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用什么检验干部转变了作风?这样那样的标准,都没有群众是不是感到方便重要,都没有让群众看到笑脸重要,都没有少让群众跑几趟重要。有人说,这叫群众标准。也就是说,干部转变作风,要让群众说好,这最重要:自己说好,不是真好;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48岁的高德华,怎么也不想到的是,家里会迎来这样一位不寻常的客人:吉林省委书记就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向他以及周围的农民群众征求意见来了。更让高德华想不到的是,进屋后,书记和农民兄弟们一起脱下鞋、盘腿坐在了炕头  相似文献   

2.
(一)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体制和干部制度的改革,不少地方出现了在政府挂职的领导人员。他们中有挂任副市长、副县长职务的,有挂任副乡长、副镇长职务的。尤其是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各地普遍重视了科技工作,不少县、市、区、乡、镇配备了挂职的科技副市长、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科技副镇长,这些挂职者有的来自上一级领导机关,如省(地)一级派一些干部到县市一级挂任副县长、副市长;县市一级派一些干部到乡镇一级挂任副乡长、副镇长。有的来自下一级单位,如村级干部和乡镇企业负责人到乡镇挂任副乡长、副镇长。有的来…  相似文献   

3.
记者在河南农村采访,经常听农民这样反映:"一税轻(农业税),二税重(统筹、提留款),计生罚款无底洞。"农民们说,一些基层干部不是在如何执行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上下功夫,而是超生"放松",罚款"加码",把超生户作为乡、村的一个重要"财源"。计划生育还是"计划生钱"?今年秋天,记者到河南省睢县西陵镇采访,听当地农民反映,他们这儿有"土政策",只要交罚款,就可以超生。对于一些怕违反政策、不敢超生的群众,干部们还上门动员他们超生。南村村民梁红伟告诉记者,他头胎是男孩,按国家规定不能要二胎,可1995年种麦前,爱人又怀了孕。正当他为流不流产而犹豫时,当时的乡计生干部张继德找到他说:"想要二胎很容易,拿3000块钱就行。"他东拼西凑  相似文献   

4.
近日,笔者和一位乡领导谈到应当怎样加强同老百姓的血肉联系时,这位领导说:如今形势不同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那一套做法已经过时了,为官一任,只要老百姓不告状,就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听了这位乡级负责人的话,笔者百感交集,觉得很不是滋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党的群众路线,认为与群众实行"三同"过时了,他们下基层总是坐好车、走好路、到好村、看好户、听好话,群众调倪称其为"五好"干部。他们坐车讲究,一次次更换高级轿车,却无视有人仍在拉犁拉耙;他们海吃海喝,却无视有人仍不能解决温饱;他们住高级宾馆,却无视有人仍身居茅棚。更令人不安的是,当他们吃着山珍海味的时候,从不管"从哪里来"?从不问群众多长时间能吃一顿肉?这种挥霍人民财产而麻木不仁、吸食人民血汗而心安理得的  相似文献   

5.
《时代潮》2001,(9)
"吃派饭"对于曾经长期下农村工作的同志并不陌生。那就是在下乡工作时,由村里临时指派到农户家中去吃饭,并付给相应的饭钱。干部坐在群众家里,与农户同吃一锅饭、同喝一壶茶、同议一村事,在饭桌上往往得到许多开座谈会也听不到的情况。几顿饭下来,察民情、解民意,干部与群众贴心了,群众看干部顺眼了,工作中自然减少些官僚主义,增强些民主作风。改革开放初期,大家提议"吃派饭",说这是密切干群关系、深入基层的好方式,应大力提倡,笔者也深以为然。但不久便有人提出异议,说"吃派饭"变相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基层调研时,我们看到一些农民群众拿着法律、法规条文,找乡村干部要求把某某事情的处理说清楚,一些乡村干部无言以对,反倒被农民群众上了一堂法律课。本来干部应当带头学法、执法,向群众"灌输"有关法律知识,弓l导群众懂法、守法,但却出现了群众向干部'咽灌"法律知识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用辩证的观点看,"倒灌"现象并非坏事,它至少反映出一些积极意义:一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有了群众基础。群众学法了,懂法了,能从法律的角度认识和处理问题,民主法制意识得到增⑤二是公正执法有了群众监管如果群众不懂法,加…  相似文献   

7.
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田坎书记"、"农民书记"的重庆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病逝后,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为他送行,走了整整7里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从新密市人大代表视察的情况看,仍然有一些地方未能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法规和政策,致使农民实际负担依然过重。其主要表现有:——法规、政策"棚架"。我市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特别是村、组干部,有意无意地不让中央和省里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与群众直接见面,致使农民应知、欲知的政策、法规根本无从得知或知之不多,使农民变成了"聋民"。这些干部习惯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害怕群众了解和掌握有关法规政策后对自己行为进行监督。从而造成政令不畅,法规和政策"栅架",农民负担不断加重。——部分乡、村和部分领导同志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法规政策置若罔闻,不顾农民承担能力,肆意加码。  相似文献   

9.
正4月24日,结束一天工作后,邕宁区中和乡党委书记李英杭匆匆吃完晚饭,趁天还没全黑,独自一人向中和乡那例村"进发"。八点未到,他已坐在村民家的小板凳上,倾听村民们关于住房户型改造的想法与意愿。"中和乡一直有干部入村,与群众夜谈的传统。2012年,全乡又推动干部加大夜访力度,并于去年作了制度化规定,要求干部每月与群众夜谈不能少于两晚。"李英杭说,实际上,在执行过程中,干部夜访频率远远高于每月两次。  相似文献   

10.
周平军 《政策》2003,(2):31-31
母鸡产了蛋后便在屋里屋外叫个不停。见到主人更是高声大叫,主人走到那里它叫到那里,直到主人撒给它一把米,才停止"报喜"。 时下,一些干部效仿农家母鸡下蛋叫个不停。他们把集体辛勤智慧和劳动结晶,通过花言巧语变成自己工作业绩。在群众面前自吹自擂,到领导面前大搞所谓工作"汇报"。人走到那里将自己讲话稿子带到那里,汇报材料送到那里。群众称他们是"会叫的干部"。  相似文献   

11.
分地     
正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只有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一信念将一直伴随我今后的人生。2016年5月20日晴上午,我像往常一样下村,看到付马村支书吉玉寸和村主任符应周坐在路边吃早餐。看到我,他们立马起身,喊我一起吃饭。旁边一个村民说道:"符书记啊,要不是您,恐怕这两个冤家这辈子也不可能坐在一起喽!"这话倒也没错。一年前,东方市委选  相似文献   

12.
在一些干部看来,权力关系是组织中一切人事关系的根本,出于对权力的畏惧或仰慕,他们敬畏、臣服、追随、巴结权势者,意图消除权力距离。从"近他性"而非"黏性"的角度讲,"80后"干部显现出自主意识日益增强、权利观念越发浓厚、边界意识相对凸显、社会兴趣相对薄弱的心性特征,更倾向于"不粘人"。  相似文献   

13.
农村开展“三个代表”教育活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之中,去倾听农民的意见,这样才能了解群众的意愿,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教育活动,关键是干部要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要做到这一点,干部首先要下去,倾听农民的意见。农民和干部互相理解,首先是干部理解农民,要农民支持干部的工作,首先是干部要对农民有感情。只要干部下去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就是理解的开始。各地开展“三个代表”教育活动促进了大批干部下乡。多年来,许多干部已经生疏了这种工作方式,他们以为没有必要了,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农村基层存在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执行公务活动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这种"侵权"行为,不仅破坏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大局的稳定。自《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农村基层干部"侵权"行为引发...  相似文献   

15.
关于密切企业干群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禾茂 《前进》2001,(10):43-44
企业干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及时掌握企业干群关系的现状,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对于进一步密切企业干群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我们调查了解,当前企业干群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宗旨观念不牢,疏远了干群关系。有些干部虽然生活在群众之中,却同群众谈不到一处,打不成一片,以致于对群众的思想脉博缺乏把握,对群众的具体困难心中无数,不能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些干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办事不从实际出发,看起来忙忙碌碌、辛辛苦苦,…  相似文献   

16.
母雪龙 《半月谈》2020,(8):55-55
现在一些地方,路修宽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讯便捷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不愿“沉”、不敢“沉”。一些干部觉得基层苦、嫌麻烦习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用电话、短信、微信群“遥控”指挥,不与群众见面。一些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不上话、与青年学生说不进话、与困难群众说不下话、被老同志顶回了话,不知如何做群众工作,总感觉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7.
某乡镇干部工作很负责、肯吃苦,理论水平也很高。可是在一次民意测验中,群众却给他一个低分。究其原因,一位农民说得很坦率,此人在8小时外不注意自己的干部形象,“业余形象”差! 笔者深为这位干部感到惋惜。到农民群众中间走一走、听一听,确实发现有些干部上班时间既认真又卖力,是一副干事业的样子,可下班后却与上班时判若两人。有的打牌、搓麻将,烟雾缭绕通宵达旦;有的酗酒划拳;有的议论这、议论那,埋怨这不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长武县在这次换届班子的调整中,14个乡镇的人大主席和副主席这里要,那里争。有2人被提名为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人选;有2人被任命为乡党委书记;有4人被安排为局级正副职;有4人被选为副乡长。这些曾被有些人认为是"空架子"和"养老"的机关,为什么能锻炼造就一批深受欢迎的好干部呢?主要是乡镇人大的职责促使着、鞭策着他们养成了"三强"观念,即党的观念强、法制观念强、群众观念强,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相似文献   

19.
党政干部形象地称组织部门是"干部的娘家"。徐国信说:"作为干部的'娘家人',我的信条是公道植于心、正派付诸行。" 从事干部工作12年,徐国信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干着他的本职工作。在组织部,他是个"硬脖子",敢讲原则,敢说真话;在下派工作的农村,他又是个"大好人",把心交给群众,一心扑在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上。在市场经济十分活跃的温州,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和组工干部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注解了"公道正派"的组工之魂。  相似文献   

20.
王德彰 《乡音》2013,(12):44-44
"不收礼、不吃请"是陈云为自己立下的一条规矩,他不仅身体力行,还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能违反,凡是有人送礼,必须向他报告,不得擅自收下。他说:"送礼是有求于我,我若收下,决定事情必有偏差。"有一次,陈云回到故里探亲。回程时,乡亲们送了一些土特产表示心意。陈云知道后,一边表示感谢,一边让随行的工作人员将礼品如数退回。即使是在同志们诚心诚意地向他表达敬意的时候,陈云也是"来者必拒",哪怕礼物再轻。有一年秋天,一个大军区的两位同志来到陈云的住所,向他汇报军事演习的情况,并带来当地产的两盒葡萄。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