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司法认定,要从构成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本质特征、组织特征、经济特征和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即本质特征时,应注意把握对行业、区域、控制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黑社会性质组织首先必须是犯罪集团。司法实务中,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存在两方面的误区:一是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存在误解和误认;二是将仅系个人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应当严格遵守有关立法解释的规定,避免陷入上述误区。  相似文献   

3.
刑法典第294条对黑社会性质组织规定并不完整,于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4月28日通过了相关的立法解释。立法解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可以概括为组织性特征、经济实力特征、行为手段特征和非法控制性特征,其中非法控制性特征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一般的犯罪集团最显著的特征。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准确地把握立法解释,四个特征需要同时具备,既不可随意降低标准,也不可刻意拔高标准。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是非法控制性,这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区别于一般的犯罪集团最显著的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是有机的整体,非法控制性特征是其他三个特征有机结合的效果体现,并且危害性程度达到非法控制性,此时才可以认定为是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5.
刑法没有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作界定,司法缺乏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实质标准,导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定的疑难。为此,应将非法控制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核心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其他三个特征围绕着非法控制特征证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对内采用非法手段控制成员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对外针对不特定的人或多数的人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非法控制一定的区域或行业获取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者,应当予以准确界定。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时,应当准确把握其认定标准,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认真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把握是否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界限,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加入并不以"自愿"为前提,同时还应准确把握自称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情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从而有利于更准确地追究其相关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践中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质特征的认定有很大争议,存在有组织的暴力、称霸一方、严密组织结构等不同观点。在司法实践中,办理涉黑类案件面临着法律规定抽象、有限而司法实践丰富、多变的矛盾,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质特征的研究。综合已有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质特征是非法控制较有说服力,应当从非法控制的内涵、一定区域和行业的内涵等方面界定非法控制特征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有组织犯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分别与黑社会组织、犯罪集团有一定的共性 ,但又具有自身的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其组织特征、目的特征、背景特征和行为特征四个方面。在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认定时 ,要从其特征着手 ,掌握了其特征 ,就有助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9.
恶势力组织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幼年”形态,二者难以在组织特征、行为特征、经济特征方面被很好地区分。危害性特征描述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危害结果,是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组织的主要标准。危害性特征揭示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国家争夺公民管理权力的本质,是对合法的、既有的秩序的破坏。危害性特征的判断受社会秩序复杂程度、公权力管控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农村地区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虽然在组织特征、行为特征、经济特征上不具有典型性,但却可能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合法秩序并非法控制该地区的公民生活。所以,不能简单地采用形式判断标准,而应当根据区域或行业的受侵害程度进行实质判断。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共同犯罪的基本形式,与共同犯罪的其他形式如犯罪团伙、犯罪集团、黑社会组织、黑社会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其构成特征的认定标准可以较黑社会组织构成特征降低一个档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特征表现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多重性和行为违法犯罪的多罪性。  相似文献   

11.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非法控制"特征经过三次司法解释的修正逐步明确,但由于非法控制的表现形式多样,刑事法律体系既难以给出明确的定义,也难以详尽各种情形的列举。从司法解释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司法解释一直在通过价值判断要素的渗入,来对非法控制特征予以实质化,并应当根据法益侵害程度来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在个案裁判中应当对司法解释进行再次解释,从"控制"的本意出发,结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经济特征和行为特征,从严把握,不能因为"打黑惩恶"的整体形势而放松对于"非法控制"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近来黑社会性质组织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对社会治安威胁严重 ,在司法实践中依法准确处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面临着诸多难点。现有的法律规定对此类犯罪的认定标准偏高 ,法定刑偏低 ,不利于严打整治的有效开展。文章针对财产刑 ,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黑的处治、单位涉黑犯罪等问题 ,难题提出了一些探讨性意见 ,以期促进我国刑法更加合理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判断失灵及对其犯罪实体的错误认识,导致目前司法实践中立法目标与实际效果的失谐。社会化的组织运行模式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根本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立与这一组织所造成固定的非法控制危害共同构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实质条件。  相似文献   

14.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它的增设为我国司法实践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2月4日<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2002年4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对如何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供了统一、明确、具体的标准.本文拟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性质和特征进行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疑难问题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第2 94条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刑事立法以及司法解释,对正确适用刑法规定是非常有利的。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即:如何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如何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恶势力、恐怖组织、普通犯罪行为,怎样正确认定入境发展、包庇、纵容犯罪行为。对上述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危害性大,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重点打击对象。此类犯罪认定的关键在于把握四个特征,尤其是组织特征。有关组织特征的证据是由特有的语言、大量的事例组成的,从讯问的角度来收集此类犯罪的证据进而对其进行认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讯问难点和要点,围绕其四个特征要点进行取证,采用异地羁押、异地讯问、选准突破口,并适当进行"交易"等讯问对策可以有效侦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第 2 94条规定了“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概念 ,在 2 0 0 0年的相关司法解释中又概括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 (“四特征说”) ,但对这个概念学界始终有较大的争议。一是因为国际上没有“黑社会组织”这一称谓 ,通用的是“有组织犯罪集团” ;二是由于这一提法引起了我国内地究竟有没有“黑社会组织”的疑问。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何区别 ,在法律上怎样表述更为确切 ,文章从研究黑社会 (性质 )组织的特征与形态入手 ,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项严重的刑事犯罪,其与恐怖组织犯罪和毒品犯罪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灾难性犯罪,由于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各国在制定法律打击和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时,都倾向于规定有别于普通刑事犯罪的内容,不仅在实体法上规定较重的刑罚,而且在程序法方面也规定了特殊的诉讼程序。但就我国而言,并没有就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规定专门的诉讼程序,在实践中不利于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追诉和惩罚,因此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别程序问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是宽严结合,以宽济严,对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为一种性质极端恶劣的严重犯罪活动,是我国近几年来重点打击惩治的犯罪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此类犯罪应秉承"严"的态度,在严厉打击的基础上,也不能抛弃"宽",该严则严,该宽则宽,充分体现对黑社会性质组织内部成员区别对待的原则,更好更有效的瓦解黑恶势力,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是界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犯罪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司法实践中行为特征的认定存在行为手段认定泛化,有组织认定混乱和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要素虚化三个问题。鉴于此,司法有必要明确行为特征的规范目的,统一行为特征三个要素的认定标准,准确厘清行为特征三个要素与本质特征之间的关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其他手段"应当立足于体系解释的立场,即与暴力、威胁具有相当性;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基于组织性;从语义解释的角度,"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是危害特征对行为特征的约束,为非作恶是行为表现,欺压、残害群众是危害后果,二者不能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