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吴亮 《党建文汇》2007,(4):10-10
就业,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一话题纷纷建言:要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让更多人实现就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级政府应将就业规划、就业投入、就业培训等全部纳入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并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考核“硬指标”加以执行。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多种矛盾交织的焦点。宁夏为扩大和稳定就业所采取的政策已显示出了实效,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重视第三产业,改善就业结构;缩小二元经济,城乡联动就业;选择适合自治区区情的工业化技术路线,适当兼顾就业;坚持市场导向,适度政府调控无疑成为宁夏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为使扩大就业工作有的放矢,首先需要对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作出充分估计并对失业现象严重的原因作出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减少失业扩大就业的对策措施。一、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1.就业总形势是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首先是总量问题突出,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据统计,到2001年末,国…  相似文献   

4.
牧川  郭绪雷 《党风建设》2003,(10):18-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当前,就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业难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
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呈现出本省产业结构的新特点,面临总量矛盾不减,结构性矛盾加大,两种矛盾交织并发的严峻形势。要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调整劳动力结构的思路,在所有制结构变化中实行政府保护性就业,重点做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一矛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认真学习领会这一决策,对于全面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面临的基本问题 ,要始终给予高度重视。政府不仅要为扩大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还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8.
陈朋 《党建文汇》2002,(12):10-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日前指出,未来3-5年,我国就业形势除了延续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等“九五”期间的就业特征外,还将叠加两个正日益趋于激化、新的深层次矛盾:城乡劳动力以及国际间对就业岗位的竞争矛盾。《中国青年报》对此作了警示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求贤》2012,(8):33-33
据统计,上半年.宁河县人力社保局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积极落实天津市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增容,  相似文献   

10.
田恃玮  亓鹏飞 《奋斗》2007,(5):47-49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之基。我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众多,资源型城市比重大,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较大。“十一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扩大就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从事情的复杂程度和实现难度分析。和谐社会的建设也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体制层次。这一层次要解决的问题是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对生产关系领域中诸多不和谐的矛盾作宏观调整.比如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普及义务教育、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减少贫困和救助弱势群体等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实现充分就业,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就业矛盾十分突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是一件关系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就业对策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博 《理论建设》2003,(6):42-44
扩大就业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将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鼓励各种“非正规就业”;加大劳务输出;增强人们自主择业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持续增加的就业压力要求我们解决就业的思路应有所创新。我们认为,应采取扩大就业需求与降低就业供给双管齐下的就业战略,对就业供求进行双向统筹协调。一、扩大就业需求,创造就业机会1、扩大投资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从长远看,扩大投资和加快经济发展,刺激需求,开拓市场,是增加就业总量的重要途径。但扩大投资应解决好以下几个矛盾:第一,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高投资、高增长与低效益、低就业的矛盾。将投资数量和质量统一起来,减少无效投资,否则扩大投资也会因投资浪费和效益差而不能增加就业岗位。第二,解决扩大投资与投…  相似文献   

15.
孙达良 《新湘评论》2010,(11):29-30
赫山区是个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区,全区人口86万,剩余劳动力约20万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60%以上。多年以前,受区域经济和就业平台的掣肘,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主要依赖南下北上打工谋生。劳务输出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家庭收入,但也逐渐衍生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政府转移就业承担的人员组织、岗位物色、异地维权等事务冗繁复杂,难以实现互动协调;  相似文献   

16.
孙达良 《学习导报》2010,(11):29-30
赫山区是个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区,全区人口86万,剩余劳动力约20万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60%以上。多年以前,受区域经济和就业平台的掣肘,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主要依赖南下北上打工谋生。劳务输出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家庭收入,但也逐渐衍生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政府转移就业承担的人员组织、岗位物色、异地维权等事务冗繁复杂,难以实现互动协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一矛盾,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决定>这一精神,对于全面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河南省召开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和河南省“十二五规划”都再一次强调了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不仅坚持把就业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传递出河南就业发展的积极的、良好的前景。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都强调了中原经济区建设,这就使得政府决策、基本规划,有了一个实在的平台依托,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10,(8):47-49
<正>北京市围绕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稳定就业、扩大就业为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优化就业结构,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长期来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因而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政党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民众评价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低,就业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劳动力供求矛盾特别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十六大不仅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认清就业形势,选择正确的就业政策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前提。一、目前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