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志萍 《求知》2009,(10):19-2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的权威性。这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当前.正确理解司法公信力.分析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主要原因,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提高司法公信力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提升公共政策公信力是提高政策效率、降低政策执行成本,也是增强政策合法性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政策公信力影响因素、政策公信力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提升政策公信力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0)
广西司法机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大力推进司法改革,司法公信力有所提高。但是,司法改革本身以及司法公信力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从深化司法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改善工作作风、补齐案多人少和执行难短板、优化司法运行外部环境入手,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为营造团结和谐的广西社会生态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司法信息公开存在信息公开不及时、选择性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无反馈以及信息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对司法信息公开概念误读的缘由,也有司法信息公开主体对信息公开的认识和能力不够的现实掣肘,司法信息公开统一立法阙如更是难辞其咎。对此,应当考虑制定统一的《司法信息公开法》,加强司法信息公开的顶层制度设计。同时,应从主体转变和实质公开两个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司法机关对司法信息公开的认识和能力,力促司法信息的依法公开和实质公开。  相似文献   

5.
周光凡 《理论导刊》2007,(12):49-51
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中国要和平崛起,就必须争夺信息资源的战略优势.为此,我国今后还应进一步推进党务信息公开、防务信息公开、立法信息公开和司法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6.
论认证公开     
张居盛 《理论探索》2003,1(3):73-75
认证作为法官判断证据的一种行为 ,是庭审中非常严肃而又十分重要的环节。将认证的过程、理由和结论公开 ,是审判公开的内在要求 ,是审判方式改革深入的要求 ,是增强法院公信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张癸 《党政论坛》2008,(3):36-38
党务公开,即通过会议、文件、媒体等多种形式,逐级和及时地向党员通报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党的各级组织对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隋况。党务公开坚持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的原则。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目的是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8.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为消除公众对自侦案件的质疑,主动引进公众进行监督的一种内部监督方式。因为整个制度设计均由检察院自主摸索,在实践运行中形式大于实质,所以其广受质疑。应正视人民监督员制度自身存在的公信力危机,从重点加强制度立法、提高人民监督员的代表性、完善选任程序、强化监督效力等方面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法院系统着力推进司法公开改革。然而,这轮改革所诉诸的策略与措施仍未摆脱传统司法公开的窠臼——在范围上仅限于审判公开;在理念上忽视激发公众的认知热情;在方式上过度依赖法院自身力量。针对上述缺陷与弊端,我国法院应当开始逐步推行司法公开改革的模式转型。英美法系各国方兴未艾的新型司法公开改革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促生了新的政治生态,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和关注的新问题:政府公信力作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日益成为影响治理的重要因素。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信力受到了网络空间的影响,公信力变得更加脆弱。加强新媒体治理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有效促进社会共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提升网络治理应对能力;掌握舆论主动权,增强网络治理凝聚力;提高媒体素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的理念破解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信息公开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面临一系列障碍:慈善组织行政化增加了信息公开的困难;非竞争性原则使慈善组织缺乏信息公开的压力;慈善组织运作不规范使之对信息公开持抵制态度;信息公开的成本使慈善组织缺乏信息公开的动力;政策法规不健全使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缺乏制度保障。推进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应当从明确信息公开的重点、构建信息公开的网络化平台、建立慈善信息公开的第三方监督机制、保障公众的信息公开救济权、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化法制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程序公正的实现及其实现载体、实现程度阐述了程序公正通过审判公开原则的贯彻落实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3)
当代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的摩擦与冲突、社会利益的分化与组合、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多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现已成为社会转型期民众的普遍共识和一致期待。社会转型期,提升政府公信力要从政府职能的转变、依法行政等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检务公开是我国检察改革的重要探索,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检务公开的法理基础与其现实需要、价值功能、重大意义之间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检务公开因现实需要而开展,检务公开的开展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理论界在研究检务公开时常提及其价值和功能,实务部门在推行检务公开时习惯于强调其重大意义。从本质上分析,检务公开的法理基础是深化检务公开制度的内在动力。因此,从法政治学、法理学、法哲学等多视角深刻阐释检务公开的法理基础,对于我国科学建构检务公开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提高政府执行力需要重点抓好: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攻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问贲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加强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6.
汤维建 《团结》2013,(5):48-51
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了三个主要的层面:一是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司法体制,这是前提;二是要建设一个合理的司法机制,这是保障;三是要培育一支过硬的司法队伍,这是基础。在这三个方面,司法体制的相对完善无疑是这项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其他  相似文献   

17.
公开的程序是民主与公正的保障。但中国历史上自古缺少程序的观念,程序公开也无从谈起。即使是现在,我国社会型程序总体上的公开程度仍然不尽如人意。对此,必须加以改进。程序的公开不仅需要制度的支持,更有赖于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2)
美国刑事司法制度有些地方优越性非常明显,对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有益的参考借鉴价值。如:提高对程序公正独立价值的认识,实现法律公正;刑事案件认罪程序简化审,提高办案效率;切实执行证人出庭制度;提高司法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司法公开。  相似文献   

19.
在政党政治的条件下,作为一种政治文明的要求,执政党公信力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从诚信、政治公信与执政党公信力、政党公信视野下的党群关系和权力关系以及执政党公信力获取、提升的动力机制三个方面作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闵锐 《学理论》2009,(7):36-37
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程度,是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本文在介绍了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而从理念、制度和法制三个角度探讨了建构政府公信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