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凡 《人大论坛》2006,(2):19-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其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06,(11):35-36
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中,锦江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培养创新型农民为主要任务;着眼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6,(7):14-15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鼓舞人心的进军号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实现乡风文明,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毋庸置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近年来,准格尔旗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新农村建设方针,在不同范围内、不同程度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其具体内容包括农村文化、教育、医疗、风俗习惯、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村人口236.69万人,占总人口的71.4%。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强农村行政村规划建设,确保村容整洁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6,(1):11-11
2005年12月28日-29日在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吉林省蛟河市从实际出发,努力践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取得了认识和实践上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全面贯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为统揽。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思路,巧念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四字经”。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村四个文明一起抓.四个成果一起要,口袋脑袋一起富。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创新载体、狠抓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城市环境优美、市民生活温馨,农村乡风文明、处处村容整洁,一座“宜居宜游宜业、富庶文明和谐”的滨海之区越来越凸显出文明和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中央为新农村描绘的美好图景,令亿万农民为之振奋,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如何建,怎样建,都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日前,笔者在新密市来集镇宋楼村看到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美丽图景。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并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蓝图。这也为广大农村残疾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被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全面、准确地把握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农民树立起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培育农村文明风尚。具体是要做好“五新”文章。  相似文献   

15.
赵吴厚 《云南人大》2007,(10):30-32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一种社会状态,具体表现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是党中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勾画的新蓝图,是中国广大农民心目中的美好家园,是广大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改变自身落后面貌而确立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06,(1):50-50
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文明村镇“五个一”和“三清三改”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涌现出了沙溪龙头山、茅家岭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相似文献   

17.
刘希平 《群众》2006,(1):24-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大课题。没有“文化小康”和“精神富裕”就谈不上全面小康,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理想图景变为现实,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改善农村环境,还要大力建设精神文明,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的局面,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8.
《湖北宣传》2006,(12):20-21
乡风文明,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加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与咸宁市组成联合课题组,从对咸宁市的调查着手,围绕乡风及乡风文明建设的主流、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和根源,以及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5,(24):50-5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具体要求。如何按照这些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桂林市雁山区秉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辖区农村开展文明卫生村建设,以此为载体带动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习惯的变革,描绘着一幅新农村的生动画卷。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其中九亿多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强调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提出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城市化建设,并提出“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已有几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