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倩 《传承》2009,(16):114-115
政府经济学中研究政府参与经济作用以及其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时,很多地方都以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关注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人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府经济学是一门有着浓厚伦理气息的学科。从方法、结构、内容,也就是从政府经济学中的道德分析法、道德原则以及道德问题三个方面论述,政府经济学更是一门政府经济伦理学。  相似文献   

2.
政府经济学中研究政府参与经济作用以及其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时,很多地方都以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关注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人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府经济学是一门有着浓厚伦理气息的学科.从方法、结构、内容,也就是从政府经济学中的道德分析法、道德原则以及道德问题三个方面论述,政府经济学更是一门政府经济伦理学.  相似文献   

3.
贺汉魂  廖鸿冰 《求索》2008,(1):42-44
经济是人的经济,经济发展应以人生根本价值实现为根本任务。人生根本价值只有在和谐的人生状态中才能实现,人本的经济即和谐的经济。人本和谐经济学的提出与研究具有思想综合与发展的意义,对发展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有促进作用,对经济发展有实践指导意义。人本和谐经济学主要研究:人本和谐经济学的人性论基础、根本意义、主体、核心、发展的基本途径与基本保障。人本和谐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是:人生境界的提升与发展人本和谐经济学的必然性,人本和谐劳动观,马克思主义人本和谐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具有由政府主导的典型特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可以对我国农村金融成长过程进行合理的解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成长缓慢是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个体三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财税政策是政府能源节约管理和调控中最灵活、有效的措施(一)政府在能源节约中的主导作用市场和政府是两个最主要的资源配置主体,依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配置资源具有经济效  相似文献   

6.
中 国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变后 ,现已进入需要加快经济增长 ,使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阶段。然而 ,就在政府不遗余力地使用经济学中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有效的手段时 ,一些经济运行背后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尖锐 ,信用危机不仅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而且是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 ,而道德危机正是信用危机的逻辑递进。我国社会经济领域信用失控现象主要表现在市场竞争主体失信。市场主体不按市场规则竞争 ,许多“巧妙”的不公平竞争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在当前中国 ,由于产权制度还不完善 ,特别是由于公有经济的产权主体虚置和产权关系混乱的…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经济行为是政府及其经济职能部门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规范政府经济行为是经济法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政府经济行为的正确分类是其规范化的依据。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应从政府经济行为的主体、权力配制、行为方式、行为程序、行为的范围以及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最终主体不是中央政府、也不是地方政府,仍然是企业和市场。虽然现阶段,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更多地发挥政府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等于说政府可以主导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政府应该通过制定良好的法律、规划和政策来引导企业发挥主要作用,为最终的企业主体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空间经济理论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不尽相同。马克思经济学从资本逻辑的角度研究空间经济生成和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西方经济学则研究空间经济运行的具体规律,通过集聚力与扩散力的相互运动研究空间生成和演变的形式层面的规律。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应以马克思经济学的空间经济理论为主体,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空间经济理论,指导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博客的三重界定博客以其自身优势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化网络连接。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看,博客是经济活动、经济信息的传递载体,博客本身亦是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都将博客作为发布动态、信息的重要广告平台。博客已然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博客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宪政:宪政与经济关系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合意与宪政支持是一项合法性集体经济行动所不可缺少的,经济宪政的核心在于设定政府经济行为的正当程序。经济宪政能够为社会经济行动提供一整套合宪性的经济命令。经济宪政是一个有别于宪政经济学、经济宪法学、宪政的经济分析的新命题与新体系。经济宪政致力于建构符合宪政要求的经济规则与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12.
许正中  杨玉珍 《前沿》2009,(10):118-120
生态经济功能区融合经济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领域的 知识,对区域社会高效稳定、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探讨了构建内蒙古生态经济功能区的战略意义,指出了构建内蒙古生态经济主体功能区的突破点,分析了全面开展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合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定位,大体来说,地方政府行为主要是由政府目标、政府主体、政府职能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因此,将从目标定位、主体定位、职能定位以及三种定位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所谓"安倍经济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推行以2%通胀为目标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举国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放宽政府管制、深化结构改革为中心的增长战略。安倍将这"三部曲"称为日本经济再生的"三支箭"。那么,安倍经济学到底是利箭还是钝箭呢?从安倍政府推出的"第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基本上是以放权让利为主线。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从中央政府推动型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地方政府推动力增强的模式演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也逐步由政府推动型转向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企业推动型。使企业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和演变的主线——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这两种调节手段相对重要性的交互轮替,梳理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西方国家经济政策实践的演变。最早形成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主张的是重商主义,该理论以增进民族国家利益为目标而主张国家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增加国家财富。从古典经济学产生到1929~1933年的“大危机”之前,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一直都处于统治地位。凯恩斯革命之后,现代政府干预主义成为西方国家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重视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节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新自由主义登上西方经济学的前沿阵地以来,主张政府少干预经济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主导思想。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基本原则下调整和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17.
肖继军  刘新庚 《求索》2012,(6):220-221,11
我国当代经济思想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到后来西方主流经济思想——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引入,直至出现新自由主义经济。西方主流经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体现着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势必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正视和防控这种负面影响,确保我国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确定政府职能的理论前提,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不同主张,深刻影响着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和方法。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立足于美国的现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为分析前提,重新审视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论述,提出政府与市场之间应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模式。本文试通过分析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理论,对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一些现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09,(12):88-88
张屹山、刘海英在《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是经济主体,政府对经济的权力既包含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活动时所表现出的经济权力,还应包括间接干预经济的行政规制权;企业经济权力表现为对要素和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重工业领域以及新兴产业领域出现结构性失衡,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化解产能过剩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营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都对产能过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古典经济学无法有效地对经济主体行为作出解释,而行为经济学以其更切合实际的理论方法为理解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从行为经济学出发,剖析在形成产能过剩过程中存在的禀赋效应、羊群效应、囚徒困境、认知失调、公平偏好,对于化解过剩产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