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场指认虽然作为一种广泛适用于刑事侦查领域内的侦查措施,却因其在法律上的缺位,与新刑诉法中的“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原则产生冲突.对现场指认在立法上予以确立,在制度上予以规范,可以在不违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和精神下让犯罪嫌疑人进行现场指认,以达到保障人权和侦查破案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第一次将辨认笔录纳入了证据的行列,表明辨认在侦查破案和确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辨认操作中还存在有不少的难点与问题,造成侦查辨认错误或瑕疵。从侦查辨认在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侦查辨认在实施中应遵守的规则与要求、侦查辨认程序的启动与实施、对侦查辨认结论的审查等方面进行阐述,力争使侦查辨认科学、统一和规范,防止出现错案或瑕疵证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侦查辨认程序的相关立法简陋,立法层级低,立法规范性差。通过立法明确界定侦查辨认结论的法律地位,在完善我国侦查辨认程序时,应当对侦查辨认结论设置相关配套的法律规定,确保非法获取的侦查辨认结论得到合理排除。增加侦查辨认的形式,完善侦查辨认规则体系,完善侦查辨认程序的权利保护机制,进行侦查辨认必须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已将"辨认笔录"规定为法定证据种类,然而未对侦查辨认制度的构建作出具体规定,侦查辨认启动、实施及辨认笔录的审查等仅规定在"部门规章"的层次。侦查辨认在公安侦查实践中存在着许多现实的问题亟需得到法律层面的规制。许多学者在借鉴国外侦查辨认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侦查辨认规则的完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侦查辨认制度的发展。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公安侦查辨认启动、实施、公安侦查辨认权利保障三个具体操作步骤提出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从公安侦查辨认的组织、见证、场所、笔录的制作等微观层面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确地进行侦查辨认,有助于发现侦查线索,缩小侦查范围,澄清犯罪嫌疑或认定犯罪嫌疑人。侦查辨认是侦查破案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侦查措施,是公开侦查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我们在从侦查思维的角度研究侦查辨认这一侦查措施时,应着力寻求解决侦查辨认思维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证据种类中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确立了辨认、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等侦查笔录的法定证据地位。这是证据制度变革中的重大进步与发展,它一方面完善和丰富了法定证据种类,为司法机关证明案件事实提供了更多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对侦查机关依法实施侦查行为和规范制作侦查笔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对侦查笔录的特征及证明功能分析基础之上,反思侦查笔录的现状,结合与侦查笔录类证据有关的程序性机制的研究,对如何规范侦查笔录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侦查辨认作为证据的一种形式。侦查辨认具有证明案件关联性、确定案发地点和确认主体身份等功能。但是,在侦查辨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如实施辨认时机不当、辨认目的不明、滥用辨认措施和有违辨认规则等现象。因此,必须策略选择辨认时机、明确辨认目的、严格遵守辨认规则和慎重选择辨认方式等,才能实现侦查辨认取证功能。  相似文献   

8.
侦查辨认在信号检测论指导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认作为一项侦查措施在中外司法实践中广泛应用,但由于证人或被害人错误辨认导致的冤假错案也较为普遍.信号检测论的研究表明,在侦查辨认过程中证人或被害人的辨认存在两个部分:对信号的感知即“辨别力”和对信号的判断即“反应偏向”.辨别力受个体自身的生理指标影响,相对较为固定,而反应偏向则受个体的利害分析、动机、态度、意志、外界刺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会造成辨认结果的巨大差异.研究表明,通过增加信号刺激出现的概率、预测被试的感知力和决策标准的最优化来调整辨认结果.  相似文献   

9.
刑事辨认是侦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侦查行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已明确赋予辨认笔录以法定证据地位,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却没有规定辨认制度,现有的相关规定简陋粗疏,无法对侦查实践进行指导与约束。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辨认亦存在着侦查人员操作混乱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完善辨认制度的程序规则和排除侦查人员非法获取的辨认结论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侦查辨认。现行的相关规定简陋粗疏,无法对侦查实践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约束。应当重新构建我国的侦查辨认制度,明确辨认的法定地位,完善辨认规则体系,加强嫌疑人的权利保障,规定辨认结论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11.
应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文件检验鉴定程序规则》;组织制定全国统一的《文件检验鉴定技术标准》;进一步规范文件检验鉴定文书的制作;强化文件检验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意识,提高出庭作证的技巧;正确认识文件检验鉴定结论的作用,不能单以鉴定结论决定判决结果。  相似文献   

12.
司法鉴定制度是现代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以及借鉴两大法系鉴定制度的成功经验,我们应当采取诸如加强对司法鉴定人员的资格认证和管理工作,建立与完善司法鉴定程序制度和取消法院系统内部设置的司法鉴定机构并加强民间鉴定机构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3.
在经历了近代民法的“从身份到契约”之后,现代民法又掀起了“从契约到身份”运动,人类开始了对自由的更高追求。实现人格的实质平等、实现民法的公平正义是“从契约到身份”运动的目标。民法的这一变革相应地引起了现代身份权体系的重新构筑,伴随着传统身份权类型的衰亡,新的身份权类型成为现代身份权体系的中坚,身份权与契约一同承担起规制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现代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证诈骗罪类型较多,应从行为方式、行为人主观状态等各个方面入手认定处理。倒签提单和预借提单行为属民事违法行为,不应当构成信用证诈骗罪。开立无真实贸易背景信用证的行为,应定为信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属结果犯,应以占有财物的结果是否发生为既未遂标志。此外,在认定信用证诈骗罪时,还要注意其与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相近犯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识别是在适用冲突规范时,依据一定的法律观念,对有关的事实构成作出"定性"或"分类",将其归入一定的法律范畴,并对有关的冲突规范进行解释,从而确定应援用哪一种规范的认识过程。识别在判定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性质、确定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规范的过程中被广泛采用,是解决涉外民事纠纷的必要程序。我国是一个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国家,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法律冲突问题,即区际法律冲突,而科学的识别制度和完善的识别理论是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存在法律冲突的区际法律关系中,科学的识别制度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吸毒成瘾的标准,国际医学界持"病态说"的观点,但在中国适用的标准有着不凡的历程。公复[1998]3号文对吸毒成瘾采用"行为说"标准,规定只要有证据证明有吸毒行为就可认定为吸毒成瘾。随着"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的戒毒方针在《禁毒法》中的确立,《吸毒成瘾认定办法》也从医学角度对吸毒成瘾进行了重新审视,采纳了吸毒成瘾"病态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是一次重要的信息产业革命,其重要价值不次于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实现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射频识别(RFID)、微机电系统(MEMS)、GPS、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及物联网,同时还应考虑能量供给、获取、测量与管理等技术。物联网技术在公安信息化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治安行政案件辨认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行政案件常用的一种调查取证方法。当前,治安行政案件辨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观上证据意识不够强、客观上辨认条件有限、程序上辨认规则难以落实、辨认笔录记录的内容不科学。治安行政案件辨认程序主要应当做好辨认准备、辨认实施、辨认笔录、辨认结果审查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严格依法进行辨认,杜绝违法辨认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9.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俗称测谎技术。有人称其为是对“精神的刑讯逼供”,对其全盘否定;另外一种言论又称其为“测谎仪横空出世,警方办案如虎添翼”,对其全盘肯定。它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形成了自己的规范操作规程,当然也有其局限性,但可以通过立法加以限制,目前我国急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心理测试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20.
实施《居民身份证法》亟待明确的问题有:公民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能否委托办证;冒用,购买,出售,使用,制作假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是否违法;对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如何鉴定;对拒绝查验居民身份证的行为能否实施处罚;必须规范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的使用等,明确这些问题,以便基层民警更好地执行《居民身份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