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天津市河西区通报曝光了两起不作为不担当典型问题。一起是11名干部在"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中失职失责,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另一起是5名干部在"两创三复评"工作中失职失责,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两则通报,分别将16名干部各自担任什么职务、违反哪些纪律、受到何种处分等情况详尽开列,板子很"精准"地打到了过错者的屁股上。如果板子打下去,只是为了应应景,或者轻描淡写,或者就像挠痒痒那样,就很难起到惩戒作用,更达不到惩戒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以来,浙江全省共下调了1082名省市县管干部,其中省管干部35名。"在前不久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过去,人只要不犯错就可以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能动他,但是现在不行,你不干事、不作为、不敢作为、不担当,是庸者就要下。"尽管在制度层面对不作为、不担当的干部有相关问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这个曾在庭审上辩称"没贪一分钱"的所谓"清官",是党的十八大后因"不作为"而锒铛入狱的第一人。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老好人"式的不担当不作为,无疑也是"害群之马"。何谓"老好人"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当"好好先生"。表面上讲宽厚、与人为善,事实上损人利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但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理,出现了"不作为、怕担当"的现象。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应读懂担当的"三重境界",在实际工作中乐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乐于担当体现的是一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情怀。这是担当精神的第一重境界。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7,(3)
<正>近几年来,随着正风肃纪、惩治腐败力度的持续加大,腐败现象得到遏制,一些人以权谋私、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的问题有了明显收敛。但同时却出现了一些干部不作为、不担当的现象,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应综合施策加以破解。一、作好辩证分析是破解不作为不担当问题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本溪满族自治县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实现全县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用制度和舆论引领干部思想。一是建章立制约束干部行为。本溪县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本溪满族自治县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责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但是,在新常态下,由于不同的心态,致使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一、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和表现(一)新常态下的求稳怕乱、不知所措的迷茫心态。对于新常态,  相似文献   

8.
当前,干部作风问题之一就是一些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就是不想担当、不会担当、不敢担当。干部不担当的内生性原因主要是动力不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外源性原因是缺乏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权责设定模糊不清、权责脱节以及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容错机制、监管机制等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加强作风建设,治理干部不担当问题,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与能力建设,做到"五个过硬",二是要以正确的"为官"导向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激励干部责任担当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清原满族自治县坚持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建立健全干部激励、考核和约束监督等机制,严厉整治干部"不负责、不作为、不担当",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促进了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一是畅通"出口",增强危机意识。清原县出台了《调整不胜任现职党政领导干部办法(试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纪委四次全会提出下一步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查处,要聚焦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要通过清晰的制度导向,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中解脱出来,形成求真务实、干事担当的清新风气。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2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一个名为《坑》的小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小品刻画了一个在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笑料百出的同时也引人深思。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针对这一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他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全党同志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对那些不作为、不进取、不担当的党务干部要坚决调整下来,绝不能让党务工作岗位成为那些庸政、懒政、躲政者的"休闲之地"。"党的领导弱化""党建工作薄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这是中央巡视组在许多地方和部门巡视时发现的三大共性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些党务干部不熟悉党务工作,不懂干、不知干、不会干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13.
正刘强在7月18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发表文章说,日前,天津市委发出了对倪祥玉等8名市管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的问责通报,揭穿"官混子"的伪装,让他们"挨板子"。未深入调研、仅凭主观臆断,就认为投资项目存在环保安全问题;消极懈怠,组织落实不力,导致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缓慢;对本单位党员干部放任不管、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用"七个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但一些党员干部"大事大错,小事小错,不做不错"的执政理念在一定范围内引起重视。最近,笔者在基层就一些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不敢担当问题进行了调研,这些问题已成为新形势下干部担当精神和队伍  相似文献   

15.
正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主要措施是着力整治机关"衙门作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冷硬、管卡压、推绕拖问题,切实解决机关"中梗阻"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部门和领域办事服务已经实现或正在向"最多跑一次"迈进。那么,您所在的地方或单位有何先进经验可以分享?关于扫除"办事难"这只拦路虎还有哪些高招?本期沙龙,我们一起来探讨、分享。  相似文献   

16.
正"清水衙门"成了香饽饽,请假一请33个月……新华每日电讯刊文认为——随着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不断推进,过去一些干部身上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正在逐渐扭转。然而,笔者调查了解到,一些基层干部中潜伏着一股不担当不作为的"混日子"暗流。这种新趋势,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7.
网闻摘录     
《党员干部之友》2017,(5):63-63
"假作为"要不得近日,有媒体总结基层"假作为"花样翻新,一些干部竟成"套路"高手的现象。貌似卖力,实则装样,人到心不到,这类"假作为"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喊口号很积极,行动上难见影"。一些干部习惯认为,"假作为"也是作为,至少要胜过"不作为"。这种思想显然是错误的。相对于"不作为","假作为"的要害在于"假",蒙骗上级、糊弄群众,"假作为"更具迷惑性,不  相似文献   

18.
正"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着力整治机关"衙门"作风;切实解决机关"中梗阻"问题;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水平;树立真抓实干鲜明导向;严厉整治政府失信行为。整治群众"办事难"问题。创立便民服务平台;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压缩办证时限;降低办证费用;改善休息日、节假日的服务;加强停车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据报道,辽宁省出台《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责办法》,把"为官不为"纳入"四风"整治的重要内容,有140多名领导干部因"为官不为"被问责,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从心里为这种做法点赞叫好。自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打虎拍蝇"、开展铁腕反腐以来,在一些干部身上出现了"不作为"的现象,被形象地称为"三不为"干部,即"不想为",表现为安于现状,缺乏工作热情,工作按部就班,涛声依旧;"不敢为",工作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甚至为了不出  相似文献   

20.
<正>"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李克强总理在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近年来,我党对反腐肃贪工作常抓不懈,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随之"为官不为"现象也开始滋生。有的干部不吃请了,不跑不送了,工作也不干了;有的干部存在"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心理,乐于当"太平官""逍遥官";有的干部虽然工作态度好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借口规章制度,推诿扯皮,慢作为甚至不作为。此种干部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