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01年11月16日《扬子晚报》报道:港人两万元要买杨怀远的扁担收藏,他说:“小扁担精神”多少钱也不卖。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和江泽民等多次接见的全国劳模杨怀远,在40年的海上客运服务中,始终用一根“小扁担”为腿脚不便而又带了许多行李的老年人和旅客服务。这种“小扁担精神”曾扬名全国。对于杨怀远的服务精神和劳模人格,笔者永远是敬佩的,对杨劳模保持和发扬“小扁担精神”更是崇敬。但对他拒绝卖扁担的做法,我认为值得商榷。首先,港人买的是小扁担,而不是“小扁担精神”。“小扁担精神”是杨老的专利,他…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8月23日星期四晴今天是贫困户们在小菜园种植的黏玉米被收购的好日子。一大早,我们驻村工作队三人便赶到了村党支部。经过商量,三人分别负责一个村民小组。我去了三组王胜达屯。前一天,村里已通知贫困户将玉米掰好出地,但有几户贫困户因为家里人手不足,黏玉米还在地里。见此情景,我和三组组长张宝强二话没说便钻进了小菜园,掰玉米、计好数、装  相似文献   

3.
悠悠扁担情     
在傍山依水的农家小院,母亲纺车的嗡嗡声和父亲肩上扁担的吱扭声,是我幼时耳畔鸣响得最早的一首音纯韵浓的交响曲。父亲讲,我家那条光滑微弯的桑木扁担,是我爷爷在旧社会用它和两只烂筐挑着全部家当,从湖北逃荒要饭来到陕西的。当时国难当头,家里穷,爷爷去世时留下的遗产中最值钱的惟独这条扁担。父亲接过那条不同寻常的扁担,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像大山一样从此压在了他的肩上。当每天树枝上的鸟儿叽叽喳喳闹醒黎明,我还在床上睡懒觉,就听到父亲肩挑扁担“吱扭……吱扭”地跨出大门,踏进晨雾,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父亲无职无权,又无…  相似文献   

4.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朱德同志有一根扁担,上面写着“朱德的扁担”,往井冈山上挑粮时,他说:“能挑100斤,就不挑99斤。”宁城县汐子镇副镇长戴成钧同志也有一根“扁担”,它的两头挑着两个筐,一个筐里装着“国家”,一个筐里装着“百姓”,下面注着:“一头是百姓,一头是国家,哪一头也放不下。”这是戴成钧同志生前作的一幅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用的扁担,却有着同样深刻的蕴意,勾画出了共产党员爱国爱民、肩负重任、弯腰躬行在山坡上、田野里的形象,回答了如何体现党的宗旨、如何带领人民群众前进的重大课题。在现…  相似文献   

5.
儿子接我们去德国小住,我们人还在国内时,他说已给我们买好了“绿卡”:不明就里的我与妻吃了一惊,我们并无“移民倾向”啊!后听他细细道来,才知道所谓“绿卡”只是一种公交月票。“绿卡”亦并非民间俗称,票面上就堂而皇之地印着“GRUENE KARTE(德文:绿卡)”。  相似文献   

6.
董倩:欢迎收看《新闻1+1》。有一个贪官,他曾经在法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戴的这副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的确,当我们观察一些官员的贪腐过程时,他的妻子、孩子还有亲属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今天对刘铁男案庭审的过程中,他也提到了他的儿子。董倩:欢迎收看《新闻1+1》。有一个贪官,他曾经在法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戴的这副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的确,当我们观察一些官员的贪腐过程时,他的妻子、孩子还有亲属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今天对刘铁男案庭审的过程中,他也提到了他的儿子。刘铁男(庭审画面):“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不负责任,导致他(指儿子)走上了这条路。现在悔之已晚,唉!他已经30岁了还没有小孩。我真诚地跟大家讲,我每天都生活在这种忏悔中。”  相似文献   

7.
追寻房龙     
周玉奇 《唯实》2000,(9):142-142
推荐给儿子看的书——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他一口气看完了。问他感觉,“很好!”于是我又给他《古代人——人类文明的起源》、《发明的故事》、《宽容》。“接着看吧,看完我们再讨论。”儿子埋下头去,由此我想到房龙其人其书,想到了青少年读书。  相似文献   

8.
SOUND声音     
《廉政瞭望》2012,(1):3-3
一个好社会的标志是,除了规则,一切都是零;一个坏社会的标志是,一切规则都是零。——著名媒体人石述思 只要不妨碍我继续种玉米和大豆,接受任务没问题。——股神巴菲特想让儿子霍华德接班,身为农场主的霍华德如此回应对于任何国家伤害我国安全利益的行为,我们的自卫还击要坚决,措施要做到“短、平、快”,不拖泥带水,不留后遗症。——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海军少将杨毅日前表示  相似文献   

9.
星期日早上7:30,闹钟准时响起。5岁的儿子睡得正酣。“儿子,快起床,到画室去,要迟到了。”妻子边喊边扯着儿子的被子。“我还想再睡一会儿。”儿子揉着惺忪的眼睛慵懒地说。我赶忙将油画棒、水彩笔、水粉、文具盒等一股脑塞入儿子的书包,随即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0.
程玮 《当代党员》2009,(7):65-65
跟儿子聊天时,儿子说他的一个朋友在“谷歌”(Coogle)得到了一份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的崇拜,我也一脸的崇拜。  相似文献   

11.
春节前夕,儿子参加电力系统业余演出队,每天一进家就喊腰酸腿疼。我们抚摸着他胳膊上、膝盖上的伤痕,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女儿远在千里之外,跟前就这么一个儿子,别看他人高马大,又新婚燕尔,我们还像孩童时代那样呵护着他。每逢此时,老伴总是给儿子开开“小灶”,我在边上不失时机地上上“政治课”。说着说着,儿媳妇笑嘻嘻地进家啦。她是  相似文献   

12.
李桂杰 《党课》2012,(10):121-122
最近,儿子练琴时喜欢让姥姥当听众。“姥姥来,陪我!”“妈妈来吧!”他却总是说:“妈妈到屋里打电脑工作吧!”  相似文献   

13.
8年前。儿子上自习回来,没吃成晚饭。睡前给我留了一张便务:“妈妈,演好您的角色。”这张便条让我刻骨铭心,我能想象出儿子对母亲失望的神色。儿子对我的批评,没有使我做得稍稍好一点。5年后,儿子考上了大学,临别时,他附在我耳边说:“妈妈.演好你喜欢的角色。”这表明他原谅了他的妈妈,  相似文献   

14.
东东枪 《廉政瞭望》2012,(22):70-70
最近,与一位朋友在街边小吃店吃了顿饭。店内客人稀少,老板娘便也坐下来闲聊了几句。聊到家人时,老板娘拿出手机,给我们看一张照片:“看,我儿子!身高1米82!当兵的!在××省委!”  相似文献   

15.
段玉梅 《党课》2009,(10):103-104
我的另一个父亲,与我并没有血缘关系,却有着一种特殊的亲情。他是我先生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公公,生活在河南新县最偏僻的小山村,靠种植茶叶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年近60岁时,还要在地里劳作以供儿子上大学。当时村子里很多人都劝他放弃供儿子继续读书,但朴实憨厚的父亲始终坚信“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坚持供儿子读完大学。  相似文献   

16.
祖国如母     
有一种爱,始终值得我们用满腔热血去浇灌、膜拜。诗人艾青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传递出多少中华赤子的情怀。邓小平一生人格的真实写照,浓缩成朴实而深情的话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的干部和老百姓,究竟谁是“父母”?写下这个命题,我想起了当年焦裕禄顶风冒雪访贫问苦时,握着老农民的手说:“我是你的儿子,看望您老人家来啦。”老人感动得直抹眼泪说不出一句话。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邓小平生前所发的那句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种视人民为父母,心甘情愿做人民的好儿女,是一种宝贵的“公仆”意识,闪耀着共产党人特有的人格魅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干部常以老百姓的“父母官”自居,开口闭口,动辄便是“我作为父母官……”众所周知,父母官是封建社…  相似文献   

18.
方颖说,我实在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没有和公公、婆婆、丈夫、儿女一起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吃年夜饭了……1990年除夕,医院宽大的病房里,只有方颖陪护着一位患急病的、孤苦无助的孤残儿。屋内的冷清和远处的爆竹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方颖感到了阵阵孤独。半夜12时,“吱呀”一声门响,随之传来了儿子那稚嫩的童声:“妈妈,我和爸爸给你们送饭来啦。”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看着满身寒气的丈夫和儿子,泪水顺着方颖的脸颊,悄声无息地流下来。方颖说,儿子今年19岁了,我还从没带他上过公园。那时他总在问我:“妈妈,下一次…  相似文献   

19.
5月10日这天,天津方正出租汽车公司党员“的姐”王淑贤过了一个幸福的节目。这天一大早,“儿子”杨晓冬就拎着大包小包赶到她家,还没进门就喊:“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来看您了。”她的另一个“儿子”陈好亮也发来短信说:“今天是母亲节,可我远在山东不能回去看望,只能遥祝妈妈节日快乐!”虽然这两个“儿子”都不是王淑贤亲生的,但却比亲儿子还亲。一提起这两个“儿子”,王淑贤就乐得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60年代,我在本市一家国企工作,当时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住在厂里的单身宿舍。1968年,已近而立之年的我有了对象,但没房子结婚。那时正值“文革”时期,经厂里和街道联系,分给我一间当时被称为“文革产”的7平方米小屋。虽说房间很小,但毕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我心里挺高兴的。婚后,我们有了一个女儿,本就不大的房间更显得窄巴了。1975年,我们又有了一个儿子。由于我和妻子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80块钱,为了节省开支,我只好把老母亲从唐山接来帮我们照看孩子。但这间小屋显然住不下5口人,没办法,只好让妻子带着儿子回娘家住。只有到了星期天,我们一家人才能团聚片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