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民公安》2015,(7):26
2015年3月1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有记者问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连续两年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李克强这样回答:“我记得去年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我在听取各方意见的时候,不仅是文化界、出版界的人士,而且经济界和企业家都向我提出要支持全民阅读活动,报告要加上‘全民阅读’的字样。而且还有人担忧,说现在我们国家民众每年的阅读量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的十分之一。这些建议让我深思,说明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2.
粟超 《重庆行政》2024,(1):100-104
<正>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同时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全民阅读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抓手。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2023年全国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当下,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化、终身学习的氛围。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如今,有多少人在坚持阅读?当今社会人们的浅阅读、碎片式阅读乃至很少阅读的现象值得警醒。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状况。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正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全民阅读水平与经济大国极不相称。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严重滞后,阅读水平低下,西部欠发展地区尤为突  相似文献   

5.
崔翠萍 《江苏政协》2013,(11):49-50
<正>重视抓好学习,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多次强调学习问题,为全党改进学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把自己培养成学习型干部。一、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说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创新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向上提升的程度,就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成长的基石。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现代知识的载体很多,书籍以外,有电视、影像、广播、网络。这些媒介带来的“快餐文化”让人们变得浮躁,读书越来越少,进而变得不爱读书。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个官员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也就是一个官员的阅读史"。对于那些不读书甚至厌恶读书的官员来说,其精神发育难免出现严重问题。从近些年来不少官员违法犯罪的经验教训来看,不读书甚至厌恶读书是导致其精神发育畸变的原因之一。然而,有的官员喜欢读书甚至可以说是酷爱读书,何以其精神发育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后走上了贪腐犯罪的道路?人们或许会说:这是他们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牛年一开春,很多方面就把目光集中在了中国农村。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今年全国“两会”释放出来的一个重要信息。前段时间,已陆续有一些专家呼吁通过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来带动国内需求的增长,政府工作报告不但重视这个问题,而且提到会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陆续跟进。政府的动作显示:赶牛的阵势已经摆开。  相似文献   

9.
政府工作报告是每年“两会”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新名词,新数字,亮点不断。仔细阅读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并与2005年和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照,有十个方面的观念性飞跃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是他的“首秀”,更重要的是,人们想通过报告,解读今年国家经济走势及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各项政策。不负众望,无论会内会外,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总理的报告都是一片赞扬声。评价也大多是“干货多”“实事求是”“口语化”“通俗易懂”等。  相似文献   

11.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总理李克强频繁征求意见,听取各方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看法。他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接受全国人民监督的重要载体。为更清晰的勾勒中国官方围绕着"促民生"所做的工作,我们将把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之基"的社保工作所作出的承诺与2014年的各部门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2.
3月5日上午,河北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机关全体人员收听收看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开幕会。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会议文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两会”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深入开展“促惠上”活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工作内容。杭州将继续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创新机制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全民阅读活动,为学习型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助推区域创新发展。要养成全社会的学习阅读习惯,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保障手段,切实提高全民阅读活动的持久力、吸引力、影响力。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全民阅读的持久力。把全民阅读活动同推动学习型城市的系统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将全民阅读活动纳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是从信息符号中提取意义并影响人类非智力因素的过程,是人类汲取精神食粮、传承和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与桥梁。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第8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不仅可以培育国民的知识素养、文化品位,也锤炼着国民的精神气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刊“人道中国”报道组赴广西之前,广西自治区政府分管残疾人工作的陈章良副主席利用在京参加“两会”的间隙,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北京街边的一个咖啡吧,一纸一笔的原始工作方式,陈章良副主席看来毫不在意。他说广西残疾人工作面临的挑战,说他看到残疾人穿上假肢走得那么好时的高兴,说看到残疾孩子的父母坐在教室后面一起上课,一起听老师讲“1+1=2”时的感动,甚至佩服……  相似文献   

16.
徐海 《群众》2014,(7):60-60
近年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载体之一的全民阅读,受到社会各界的鼓与呼,并被列为田家文化重大工程而写入十八大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包括为全民阅读立法,竞相推进这一事关我国软实力提高、事关人的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7.
“两会”开过好久了,有句话一直哽在心里,有不吐不快之感。在“两会”期间,新闻媒体对部分省区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情况进行了现场直播,并对一些人大代表进行采访。通过媒体我们听到这样的开场白:“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作得很好,我通过认真学习这个报告,深受感动.现在我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而面对记者采访.不少人大代表总是谦逊地说:“我们是来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在知识经济兴起的今天,阅读不再仅是个人"躲进小楼"的爱好,而更攸关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软硬实力。习近平总书记热爱读书,他多次强调干部要带头读书,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多读书的益处。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我们该倡导怎样的全民阅读?如何建构书香社会?日前,由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省教育厅、中国全民阅读媒体  相似文献   

19.
【儿童阅读的价值】关于阅读,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中国人讲究耕读传家,即便是在农耕时代,“知诗书、达礼义”也与“事稼穑、丰五谷”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让孩子早读书、多读书,这是全民阅读的根基,亦是文化薪火的传续。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成果表明,早期阅读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在学龄前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后期学业成绩,因为阅读能力是基础能力,其它每一学科的学习都依赖阅读的基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许多家长十分注重“谁来指导少儿阅读”“如何指导少儿阅读”的问题,他们习惯于借助各种书单、榜单选书,或关注网红阅读推广人。其实我一直认为,阅读是孩子们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并不需要外力强行灌输。只要成人提供足够丰富的阅读材料与足够的闲暇时间,鲜有孩子不爱阅读的。  相似文献   

20.
今年各级“两会”上,一些“新”的新闻又让人如数家珍、目不暇接。如全国人大会议,境外记者首次可直接联系采访人大代表;50多年来首次公布代表团驻地;首次采用电子报名方式;首次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翻译成英文。为错开市民上班高峰,重庆市人代会会议开幕式较以往延后一小时举行;为了方便代表和百姓讨论阅读,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附带名词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