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权益分配。”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和突破,它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分配的基本原则,也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的基本特点。这个分配制度的提出,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更是对社会主义分配实践的一个重要改进,本文拟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分配…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我国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里,仅就“要素”参与分配,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不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参与分配主要指的是生产要素所有者通过在经济活动中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成果中获得相应的回报。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实行其”他分配方式,使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明确回答的问题。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高度,确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这是我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在改革开放伟大社会实践中已出现和存在的社会实际,充满智慧的理论总结,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大贡献。一、十五大报告在分配问题上所作的新概括1、完善分配结构:坚持以.按劳…  相似文献   

4.
分配理论的新突破魏长学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分配理论的新突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张聚昌白茹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标志着我党关于分配方式问题的一次重大...  相似文献   

6.
〕经典作家按劳分配的原意所要求的经济条件在现时代不能满足,现阶段按劳分配只能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层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共有的分配方式,它与社会制度无关、与所有制无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效运作需要不断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在理论内涵上是不同的。现阶段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具有历史必然性 ,按生产要素分配也具有客观必要性。一定要坚持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完全可以结合。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谈到今后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时指出:“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大突破和发展。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原则.即是指社会总产品在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剩下的那部分个人消费品.按照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的多少和劳动质量的高低标准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  相似文献   

9.
张效戬 《学理论》2010,(4):79-79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分析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根源;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必然性,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笔者就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做了浅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时,强调指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那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实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原则是凭借劳动证书实行按劳分配。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实行了货币工资、奖金、利润分成等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问题。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在理论上,应厘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差距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上,须划清按劳分配与按企业经营权分配、按资源垄断分配、按执掌公共权力分配的界限,规范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1,(41)
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决定分配方式。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决定收入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需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保持多种分配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相似文献   

13.
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如何理解这一分配制度,理论界存在较大分歧。一、何谓生产要素,如何按生产要素分配?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生产要素,按哪种生产要素分配。按经济学说史上的传统说法,劳动、资本、土地(指一切自然力)构成生产要素。但应明确两点:第一,生产要素的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现代生产中的要素已不止劳动、资本和土地了。第二,生…  相似文献   

14.
最合理的分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光 《理论导刊》2000,(6):21-23
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所有分配方式中最为合理的分配方式。令人奇怪的是,两年多过去了,对于这个分配方式的反应,从理论到实践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这大概同十五大政治报告提出这个问题的表述方式有关。政治报告是这样表述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根据这个提法,有人解释:职工拿到工资就是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则是给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所有者分配一定的利润。过去的利润归资本所有者(国家)所有,今后还要给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分配一部分。这样理解就把普通职工排…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述论断第一次将劳动纳入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范畴,来贯彻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无疑是收入分配理论继党的十五大所提出的“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之后的又一次理论创新,从此打破了产权关系长期以来分配只局限在物质资本的范畴,开辟了产权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产权理论的内容,为劳动力产权的确立与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2,(3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建立这样一种分配制度是由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姜伟 《学理论》2009,(10):107-108
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来,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表明我们己经开始了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设计。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离不开对价值创造概念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发展,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个问题,对于工会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五大报告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时,强调“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那么,如何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分配?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阐述“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问 题时,第一次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 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①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分配理论的新的重大突破,是我们终于找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实现形式。1 分配制度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经济制度,因为分配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环节之一,但一定的分配制度必须有恰当的实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所有制直接地决定分配: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所谓分配制度,实质是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