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1981年,我从基层单位调到林甸县委组织部,后来又相继到嫩江地委组织部、齐齐哈尔市委组织部工作。从一名普通科员到副部长,在组织战线工作了34年。自从进入组工部门,我就与《党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这本杂志已经成为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杂志社的同志们也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在我的心目中,《党的生活》就是政治方向的一盏航标灯。作为党的  相似文献   

2.
<正>我是一名"80后",2005年在七台河矿区供电一线光荣加入了党组织。工作之余,我还帮党支部做一些党课学习、板报宣传工作,其中许多内容都是从《党的生活》上撷取的。就这样,我和《党的生活》成了好朋友。2006年3月,我看到《党的生活》刊登了"小王在争取入党道路上系列"探讨话题,当期的主题是"小王是否可以参与竞选村委会副主任"。我有感而发,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寄给《党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和《党的生活》已结缘32年,而《党的生活》则已复刊40周年。日前,现任总编辑李小平同志打来电话,让我为复刊40周年写点儿东西,于是,唤醒了我遥远的记忆。离开《党的生活》工作岗位14年了,回首往事,酸甜苦辣,风雨辉煌,历历在目……我和《党的生活》结缘于1985年。当时,我刚从哈尔滨市香坊区委宣传部调到省委组织部工作。一天,《党的生活》组织建设室编辑樊学东  相似文献   

4.
<正>2005年2月,我从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防火办调到区委组织部。刚进部里,领导就给我拿来几本《党的生活》,让我研读。翻开这本封面亮丽、内容精彩的刊物,我顿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由于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文字综合,因此,阅读和学习《党的生活》就成为我工作之余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这本刊物中,我不但熟悉了党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组织工作的业务知识,还学会了撰写各种类型的文字材料,让我逐渐变成了熟练掌握各种公文写作技巧的"笔杆子"。  相似文献   

5.
<正>于我而言,《党的生活》像挚友,更像良师,我们之间经历了初识、相知、陪伴的过程。初识《党的生活》是在大学校园。那是2011年6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还记得,在党支部大会后,辅导员送给我一本杂志,正是《党的生活》。随手翻来,最吸引我的当属其中的漫画栏目了,不仅风趣幽默,而且针砭时弊。从那一刻起,《党的生活》便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书桌上的常客。2014年金秋,我作为一名省委选  相似文献   

6.
正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许多读者结合个人工作和生活实际表达了切身感受。作为一名私营企业负责人,我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它为我们企业发展绘制了蓝图,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是党的庄严承诺,相信在未来五年,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在全党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作为这学习热潮中的一员,我们支部全体党员通过集体学、自学的方式,反复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掩卷在手,细细研读十九大报告全文,看着"不忘初心"这个多次出现的字眼,我不禁联想起自己担任农场机关党群支部书记一年多来的工作和生活。2016年5月,我开始担任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  相似文献   

8.
屈指算来,我和《北京支部生活》结缘已有26个年头,工作中受益匪浅,感情上历久弥深。我1987年参加工作,在一所中学任教。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急需学习党的知识。恰在此时,《北京支部生活》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自己入党历程上的一位良师益友。之后,我调到区教委党委办公室工作,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需求进一步增大。急需学习之际,《北京支部生活》在全国率先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下简称《党的九十年》)正式出版发行,向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从2010年开始的近6年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党的九十年》的写作、修改工作,经受锻炼,深受教育。我主要通过学习中央党史研究室领导和有关方面领导、专  相似文献   

10.
<正>身为一名党员,多年来我一直保持阅读党报、党刊的习惯。所以,2015年来到黑龙江工作后,我就想找一些与党建相关的刊物。一天,我给领导送材料,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一本《党的生活》,顿时眼前一亮。领导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关切地问道:"《党的生活》是一本挺有思想、有特色的刊物,办得不错,在省内很有影响力。对了,你是党员吗?"我当即告诉领导,我是一名有着  相似文献   

11.
<正>1987年12月,我被任命为《党的生活》杂志社副总编辑,主持日常工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党的生活》杂志社兼职总编辑唐宪强在与我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多年来,《党的生活》在全国地方党刊中以组织工作宣传见长,这是一个特色,一定要坚持下去,并发扬光大。作为省委主管主办、组织部门具体承办的刊物,报道内容一定要体现围绕组织工作中心、服务组织工作大局这个指导思想。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但要加强与  相似文献   

12.
互动平台     
"慧眼奖"获奖名单(2012年第9期)孙茂军:陕西省吴堡县人武部黄星:91755部队牛敬良:辽宁某预备役步兵团张圣利:96620部队本栏目互动电话:010-6680119018611589573评刊刊91755部队黄星来信:今年3月份,我从机关调到连队担任政治指导员。我深深感到自己的能力素质,与履行好一名党支部书记的职责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个时候《军队党的生活》走进我的工作和生活,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一点一滴帮助我一步步掌握党务工作开展的流程和要领。《军队党的生活》中"支部建设"和"党务工作流程解析"这两个栏目,对我这个"新书记"帮助很大,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很强,看了就能用。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入党至今,我也算是一名年轻的老党员了。2006年开始从事党务干事工作,使我有幸在繁忙的工作中,更深层次地了解党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时光荏苒,一晃儿,《党的生活》杂志复刊已经40周年了。回想40年前,正值青春年少的我,手捧着书墨飘香的《党的生活》爱不释手。而今,已近花甲之年的我,仍对她情有独钟。在40年风雨路上,《党的生活》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篇文章,当属1995年6月刊登的《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事迹报告团报告材料  相似文献   

15.
李炳军 《当代贵州》2024,(Z1):32-49
<正>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3年工作回顾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编辑同志:收到2019年第1期《党的生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她的忠实读者,我想向这位良师益友说点儿心里话。多年来,《党的生活》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能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本"有思想、有温度、有特色"的党刊。仅就2018年来说,《党的生活》围绕中心工作、紧贴重大时事,相继举办了"从严治党在身边""我的家风故事""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三个大型征文活动,用老百姓的语言、接地气  相似文献   

17.
正从"让‘四个扎扎实实’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到"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一期期醒目的文字传递着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发展动向,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释放出强有力的党的"信号"。从2017年《党的生活》首刊到红色封面的《党的生活》十九大专刊,两期亮眼的红色传递了2017年度党在青海的"最强音"。一张张色彩各异的党刊封面呈现了过去一年我省色彩斑斓、丰富靓丽的发展图景。《党的生活》已然成为我阅读的常  相似文献   

18.
<正>1979年,我在绥化地区供销社担任副主任。那年11月,我出乎意料地被调到省委《党的生活》杂志社工作,转年3月,被任命为副总编辑。到《党的生活》后的第一次公出,是去齐齐哈尔造纸厂协调刊物用纸事宜。当时,因为各地生产能力有限,纸张相当紧缺,价格不菲,尤其是报刊用纸更为紧俏,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价格相差一倍。我拿着时任省委常委、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陈俊生的批条到造纸厂办理手续时,偶然见到在造纸厂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时,时代楷模、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说:“希望我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在教育战线上作出一些贡献,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吴蓉瑾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第十四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她说:“不管我以怎样的身份,都会在基础教育一线找到新的发力点,开展新的思考与探索。”从1994年开始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以来,我在乡党委先后从事过通讯干事、秘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工作,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报纸和杂志.如果让我在其中挑出一个"最爱",那就是<党的生活>.尤其是1989年秋我做组织工作后,就觉得自己和<党的生活>"拴"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