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领风气之先,镜头一定要对准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时代楷模—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主题影像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回首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风华,英雄人物不断涌现、层出不穷,英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自2014年"时代楷模"全国重大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启动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和集体.  相似文献   

2.
何其二 《桂海论丛》2011,27(2):46-48
英雄是理想人格的象征与代表,是人类精神的向往。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英雄崇拜是人们对英雄强烈情感的外部表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它是激发人们学习英雄动机的心理基础和内化英雄精神、完成人格重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人类都有崇尚英雄的情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英雄辈出,注重家国情怀,不同的时代会出现不同的英雄典范。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的民族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相似文献   

4.
英雄崇拜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瑶族民间故事中包含有大量的英雄崇拜故事,它是瑶族先民们对世界深层的感受、体验与理解。英雄崇拜的深层文化意蕴指向的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本质力量的惊异、审视与崇拜,并渴望通过生命自身的潜能来寻求幸福。英雄崇拜会随人类存在而存在。  相似文献   

5.
要概括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会不可避免地要招致大量异见,但是把对官位的崇拜作为我们民族一个持久的精神特征,应该是不会有太大分歧的.它贯穿于我们的历史中,也渗透于我们的现实中,我们太熟悉它了,它就在我们中间.这个封建社会的幽灵死死地纠缠着我们. 在人类情感中,崇拜与鄙夷、恐惧一样,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心理现象,英雄崇拜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有益情感.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可能有自己推崇的英雄.人们之所以为自己的英雄在内心深处保留一个神圣的位置,是因为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品质超出常人的境界,从内心里把他们供奉起来,以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从他们身上获取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伟大的英雄,能够成为万人景仰的英雄,除了他们才智和胆识出众外,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献身人类整体利益的情怀,目光远大,品质超凡,并因此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上.人们本能地膜拜英雄,这并不是人类弱点和过失,相反,这是很大的优点和优势,它表明人们对高尚和非凡的向往,人们通过对伟大人物的学习来提升其精神水准.  相似文献   

6.
范钦林:偶像崇拜是人类社会性的一种体现,任何民族,与社会都存在着这种文化现象,但是他们所崇拜的偶像是各式各样的,西方民族与东方民族,先进的民族与原始民族都是如此,不同的只是在这种崇拜的过程中理智与情感的比重。此外,  相似文献   

7.
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文献考古和民族学调查资料,对我国古代氏羌系统各民族的蛇崇拜、族民俗生活中的蛇崇拜现象作了分析叙述。认为蛇崇拜的实质是生殖,是人类生殖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陆莲枝 《前沿》2012,(20):131-132
《莫一大王》和《贝奥武甫》是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各自的英雄史诗,由于受壮、英两个民族各自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壮、英语民族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的异同特征反映了两个民族都崇拜英雄,但也映射了壮语民族崇尚集体主义、英语民族张扬个人主义的思维倾向.  相似文献   

9.
不论“文化”一词有多少种解释,但归根结底都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考察人类远古的文化也应作如是观。而追溯人类初始文化的标志形态恐怕莫若于神话与史诗了。古代西亚的神话式叙事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①无疑就是一部苏美尔民族的文化结晶,是苏美尔人的文化心态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苏美尔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一种英雄崇拜情结的反映,迄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吉尔伽美什的传说来源于“毕尔伽———梅斯”,意为祖辈英雄的故事,历史上实有其人。吉尔伽美什为一…  相似文献   

10.
周斌 《人民论坛》2021,(8):104-106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创作拍摄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我们要立足本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开掘出可以创作演绎"超级英雄"电影的题材内容。要努力塑造更多具有时代特点、生活气息并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超级英雄"银幕形象。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电影科技手段,努力使国产"超级英雄"电影在视听造型等方面能与好莱坞同类大片相媲美。  相似文献   

11.
达赖集团提出的所谓"中间道路",核心内容是通过鼓吹"大藏区"、"高度自治"恢复其农奴主集团的特权,恢复其对西藏的政教统治权力.但是,从行政区划、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上,"大藏区"的说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而且不尊重中国民族历史发展特点,不符合体现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不利于西藏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不利于西藏地区各民族间的团结.达赖提出"大藏区",是用来欺骗国际社会、维系流亡集团并以此和我国政府讨价还价."高度自治"本质上是达赖集团企图恢复对西藏的政教合一统治.事实上,西藏早已实现了政教分离,完成了民主改革,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2.
李旭 《今日民族》2014,(8):14-15
<正>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龙阳崇拜是德昂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德昂族有崇拜"龙"的传统,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茶的后代,其龙阳崇拜源于中华民族龙文化和德昂族茶文化的融合,是中华民族龙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龙阳的形象已深入到德昂族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甚至把龙的形象穿在自己身上,跳龙阳舞、过龙阳节、祭祀龙阳这对始祖。  相似文献   

13.
一、并非荒诞的题目最近,到几省调查宗教问题.众所周知,宗教意识与社会主义思想是截然对立的思想体系.如果试图从剖析宗教的精神追求方式,来反思对广大青年的精神追求的引导工作,这似乎是题目选择的荒诞.但是调查之后,我们的感触是这看似题目的荒诞,却非荒诞的题目.人,总有精神追求、精神寄托、精神支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之有"魂".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不能没有"民族之魂".人类社会成败兴衰的历史一再证明,强烈的、振奋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振兴发达的支柱.很难想象,一个举国无"魂"、失魂落魄的  相似文献   

14.
以"时代关键词"和"媒介关键词"的归因聚焦方式,探讨青年偶像崇拜现象在我国建国后的变迁历程,总体上将其归结为"英模崇拜--领袖崇拜--‘三星'崇拜--平民偶像崇拜"的发展路线.于是,最终之论证一目了然:偶像崇拜作为青年流行文化的重要表征,其崇拜类型的变化皆源于"时势".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的名字为人们所传颂,有多少英雄的优秀事迹为人们所赞颂,人们对于英雄是那样敬佩,那样崇拜。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现在的陈燕飞、张华、张海迪……,这些英雄的光辉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间。于是,有这么一些年轻人,他们就希望自己能成为英雄被人崇拜、赞颂,能名扬四海,永垂青史。想成为英雄,这固然没有什么不好,如果在我们中国,人人都争当英雄,个个都学先进,那么我们的祖国一定会繁荣昌盛,四个现代化一定可以提前实现。但是,有的人想当英雄,并不是从点滴事情做起,而是寄希望于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有英雄精神的滋养,共产主义崇高事业需要有先锋力量的引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我们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不断涌现,以有形的正能量激励我们攻克了一个接一个看似不可完成的难关.我们应追寻中国共产党各行各业先进典型的光辉足迹,汇聚新时代先锋榜样的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再创新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夏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抗战老兵慰问团到湄潭县慰问,当时到我家里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慰问团的师生对我说:"今天我们来到湄潭看望您,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抗日英雄、民族英雄,感谢您为国家独立、民族自由作出的贡献。"我回答道:"青年军官们,我不是什么英雄,我是一名黄埔生,我只是中国军人的一员。当  相似文献   

18.
芦曦 《重庆行政》2015,15(2):95-96
信仰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是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进而决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当代青年要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永久传承. 在理论武装中筑牢信仰之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加强理论学习,有助于当代青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反腐倡廉的表率.加强理论学习,有助于提高当代青年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关键时刻区分大是大非问题,不迷失方向.能够通过理论学习武装头脑,形成对理想蓝图的向往、崇拜与追求,筑牢坚定信仰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英雄文化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文化是孕育英雄和英雄精神的土壤,是国家和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解构英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文化逆流,是敌对势力搞"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惯用伎俩,严重腐蚀民族复兴的思想政治根基。重构英雄文化,就是要捍卫民族的血脉基因,捍卫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为指导,以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增强英雄文化建设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使革命英雄的血脉和英雄精神代代相传,为强国强军提供坚实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王菊 《思想战线》2011,37(1):85-88
从英雄之死来探求英雄传奇的叙事特点,英雄传奇是介于英雄神话与英雄故事之间的形式。而"藏彝走廊"诸民族的英雄传奇具有自己独特而相似的一些叙事环节,在神与人之间,体现着不同于英雄神话的要素——他世界(物世界)的出现,并把英雄死亡的原因归结在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