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有集权或分权的因素,当分权或集权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特征时,分权或集权便超越了工具性的含义,具有制度安排的性质,或被称为分权政府,或被称为集权政府.西方的封建主义产生的分权体制,后经资产阶级革命用自由主义和代议制原则改造和创建了现代分权制衡的政府结构,分权的学说和分权政府由此被视为"永恒的规律".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抵御西方多党制错误思潮的干扰,就必须在政党制度理论上关注两点:一个是破,破除"多党竞争"才是民主政治标准的霸权话语系统和对于竞争性政党制度的迷信;一个是立,确立对坚持和发展中国多党合作政党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同时展现多党合作政党制度中的普适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活着的宪法”——美国宪政制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宪政制度具有内在的逻辑进路首先,分权制衡和联邦制是美国宪法的横向纵向权力配置原则;其次,违宪审查机制是美国宪法的生命之源;最后,维护人权是美国宪法的核心和旨趣。分权制衡、联邦制与违宪审查机制这些法治之网是以维护人权、自由和平等为己任的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4.
政党制度的"中国模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世界是政党政治的世界,在绝大多数国家政党承担着政治发动机和政治调解器的功能,政党对国家的内政外交基本走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如下特征:创造性--各党派共同奋斗中合乎历史逻辑的选择;适应性--随着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变化不断充实新的内涵;有效性--在广泛有序政治参与基础上凝聚共识形成的合力,促进经济枉会的发展;关联性--复合型的内部结构和同人民政协与生俱来的依存关系.这几个方面构成政党制度"中国模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分权与制衡原则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它源于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直至近代才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得以确立和完善。美国在政治实践中贯彻“双重分权”和“立体制衡”的模式,成为推行分权制衡原则的典范。在当代中国,不仅政府组织可以批判性地借鉴分权制衡理论成果,而且在执政党党外监督方面同样可以吸纳其思想精髓,关键在于要正确处理行政效率与分权制衡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西方法治制度体系的主要模式有两种:一是民主共和制,一是君主立宪制。两者的共同特征是:实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与制衡,其核心是限制政府权力,避免个人专制与独裁,保证公民自由。具体而言,它们包括分权制衡制度、普选制度、代议制度、人权保障制度和政党制度。其中,分权制衡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业已成为西方法治制度的基础。应该说,西方国家这一以分权制衡为基础的法治制度体系是现代法治理论精髓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是与其法治建设的实践相适应的。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市场、分权与自治对中国民主政治成长的影响。认为市场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基础,制度化分权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地方自治是培育人类自主治理能力的基本制度框架,人类的自主治理内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市场—分权—自治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发展逻辑。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成长轨迹就是通过加强市场制度建设,推进制度化的分权改革,建立高层次的地方自治制度为人类的自主治理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框架,三者既相互衔接,依次递进,又浑然一体,有机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分权式改革分为经济性分权和行政性分权,经济性分权在改革初期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明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城市改革尚未启动时有效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行政性分权使乡镇企业获得了更大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行政性分权,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地向农村居民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迅速获得农民所表达的利益诉求并做出反应,并在晋升激励下积极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定的垂直竞争关系会导致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行为。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选举制度是在宪法规定下、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它一直保持着宪法规定的基本骨架,并通过宪法修正案、联邦法律、政党改革、各州议会的法律而在具体程序和规则上有所变更.美国的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联邦制度、分权制有密切的联系,也体现了美国政权体系中权力分散、权力多元、权力有限的特点,更反映了美国的“一切政治都是地方政治“的特色.选举人团制和预选制是美国的独创,前者“古老“,后者较新;但从实践看两者都是既有利也有弊.总而言之,美国的选举制度基本上与其他政治制度相适应、相匹配,也基本上能够完成美国民主制的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麻烦的、难缠的、短期内不易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建 《理论学刊》2005,1(6):52-56
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其思想奠基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就由鲁迅完成.鲁迅用"立人"的取向超越了当时社会改造的思想高峰--"制度决定论"、"人是国家的工具"和"个人乃完全自足的纯粹自性",肯定了个性的价值在于它既是社会国家的目的,又是历史演进的现实载体与动力主体.  相似文献   

11.
"电荒"呼唤我国电力投资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投资体制改革是我国电力改革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本文从2003年“电荒”产生的原因分析开始,阐述了当前我国电力投资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学俭  张智 《理论学刊》2012,(8):4-8,1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应对价值渗透、维护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诉求,也是应对价值多元、解决文化困境、提升文化影响力的现实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要通过实施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互惠战略,文化人才强国、产业强国战略,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资源、创新、魅力、人才和产业强国。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新的历史时代,应该有一个包含"知识就是力量",但比"知识就是力量"的内容更丰富、更深刻、更具有时代性的新的口号所取代,那就是"学习就是力量"."学习就是力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由"学习"的本质所决定的,是对"知识就是力量"的扬弃和深化."学习就是力量"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先福 《新视野》2001,2(4):25-27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近80年的奋斗历程,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绩。现在,我们党已经从一个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成为一个连续执政50多年的党。在进入新世纪,世界发生大转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我们党担负着光荣的领导责任,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正是针对这个根本性问题,经…  相似文献   

15.
"权力弊病"论认为权力具有使人腐化堕落的内在属性,必然导致掌权者的腐败,这是一种肤浅而又深刻的谬论.这一谬论之所以被国内外不少学者"默认"甚至公开宣讲,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心理原因的.针对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可以作三种猜想,即挫折一攻击假说,权力批判态度假说和权力神经症假说.  相似文献   

16.
关于政府形象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正因为该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感,正在成为行政管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诸多学科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对政府形象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和介绍,并对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7.
政府权力与制度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权力的人民主权性质,决定了政府权力必须受到制约。依循政治理想主义和政治现实主义的不同思路,政治制约具有“对人的要求”和“对制度的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而后者才是有效地制约权力和治理腐败的根本。这对于当今我国的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个代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选择,是衡量党的执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执政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三种能力具备与否顺应潮流与驾驭时局的能力;发展生产力与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团结、发动群众与组织、领导群众的能力."三个代表"为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指明了方向.提高执政水平必须先提高执政者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执政水平必须在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要高度关注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后面的体制问题;提高执政水平必须致力于党的领导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国家的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家机关的权力配置和运行体制.改革我国国家权力运行体制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原则、统一和协调的原则、制约和监督的原则.与此同时,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要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减化国家行政机关,充实和改革国家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20.
“政党学习力”及学习型政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面临新问题新任务而提出的时代要求和战略目标。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在于提升政党学习力。政党学习力是一种组织学习力,是政党学习动力、毅力、能力的合力。政党学习力的积累和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政党建设的重要战略。因此,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审视和提升政党学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