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把报纸的标题制作好,最重要的是什么?先来分析一篇同题新闻,看看各报标题的得失。前不久,“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分出,各自挂牌。这一消息在北京宣布,新华社及首都各报都做了报道。其实,早在一年前,省、市、县一级的“电信”、“移动”就已逐步分家,各地方新闻单位也都发了消息,并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次,中央宣布“电信”、“移动”正式挂牌,它的新闻价值在于告诉读者:分家工作彻底完成了。仅此而已。《经济参考报》的标题是: 电信重组昨见分晓(主)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获准挂牌(副) 《工人日报》的标题是: 电信分家尘埃落定(主)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成立(副) 这两个标题中,“分晓”和“落定”言之过早。从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的公众形象表现为多种多样。其中媒体作风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近期笔者在翻阅某家都市报时发现,这家报纸在上述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说一是在办报中有些新闻标题有时出现言过其实,夸大其辞,不负责任的问题。如:《某报为呼市发展出谋划策大造“大首府”概念》、《某报为巴盟企业献上“特殊礼品”》、《某报一条新闻救我母亲一命》、《每天第一眼看“某报”的是青城交警》等等。这些标题有自吹自擂之嫌。有什么依据这样吹自己的报纸?二是不讲实效,搞形式主义。如:《“某报”世纪宝宝一周岁了》、《“某报”内蒙古的又一个第一…  相似文献   

3.
媒体的异化     
现象一:江苏一个行人被农用车撞倒后,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当场惨死于血泊之中。当地媒体赫然出现《骑车人“中头彩”惨死》的标题。同是这家媒体,此前报道另一起车祸时,所拟标题更绝——《公交车轮从头越》。当金钱成为社会的惟一价值标准,当利润成为媒体的惟一诉求,人的异化,就难于避免。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媒体?打着市场化的旗帜,将无耻进行到底,“眼球经济”和“点击率”的阴谋,自然变成阳谋。如果该文作者不幸被恐怖分子割头,次日该报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新闻标题——《从无冕之王,到无头苍蝇》?现象二:吉林某报,报道一跳楼自杀者,标题为《昨晚上演高空飞人》。最近,《××日报》刊发图片报道,针对长春街头的流浪汉,文章标题为《睡在街上羞不  相似文献   

4.
新闻圈点     
监督平台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具有吸引读者,帮助和方便读者阅读新闻、理解新闻的重要作用,因而常被我们称作“报纸的眼睛”。然而在我们的报纸上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表达不够准确的标题,使好端端的新闻长了一双“歪眼”。一、语法、逻辑出现错误,导致产生误解、歧义。如某报曾刊发过一篇题为《低收入群体将加大扶持力度》的新闻。从标题来看,“低收入群体”是扶持的主体,将要去扶持他人。而文中导语却说:“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日前表示,国家财政将继续加大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生…  相似文献   

5.
新闻标题就像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主题最简明、最生动、最有诱导力的体现,是最先吸引读者并引导阅读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有两千多种,每天登载的新闻浩若烟海,即使再好的新闻,要想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少不了要借助标题的魅力。本文试就新闻标题问题作一探讨。一、标题效应的构成因素我们把新闻标题比作新闻的眼睛,一点也不为过。也许读报者有这样的体会:拿到一张报纸,总是先浏题目,遇到吸引人的标题,才会激起阅读的兴趣。这时,标题实际上发挥了吸引的功能。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如果意犹未尽,就会下意识地寻找…  相似文献   

6.
张蕾 《党建文汇》2010,(12):42-42
前不久,《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有人叫好,说这个标题读来感觉“给力”;也有人说权威媒体这么遣词造句不够严谨……这次的争议,再次凸显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包括网络热字、热词和热语在内的流行语正“给力”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看报看题,看书看皮”。人们看报总是先看标题,一条新闻能否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去看,新闻标题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凡那些在新闻史上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无不有一个与之匹配的新颖的标题。如《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这些标题概括了新闻的精髓,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8.
1986年10月和12月间,在两份报纸上,先后登载了两位作者采用同一标题写的评论文章——《“状子”为啥递到报社?》。群众跑到报社“告状”,这表明,在现实生活里,有人拿着告某些国家机关的“行政状子”,跑到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9.
贺龙战冀中     
1939年6月26日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有一条通栏大标题:《华北新胜利与贺师长光荣负伤》。这篇排在头条的社论,占据了这张四开报纸头版的一半。更为奇特的是,这份报纸还在醒目的位置,登载了蒋介石、阎锡山以及国民党其他高级将领致朱德、贺龙祝贺“华北新胜利”的电报。这在《新中华报》上是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10.
1929年8月30日,日本人控制的《满洲日报》以头版头条的醒目标题,刊登了一条新闻《共党地下首领张贯一在抚顺落网》。接着,沈阳有影响的几家报纸如《盛京时报》和《奉天新闻》等也同时转发了这条政治新闻,一时间“张贯一案”引起了东北各省民众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作品必须在制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精益求精,而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电视新闻制作手段的进步,电视理论的日益完善,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现了出来.电视新闻标题其制作和提炼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严重的抄袭现象;严重的歧义;准确性差;过渡夸张等.制作电视新闻标题,应考虑要突出新闻价值;贴合新闻内容;真实准确;要有新意;形象生动;拒绝电视新闻“标题党”.  相似文献   

12.
新闻圈点     
内蒙古商报2002年7月3日一版上刊登了题为《扣车一万六、一天违章二千五(引题),自治区主要干道有“炸弹”(主题)》的消息。咋一看,真的吓一跳,自治区主要干道有“炸弹”,那还了得,不是让人望而怯步吗?实际上,这条消息说得是,我区交通秩序专项治理统一行动开始以后,交通部门在自治区主要干道上设立检查站,在一周内检查出来的存在问题。那么,这里说得“炸弹”,肯定是指检查站了。这种比喻是不是有点过头了呢?再看这个标题,总给人一种引题和主题驴唇对不上马嘴的感觉,如果你不读文章,光看标题,能琢磨出来这  相似文献   

13.
一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若没受教育,或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东西。——柏拉图对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新闻报道一般都是直呼其名。称“老萨”的也有,散见于较为活泼或略带戏谑意味的文字中。一日读报,一条黑体字主标题《萨翁俩女约旦避难》赫然人目。“萨翁”谓谁?萨达姆也。称萨达姆为“萨翁”,感觉就别有滋味了:若从父女长幼关系看,合乎情理;若从词性褒贬看,则尊重有余。从这条标题,多少反映出拟题者的人文取向。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精神、表达人文关怀,今天,正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认知并付诸实践。可惜的是,由于在一个较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看到过这张反映毛泽东喜看《南京解放》报道的著名历史照片(见左图),不少人以为此照是经精心“摆弄”后拍摄出来的,要不然,报纸上的“南京解放”那一行大字标题怎么会拍得那么清楚,并  相似文献   

15.
浅谈标点符号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标题使用标点符号,可以见仁见智。有新闻学者认为,"制作标题时,通过选用最恰当的或最有特殊表达效果的标点符号,可使意思表达得更准确,使语气相宜感情抒发得更为淋漓尽致,把标题中需要突出的部分,醒目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6.
职颖法第一个预测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存在 ,并且准确地计算出它的轨道半径 ,现在成了大报小报非常热闹的新闻。为了颂扬他的杰出成就 ,有的报纸称其为“农民天文学家” ,有的报纸干脆就说“农民推断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手头有一张今年 4月 2 6日的《金陵晚报》 ,做的就是这样的标题。我猜编辑的本意 ,一方面固然因为是转载稿件 ,人家怎么写的 ,就得怎么转 ;另一方面 ,恐怕也不排斥为职颖法鸣不平的成分。一个人有着这样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生前怎么就连个“小职员”也没有混上 ?这有关单位的“门” ,到底为什么关得这么紧 ?当今的“天…  相似文献   

17.
<正>《春秋》的主要内容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间鲁国史官的记载,据说孔子曾对它做了文字加工。《春秋》的记载比较简单,一般都是一句话简单交待事件基本要素,形式上很有些像现在的报纸新闻标题,所以王安石曾讥之为"断烂朝报"。因为《春秋》的这一特点,所以战国到汉初的人们就为它做了疏解,这就是所谓"《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公羊传》《谷梁传》以解释《春秋》个别字词的  相似文献   

18.
报纸改版如果说有一个原则,那么这个原则应是更加全面的资讯,更加合理的架构,更加清晰的脉络《财经时报》总编辑杨浪在《版面定位的十个关键词》一文中谈到版面的基本要求时指出:“如果没有对版面的独特要求和表现,便是一张不成熟的报纸对报纸内在素质的所有追求,最终必将由版面形式体现出来。一张有别于其它报纸的报纸,应当具有有别于其它报纸的版面风格”(《中国记者》2001.5) 一、货架版式的特征“货架版式”可用16个字来概括:“大路突破、边路兼顾、模块结构、都用横题”这种版式受英式报纸影响较大,清爽、明了、大气,所选字体通常只有宋体、黑体和楷体三种这一区别于传  相似文献   

19.
做新闻标题的总要求是“美知双收”,但“美知双收”共分三个层次。“美知双收”是院校和学者提出来的,指的是做新闻标题的要求;“美知双收”有三个层次,这是我的实践体会,讲的是如何做出新闻的好标题。  相似文献   

20.
1935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决定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这一重大决策是英明、正确的。然而,有关这一决策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尚有疑问。疑问的焦点在于这一重大决策是不是由“一张报纸”决定的?为了弄清事实的真象,笔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考证。现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辨正如下: 一、关于在哈达铺发现国统区报纸的几种说法及对“一张报纸”决定长征脚点的疑问。目前,关于在哈达铺发现国统区报纸的说法有以下三种: 1、没有报纸的名称和数量,只是笼统地说“从报纸上看到”、“感谢国民党的报纸”等。这种说法主要见于《彭德怀自述》和杨成武的《忆长征》等著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