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新刑法颁布以来,刑法学界对侵占罪的相关问题一直有较大争议,司法实践中在认定侵占罪时标准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一些法制宣传读物将“遗失物”与“遗忘物”混为一谈,把拾得遗失物拒不交还的行为视为构成侵占罪,这是对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和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占罪是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时所增设的罪名。其设立,不仅使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有了明文依据,而且对于司法机关快速有效地打击非法侵占行为,保障公私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侵占罪在适用中存在诸多疑难问题,文章着重就侵占罪的侵占行为和侵占对象所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不断涌现。鉴于各学者的价值观、时空背案、出发立场及认识角度等方面的差异,目前关于什么是“中国模式”,对待“中国模式”的态度及研究“中国模式”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仍存诸多争议,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试从近年有关“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成果中提取出存在争议的观点,并加以归类梳理,以期为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5.
“创新障碍”讨论在提出的时候就有争议:“这是个不知道谈过多少回的老问题,还会说出什么新意?”“问题谁都明白,关键在于行动,光讨论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6.
大林 《唯实》2003,(6):94-94
吕日周以当选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为界 ,结束了他在长治市 90 0余天的市委书记任职。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 ,他在长治的表现似乎并没有划一个圆满的句号。一方面 ,他以众多的亲民爱民之举和务实改革 ,赢得当地群众的由衷拥戴 ;另一方面 ,他以“出格”的吏治之法 ,招来某些人的说三道四、挑剔有加。一位做了许多好事实事令百姓动容的市委书记 ,在有些人眼里竟是那样的不屑一顾 ,至少要戴上一顶“有争议人物”的帽子。那些所谓“争议”实质即攻击吕日周的“理由”有四点。“人治说”。 3年中 ,吕日周在长治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 ,一些老大难问题 (…  相似文献   

7.
“择校”是困扰很多中国家长的难题。在以“重视基础教育公平性”而著称的邻国日本,其实也有“择校”的问题,但却没有产生太大的社会争议,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8.
涂俏 《党史文苑》2008,(7):18-21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如今耳熟能详的口号,1981年由袁庚在蛇口提出时却颇受争议。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蛇口.丁业区,这一口号才得到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国民企盼已久的新医改方案最近问世。民众对于新医改方案的反应是“总体积极,争议不小”,这个“争议”,并非对医改方向的争议.而是对医改方案的实际效能的争议。  相似文献   

10.
叶菁 《廉政瞭望》2011,(20):6-6
前不久,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引起了大众的密切关注。一时间,“星二代”的教养问题饱受争议,李双江也因此“晚节不保”,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1.
“灰色收入”一词,应是原哈尔滨市副市长朱胜文“首创”的。朱胜文在上世纪末(1997年)因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刑,“灰色收入”是他为自己辩解的遁词。但自从“灰色收入”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后,经过媒体的报道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灰色收入”问题将长时间引起社会争议,而真正从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更有待时日。笔者拟以实例的方式,谈谈关于“灰色收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姜淑丽 《党课》2014,(6):56-60
作为炙手可热的联合国掌门人,潘基文就任秘书长以来一直都是毁誉参半、争议不断。西方媒体就曾带头反对潘基文连任,称其为“最无能的秘书长”“联合国的隐形人”,认为在潘基文的领导下,联合国“已经沦为无足轻重的机构”。不过,在一些国家,潘基文也得到了认可和尊敬,在其祖国,潘基文甚至被视为第一“韩国英雄”。那么,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潘基文呢?  相似文献   

13.
说买书     
李林栋 《学习月刊》2012,(13):12-12
在文化方面,或者更窄一些说,在文化学习方面.有些问题是你经常会遇到的,也是需要你“有谱儿”面对的,比如“买书”。  相似文献   

14.
张方平 《党课》2008,(9):127-127
敢不敢用“有争议”的干部,会不会用“有争议”的干部,既体现着领导者的用人水平,也体现着政治风气的走向。因为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调整领导班子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对所涉及的干部的各种不同说法和反映。如果只要干部“有争议”,就简单认为该名干部不宜重用,就容易把一个人才埋没了,可能影响事业的推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把我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家不断增加。旅游业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但是。不少地方仓促上马的一些旅游项目使部分景区景点“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甚至有些旅游项目存在“伪文化”现象。亟待我们正视并解决。  相似文献   

16.
自己奖赏自己,精神鼓励尚可,物质奖励当慎。报载:辽宁省兴城市某街道办事处东一村的 6位村官“自奖”百万元就惹祸上身,被检察机关指控犯了“侵占罪”。据说这几位村干部在任期间经常 发奖金,每年发几十次。奖金的名目繁多,有近百项,几乎村委会参与什么工作都有奖金“侍候”。如“大干 50天完成指标奖”“下半年计划生育奖”“翻地按时完成奖”“社会治安帮教奖”,甚至“工业报表补助奖”“灭虫奖”“结扎会战工作奖”等等,有的奖项让人啼笑皆非。据当地检察机关查实,从 1987年至 1998年,这几位村官“自奖”金额达 152万元。对此…  相似文献   

17.
马誉炜 《前线》2014,(8):118-118
《习仲勋传》中有这样一个令人深刻的细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习仲勋在向毛主席、周总理反映农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时,要求秘书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把人民群众反映的真实事例和真实语言写进去。初稿出来后,习仲勋却发现有些事例并没有写进去,一问秘书,原来是例子中有些话说得比较粗俗,甚至有些“反动”,秘书有些顾虑。比如,当时有人认为食油供应比旧社会还紧张,就讲怪话:“食油四两,想起老蒋”;一位农民为发泄对食油供应政策的不满,竟对着“吱吱”叫的马车车轴撒尿,叫骂道:“我都没有油吃,你还想吃油呢!”尽管如此,习仲勋坚持“要把真实情况报告毛泽东”,让秘书“原汁原味”地把群众意见在材料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8.
时下,有些干部在下基层时,往往“身”入而“心”不入,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结果不仅问题没解决,不少群众还因此对干部大为反感。  相似文献   

19.
为减轻“白发浪潮”对社会养老的压力,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虽然此说并未得到最终确定,但因它展开的讨论却日益火热。推迟退休是一帖“良药”,还是值得商榷的“败招”,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三大焦点问题,有关专家各抒己见。争议背后的隐忧争议一:推迟退休会否影响年轻人就业不少人士担心,全国城镇的失业人员有800万人,下岗职工260万人,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延长退休年龄,意味着有一批中老年人要推迟“交班”,在整个社会工作岗位吃紧的前提下,也就可能要有一批年轻人不能得到工作岗…  相似文献   

20.
《党建》1999,(8)
对第一批“三讲”教育的成效,不能估计过高,各单位工作发展不平衡,有些单位、有些工作离中央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对“三讲”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自我剖析不深刻,特别是对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触及不深;有的单位发动群众不够充分;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对廉洁方面的问题查摆不够、不具体;有些地方和部门对地厅和司处级干部的“三讲”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等等。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