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人口失踪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阴影。失踪人员由于缺乏足够证据被害而无法刑事立案启动侦查程序,也无法受到公力救济和法律保护。立线侦查工作机制的提出不但解决了对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被害案件侦查的法律程序问题,而且通过侦查模式的创新提高了侦查效率。  相似文献   

2.
有关武装冲突中的失踪人员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装冲突中的失踪人员问题是习惯国际人道法的一个重要问题。习惯国际人道法确立了家人了解报告亲属下落的权利义务以及冲突各方查找和报告武装冲突中失踪人员信息的义务。2006年《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公约》代表着国际社会在人权保护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并建立了有关制度,该公约并不影响习惯国际人道法关于武装冲突中的人员失踪的规定及其适用,而且还会引起人们对关于失踪人员的国际人道法的进一步关注。在查找全球武装冲突地区失踪人员的实践中,红十字国际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冲突后一些国家设立了特别委员会和其他寻人机制,这些行动均丰富了武装冲突中失踪人员查找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信息线索比较丰富 ,通常采用一般与特殊和主动与被动的收集方式。注意审查信息的可信度和反映性 ,并进行系统化处理。对线索的查证可以采取立线查证的方法 ,主要查证其来源、真实性和因果关系 ,然后进行静态和动态处理。立案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重点审查立案材料指向的一致性和证明的准确性 ,并注意做好“剩余材料”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西立案不实的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报案、不及时报案、立案标准不统一、治安评估机制不科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解决立案不实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必须统一思想、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和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如实立案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安机关现行的受立案机制,办案单位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存在案件该受不受、受案不及时、案件该立不立、立案不实等问题。推行受立案分离和立案归口管理,对强化受立案审查监督,防范冤假错案,提升执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完善接处警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受案登记,设立专门受立案机构,加强立案审查,健全配套制度,建立受立案监督机制,实现"有案必受、受案必核、立案必查"。  相似文献   

6.
渎职侵权犯罪往往会给国家、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出现了内、外部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侦查手段少,侦查观念陈旧等问题,导致“查证难”,阻碍了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开展。应当加强“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加大初查力度等措施、手段,以破解“查证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事立案登记的实施规范了立案人员的操作程序,使民事案件更容易进入司法程序。但法律规定的起诉要件涵括了大量实体诉讼要件,加上司法为民的理念、立案部门的职能定位、审前程序的缺失、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作用的有限等使民事立案登记扭曲"生长"。因此,应将民事与行政案件在立案登记中区别开来,在民事诉讼中实施降低起诉条件、加强审判管理、独立并落实审前程序、设置诉前强制调解程序等措施落实立案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8.
侵财案件立案统计将关系整个公安统计工作的大局。当前 ,统计中存在立案不实、破案率高、立案标准不统一、财物估价存在漏洞、盗窃自行车案件立案偏低等现象。今后必须建立统计机制、考核机制、决策服务体制以及高素质的公安统计队伍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论立案不实的根治对策及加强公安工作正规化建设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治立案不实的对策和加强公安业务工作的正规化建设的途径,就是要针对产生立案不实的深层次原因,从宏观方面,在辖区的治安状况与开展各项公安业务工作所需的人、财、物投入之间建立起科学的联系机制;同时,从微观方面着手,将对公安业务工作部门和对民警个人奖惩与其实际的工作量切实挂起钩来。  相似文献   

10.
人员失踪事件频发,公安机关因对失踪人员被害案件缺少正确的分析和识别,往往贻误侦破此类案件的最佳时机。识别失踪人员被害案件可从失踪现场的痕迹物证、失踪人员的身份特征、财物失踪情况和失踪人员的社会关系、失踪事件的系列性等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及时甄别失踪人员是否被害,并采取进一步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刑事立案权未充分有效地行使是司法实践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立案前的初查程序运行不理想、立案中"不破不立"的潜规则以及立案后撤销机制不健全,影响了犯罪追诉效果。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立法、考核机制以及立案观念等方面。有必要从立法上将初查程序合法化,赋予必要的初查措施,并且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取消立案加分和撤案扣分,还要更新立案观念,简化撤案程序。  相似文献   

12.
年终立案难是我国司法审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仅损害当事人诉讼权利和正当利益,而且影响法院"司法为民"的公正形象。破解立案难问题,一方面法院需要改变工作体制机制,制定科学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加强法官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寻求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非诉机制与诉讼机制合理对接。同时,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3.
“立案不实“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案不实已成为困扰公安工作乃至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瓶颈”。立案不实的三种情形:一类是明知立案人为不立,二类是主观不知是否该立案而漏立或错立,三类是没有发现客观存在的案件。对策:1.综合治理有关部门的思想误区;2.修正公安机关内部不科学,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考核方法;3.提高刑警政治思想素质和建立立案监督机制;4.对于徇私枉法,“以罚代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不立案情形,对接受案件的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视其情节的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刑事处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顺立案统计的运行机制、实行立案统计的目标管理以及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建立健全如实立案工作机制问题,为解决刑事案件立案不实、统计不准的难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公安机关全面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职责。公安机关在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认识上存在偏差;立案中存在的问题突出;经济犯罪发现难、定性难、取证难、追逃难、挽回损失难;经侦民警的素质有待提高;执法环境复杂;打击处理不力;公安与其他部门缺乏良好的协作机制,难以形成打击合力;跨区办案手续繁琐;办案经费紧张。对策是:1.理顺工作体制;2.立案应准确、及时、合法;3.建立打击经济犯罪的协作机制;4.加强基础业务建设;5.加强调查研究,建立经济犯罪防范机制;6.加强监督制约机制;7.建立打击经济犯罪工作机制;8.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通常认为,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案件存在"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实践中,查办渎职侵权案件数量不多、缓免刑比例高。正确认识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首要环节,是司法实践和司法理论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公安机关加强对“不处理案件”的内部执法监督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纳入内部执法监督的“不处理案件”范围包括:不立案,立案后不处理,立案后又销案等7种。对此,必须明确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监督部门,使监督工作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对“不处理案件”实行审核签章备查制度。  相似文献   

18.
立案和办理情况不理想;获取信息不对称,视察保障不到位;代表素质待提高,监督承办不到位是影响教代会提案工作实效性的基本原因。明确提案工作实效性衡量标准;提高立案透明度,增强办理可控度;加快校务党务公开步伐,为代表充分掌握信息提供平台;增强代表责任心,提高代表素质;建立更加灵活多样的立案和受理机制,是提升提案工作实效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轻刑化成为普遍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职务犯罪轻刑化主要表现为立案起点高,自首适用标准宽泛,缓、免刑率高及刑罚执行不严格.这一现象成因包括对该类犯罪的认识不到位、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因取证难使得自首情节适用率高、审判人员被干扰及枉法裁判、执行阶段标准控制不严等.遏制职务犯罪轻刑化路径要强化对职务犯罪立案及侦查过程的监督、强化用量刑建议权对审判的监督、落实上下两级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第一审判决同步审查机制及加强对刑罚执行阶段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20.
受案、立案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惩处违法犯罪的初始环节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自公安部推动完善受立案制度至今,各地公安机关有案不接、不录、不受,受案不查、立案不实、立而不侦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立足于深化公安改革的大背景,尝试挖掘公安机关受立案工作不规范的根源,从而梳理并查找受立案制度改革落实过程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点,探寻公安机关受立案制度改革的破局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