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层信息     
《江淮》2008,(4)
促进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最近召开会议,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部署。会议强调,要加强残疾人医疗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措施。要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按照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的要求,做好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建立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要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发展残疾人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繁荣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要改善对残疾人的服务,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加快无障碍建设,发展残疾人服务业。要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和制度建设,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2.
《前线》2007,(3)
2006年12月2日至4日,北京市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和人才培养成果展在中华世纪坛成功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等市领导参观展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对残疾人的亲切关怀。各级领导对全市广大残疾人的热情鼓励和对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殷切希望,使首都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深受鼓舞和鞭策。首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3.
残疾人与健全人及整个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决定了残疾人与健全人关系的远近亲疏是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标尺。现实中我国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较大差距,是社会对残疾人善行不足的表现。要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就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善待残疾人的美德与善行,把善待残疾人作为对美好至善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克服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障碍,逐步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经济收入,加强残疾人"柔性维权"的工作力度,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取不同类型精神文化需求保障措施,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维权,切实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5,(9)
报道提醒新闻媒体要规范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新闻报道,杜绝使用“聋子、哑巴、哑子、哑扒、哑语”等不文明和不正确的用语。新闻报道中要使用“聋人”、“听障者”、“手语”等规范称谓。对残疾人的称呼问题,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象征。媒体应规范相关称谓,尊重残疾人的声誉权,维护残疾人群体的基本权益,这既是改善残疾人生存环境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新闻单位要给予对包括聋人在内的残疾人群体和残疾人事业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群体中的先进典型进行着力报道,大力倡导全社会关心残疾人、尊重残疾…  相似文献   

6.
重视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不仅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衡量社会公正与文明进步程度的基本指标。目前我国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着低保对象的核定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最低生活保障线单一,救助倾斜不够和低保覆盖面窄等问题。为此,要更新对残疾人救助理念,实现救助社会化,提供综合性救助和完善分类救助,提高对重度残疾人的救助标准,以残疾人保障与残疾人服务为重点,推进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宪 《求是》2012,(6):22-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对"十二五"时期残疾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人口发展和老龄事业、妇女儿童事业等国家级专项规划也都对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相关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8.
杨彦荣 《当代贵州》2014,(18):40-41
正安顺市西秀区共有64万人,其中残疾人4.1万,占总人口的6.4%。解决好辖区内的残疾人就业问题,是两秀区残联工作的核心。在社会各界的配合下,西秀区残联通过建立"西秀区残疾人信息系统"掌握辖区内的残疾人信息,集信访维权、康复服务、宣教文体、扶贫救助、培训服务、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百合花行动"网站,架起了残疾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残联对残疾人的服务效率,通过定向帮扶自主创业、定点培训推荐就业等途径,西秀区残联第一时间了解残疾人诉求,第一时间解决残疾人就业困难。近两年,西秀区未出现过残疾人越级上访事件。在残疾人心中,西秀区残联就是一个倾吐需求、实现愿望的"希望之家"。  相似文献   

9.
景湛国 《共产党人》2008,(12):47-49
2008年3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残疾人工作,规格之高,力度之大是残联成立20年来所没有的,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8300多万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和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宁夏现有各类残疾人41万多人,涉及130万的家庭人口。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所有人共享的社会,离不开残疾人的参与。发展残疾人事业,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状况,努力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健全人生活水平的差距,切实解决残疾人  相似文献   

11.
刘琼莲 《学习论坛》2010,26(7):48-52
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均等地享有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需要关注的内容,更是公共治理视野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深入理解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服务,深刻把握其相应的支持系统,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公共治理视野下,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服务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密不可分的,它回答了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提供多少公共服务以及怎样提供公共服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应对三大挑战,即重视残疾人的心理感受,强调社会环境对残疾人的作用元素,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的社会机会.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门的残疾人发展,残疾人的小康、残疾人的和谐,与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团场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努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广大残疾人尽快融入到团场和谐大家  相似文献   

13.
何占科 《共产党人》2009,(24):49-50
多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残联组织、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把实现残疾人的愿望、满足残疾人的需要、维护残疾人的权益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区各类残疾人自立自强,拼搏奋斗,用顽强的意志与疾病、与命运抗争,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人生诗篇。本刊选取部分受表彰的自强模范代表的事迹予以刊发,以唤起更多的人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鼓励更多的残疾人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全国层面首次建立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最近印发《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这是全国层面首次建立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将惠及1000万困难残疾人和1000万重度残疾人,成为保基本、兜底线的重要民生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个独特群体,同时又是一个弱势群体。对残疾人的关爱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长春市绿园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筑和谐社会。他们始终把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想方设法解决残疾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助残扶残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但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衷心赞赏,还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多次表扬。  相似文献   

16.
《探索》2019,(6)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残疾人照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从孤残收养扩展到"五保"残疾人兜底供养、从康复服务为主的残疾人服务转向非"五保"重度残疾人寄养政策探索、再从重度残疾人托养政策到多领域共推残疾人照护政策新发展三个阶段,在贡献于残疾人照护问题解决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经验。在多领域共推残疾人照护服务的新形势下,立足现有政策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残疾人整合照护政策体系并实现制度化,是未来残疾人照护政策发展的着力点和趋势。该政策体系可通过三种整合路径进行构建且在实践中形成三种照护服务体系布局:"国家—区域"主线的纵向整合形成"区域—县—乡(镇)—村(社区)"服务体系布局;"全生命周期"主线的纵向整合形成"未成年残疾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老年残疾人"服务体系布局;"主政策—辅助政策"主线的横向整合形成"残疾人照护服务机构—残疾人照护服务转介型平台机构—残疾人及其家庭"服务体系布局,各地在实践中可据实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5,(1)
<正>残疾人就业是世界性难题。哈尔滨市残联引入信息化就业理念,立足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在全国残联系统率先开展残疾人网络培训就业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哈尔滨市残疾人实现"规模就业、居家就业、体面就业",为城镇残疾人就业趟出了一条数字化生存之路。一、千名残疾人回归社会长久以来,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残疾人网络就业,立足市场经济,依托大型企业,通过互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07,(24)
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个独特群体,同时又是一个弱势群体。对残疾人的关爱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长春市绿园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筑和谐社会。他们始终把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想方设法解决残疾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助残扶残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但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衷心赞赏,还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多次表扬。  相似文献   

19.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农二师三十四团工会在关爱弱势群体工作中注重干好事、干实事,最大限度地发挥"创先争优"效应,持之以恒地做好残疾人工作。持之以恒地完善关爱残疾人网络。在关爱残疾人工作中,该团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做到了残疾人工作有位置、有投入、有组织、有实效,真心实意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目前,团"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中心工作机构健全,现居住着农二师各团场的残疾人98名。持之以恒地维护残疾人权益。团司法所和社区调解员及时主动地为全团残疾人提供优先、  相似文献   

20.
<正>丛台区是邯郸市的中心城区,辖1个乡、10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3万人,残疾人为1.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6%。其中,肢体残疾人为7289人,智力残疾人为1662人,精神残疾人为1002人,听力残疾人为461人,语言残疾人为546人,视力残疾人为1040人。“十五”以来,区残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残疾人教育、就业、维权、文体、康复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被省政府残工委授于“河北省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于“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