,由瞿秋白主编,八开大小,每天四版,成为党宣传、组织、推动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舆论先锋。《热血日报》只出了24期,于当年6月底被租界巡捕房查封而停刊。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06,(6):21-21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份日报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份日报是《热血日报》,于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任主编,并担任社论主要执笔人。五卅惨案后期  相似文献   

11.
《求是》1999,(2)
今年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同志诞辰100周年。瞿秋白同志1899年1月四日出生于江苏常州。1919年在北京参加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以(晨报)、《时事新报》特约记者身分赴苏俄采访,最早向中国人民系统、真实地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1922年在苏俄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党的四届至六届中央委员,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担负起党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刘国信 《党课》2010,(12):115-115
瞿秋白,江苏省武进县人。1920年10月,被聘为北京《晨报》记者,前往苏俄。他采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我国最早介绍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1年1月,瞿秋白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记者的身份赴苏俄考察,192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随同陈独秀回国。 回国后,瞿秋白任《新青年》、《前锋》主编,以后又主持编辑《布尔什维克》,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大量拓荒工作。他力主国共合作,因而深得孙中山的器重,于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他参与国民党的领导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成为继陈独秀之后的中共最高层领导人。1930  相似文献   

14.
正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瞿秋白唱着《国际歌》《红军歌》,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坦然走向刑场。到达刑场后,他盘膝而坐,微笑着对刽子手点头说:"此地甚好。"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奠基人之一。1899年1月出生在江苏常州。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以《晨报》特约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先后撰写多篇通讯,对苏俄的政治、经济、外交、工人组织、党的建设等做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党史研究从1921年中共建立之后,就开始了.同年瞿秋白著《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及佚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开始,至1991年,已走过了70年的里程.但长期以来,对中共党史研究的研究(即中共党史史学史),并没有多少开展.1987年,北师大研究生王京生在其导师张静如指导下发表了《中共党史学史概论》,标志了中共  相似文献   

16.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党中央考虑到当时的《向导》周报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决定创办一张大型日报,及时报道 和指导"五卅运动"。1925年6月4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热血日报》。这是我党成立后出版的第一张日报,主编为瞿秋白。 《热血日报》创刊后,积极支持各地的工人运动和反帝斗争,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发行量达3万多份,超过当时已有10年历史的《民 国日报》。  相似文献   

17.
1935年 6月 18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英勇就义的忌日。这一天,在福建长汀的中山公园,他高唱着《国际歌》和《红军之歌》,留下了“为中国革命而牺牲,是人生最大的光荣”的崇高珍言,高呼“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从容饮弹身亡,年仅 36岁。 时隔 15年,毛泽东为出版《瞿秋白文集》作出版题词时写到: 瞿秋白同志死去 15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雅菲 《奋斗》2006,(5):64-64
1920年秋,瞿秋白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赴苏俄考察,自北京抵达哈尔滨后.由于通往赤塔的火车被谢米诺夫白匪破坏.瞿秋白与同行的两位记者在哈尔滨住了50天,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对哈尔滨进行了考察,著名的报告文学《饿乡纪行》的前几章,就是在哈尔滨完成的,他在这本书中说,他在哈尔滨首先“得到共产主义空气”。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史上,瞿秋白作为著名的革命家和知识分子,肩负救亡与启蒙的历史使命,留下了复杂而独特的"长长的影子"。他拥有诸多第一:第一个翻译《国际歌》歌词,第一个系统译介马克思文艺理论和苏俄作品,第一个把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介绍到中国,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20.
《军队党的生活》2008,(6):89-89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份日报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份日报是《热血日报》,于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任主编,并担任社论主要执笔人。"五卅"惨案后期的报纸强调宣传"公理"。瞿秋白指出:"哪有公理?只有热血。"报名即由此而来。该报反复阐明"五卅"惨案的性质,指明人民群众斗争的目标,揭露帝国主义的种种阴谋和军阀政府的媚外勾当,教育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到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