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字趣     
“一”是个数字概念。其实把“一”字恰当地用到诗文中 ,会产生美的艺术效果。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 ,看见江上有一渔船 ,令陪同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字赋诗。博学多才的纪晓岚 ,脱口吟咏 :“一帆一浆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一连串十个“一”字 ,画出了一幅渔舟唱晚图。清代女诗人何佩玉写过一首“一”字诗 ,诗道 :“一花一柳一鱼矶 ,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 ,一林黄叶一僧归。”一连串十个“一”字 ,描出了一幅山林晚景画。清代张伯行 ,是康熙皇帝称其“操守为天下第一”的清官 ,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2.
田野 《新青年》2013,(2):55
他是南方一所大学的在校学生,出生于湖南湘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里。一次,他与一位朋友一起上街。朋友拿了一张自己画的画,到字画装裱店装裱。那是一张很一般的画,说实在,就连他这个"门外汉"也看不上眼。可是,当那张画装裱以后,效果就不一样了。高档的材质和工艺巧妙地衬托出了  相似文献   

3.
素交     
在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路过你人生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不是一个两个,而很多,有的朋友会在你的人生中出现过一两次,三五次,有的朋友甚至只出现过一次,然后就杳如黄鹤,再无踪迹可寻。  相似文献   

4.
丰绍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说,齐白石当年自称:诗第一,字第二,印第三,画第四。此说影响殊远,几成定论。陈子展对此说却不以为然,也不顾及白石老人的面子,直言相陈:齐先生的画比他的字、诗、印的水平都要高,是占第一位的,他之所以把画排在最后,是有意以画来提高其诗、其字、其印。陈子展先生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白石老人怒不可遏,指责陈子展瞧不起他。不过,待风波过后,纯真如孩童的白石老人精选了上等田黄刻印赠送给陈子  相似文献   

5.
造型奇特的隶书在书画界说到历史上的怪人,人们无不说起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郑氏的人怪、字怪、诗怪、画怪出名,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茶余饭后的好故事。使人在这些怪故事中,既了解一个不畏权势的铁骨铮铮的清官,更在他的怪书画中得到一种艺术享受。今天,在古城邯郸,在燕赵大地书画界,也有一个怪人,他就是知名书画家李太平。李太平不但人怪,字更怪,画和诗也很怪。人怪得有时还不尽人情,字怪得有些不让人理解。画,寻找自己的语言,以画狗为主。通过狗的喜怒哀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欲将心事寄笔端,神犬替我说够"。诗也很怪,书画之…  相似文献   

6.
中法战争期间,越南谅平巡抚吕春葳协同中国军队作战,在中越两国人民共同抵御法国殖民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作出过一定贡献,但过去论及者甚少,本文依据中越两国史料,试述一二,请同志们指正。一、吕春葳是越南一位坚强的抗法志士吕春葳,字叔鲍,越南南定省封营县上同村人。1836年出生在一个儒学家庭里。16  相似文献   

7.
赵春 《新青年》2008,(5):42
她曾经与一位朋友相交甚笃,双方你来我往,卿卿我我,相见时只恨时间过得快似飞翔,离别时又嫌日子过得慢如爬行.不得不承认,她这个人属于那种对人全心奉献的女孩,别人若对自己好上三分,自己便想七分地补报别人.因此,那位朋友在她心目中的位置,简直有如泰山珠峰,每当面对那位朋友时,原本倾向节俭的她却仿佛变了个人般地慷慨起来,花起钱来一点也不在乎.不仅如此,在朋友面前的她,往往不由自主地让自己的心处于"不设防状态",心中所思所想,总是无一遗漏地和盘托出,她甚至想:如果她和朋友能够"合二为一",该有多么幸福!  相似文献   

8.
孙文华 《新青年》2006,(5):34-35
那时,朋友正在读高中,和两个学画的同学租住在一起,过着缺粮少菜有志而贫穷的生活。一天,他们又弹尽粮绝,实在太想吃炒菜了,于是,不知是谁出的主意,把放在窗台上的两只已经快风干了的用来画静物的苹果炒了。朋友的室友把皱巴巴的苹果洗净,切成细细的丁,然后像炒土豆、炒萝卜一样放了油、盐——还未出锅就已香气四溢,他们的口水全被勾了出来。结果,朋友说那是他记忆里最美味的东西了!那天,他们吃完苹果就像醉了一般,饿着肚子大谈理想。当然,不外乎是几人都如愿考上了美术院校,然后怎么怎么样。后来,只有朋友一个人通过了高考美术专业的考试。…  相似文献   

9.
马老师: 您好!读过杂志上不少您的心理咨询文章,收益多多。今天,也有一个困惑的问题想请教您。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友,平时我们无话不说。可是,她一旦有了烦恼和痛苦的事,她总要去找她的异性朋友。她有好几位亲密的异性朋友——不过,绝不是那种婚外性关系,只是很知己的朋友。说来也怪,一经她的异性朋友的抚慰和劝说,她再多的烦恼也会很快烟消云散。这真是让人有点迷惑不解。我听有朋友说过,人们有了苦恼往往更愿意找异性朋友倾诉。您说是这样吗?如果是,又为什么?希望您指点迷津。您的读者兰静宜  相似文献   

10.
马德 《新青年》2006,(7):32
盛夏的时候,去省城开会,我遇到了久未谋面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是我高中时候的同学,现在在一家建筑公司当包工头,虽未至腰缠万贯,但有房有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11.
森獴 《新青年》2016,(4):20
雷尼·马格利特这位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因一只烟斗而闻名于世当我们通过这只烟斗,走进马格利特的世界,他带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这一、这不是一只烟斗这幅叫作《这不是一只烟斗》的画创作于1929年,原名叫作《形象的叛逆》,画上画着一只烟斗,并附了一行字:你所见的不是一只烟斗。这只不是烟斗的烟斗,应该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一只烟斗。马格利特  相似文献   

12.
《新青年》2002,(10):33
周末的一个下午,一文友领来一位姓黄的私营酒店老板,说慕"名"求画,并称报酬优厚.当时,手头紧,又碍于朋友的面子,便答应了.  相似文献   

13.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谈的谈,说的说,小城故事真不错。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  相似文献   

14.
聚宝盆     
正朋友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桦林沟有一座庄园,让我去看看。下花园区离北京有100多千米,我们乘车走八达岭,过了八达岭走京张高速,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下花园区。穿过城区,奔山区,过鸡鸣山。鸡鸣山是一座名山,虽然不高,却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名山。乾隆皇帝曾经来过此地,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相似文献   

15.
来美探亲,一眨眼儿,两年出头了!刚来时,正值美国经济不景气,求职较难。女儿相宜的丈夫亨利·康是一位肖像画家,曾为著名作家海明威画过肖像。他每画一张  相似文献   

16.
团团画画     
正团团是我外孙子的乳名。团团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团团2岁半时,他妈妈给他买回一个写字板。那板有专用的笔和板擦,不管画上、写上什么,只要从这头往那头一拉,便一切全无,就像什么都没沾过的一样。一次,团团妈妈用一些抽象的词汇告诉团团用画表示出来,团团还真的有点感觉。比如,他妈妈说画个春天,团团就画出几条线,并且解释说:柳条。他妈妈说夏天,团团就画出一个大圆圈,圆圈周围再点上一些  相似文献   

17.
爱莲说     
她是我的古琴老师。第一次被朋友引见去找她,她站在楼下等我们,穿着淡紫色衣衫,浅浅的笑,素白的手,雅致得让人想起绢画中的仕女。她不让我称呼她老师,而喊她,莲。莲——,轻声唤出来,即便我这样一个女子,也心生爱怜。学琴的地方在她家。房子很小,60平方米的两居室,简朴雅致。我们在一间小书房里练琴。墙上一幅扇面,两朵亭亭于碧波之上的莲花,上面一行草隶: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她对我说,是我家先生画的,字,也是他题的。  相似文献   

18.
我画牡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看花儿的人来了一茬又一茬,画花儿的人走了一拨又一拨,来过的走了,走了的又来了,花儿迎来送往,她看过了各种形态的人。人有需花无求,她明白的只是奉献。从学画牡丹,到能画出自家面目的牡丹花儿,这一走便是四十多年。我从喜好王雪涛画的牡丹到上追齐白石、吴昌硕、任伯年、赵之谦、恽南田再到徐渭、陈淳,直追至王渊和徐熙所画的牡丹,看多了画多了,自然总结出了自己对牡丹的理解与画法。多年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画牡丹的高手只有徐渭、齐白石才是真正写出了牡丹的精神来的。他们笔下的牡丹已到了得意忘形之境,难得难得。  相似文献   

19.
作为标题的这句话,是凤霞阿姨为我画的一幅红梅图上吴祖光先生题的字。是古人诗句还是他的诗句,至今未考。今年4月10日,是吴祖光先  相似文献   

20.
浩然离开我们多年了。这位写出过《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等80多部书的著名作家,与我有三十几年的交情。他是我的良师、益友和亲爱的兄长,我对他的忆念真是太深了!浩然尽管是很有名的作家,字写得很好看,但因为他文化底子薄,没很好地练过写毛笔字,所以很少给人写大字。许多人包括报刊向他求字,他一般都是婉言谢绝,有一次是例外。那是1982年3月,他过50岁生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