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导言本书(两卷)收集的有关东南亚华人经济活动的论文大体可分为四类: 第一,有关华人从事某些特定行业和职业的研究,这类文章有哈弗纳对泰国果菜农的研究,巴顿和奥莫汉德罗分别对越南和菲律宾市镇商人所做的研究,兰达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小橡胶商的研究,戈斯林对马来西亚和泰国乡村粮商的研究,延戈扬对菲律宾乡  相似文献   

2.
在战后特殊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马来西亚华人企业集团是一种深受土著化政策影响的华人企业集团。导致华人企业集团具有土著化特色的主要因素是政治。1957年马来西亚联合邦成立;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以及1969年5月13日马华种族冲突等政治事件说明了马来西亚民族主义和大马来主义的发展情节。5.13事件后制定的、种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新经济政策在1971年付诸实施。该政策的实施除大大影响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外,也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海外华人经济的崛起,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迅速兴起。这些颇具规模的华人企业集团,已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并逐步向海外扩展,在本国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东南亚国家知名的华人企业集团主要有:印尼的三林集团、金光集团、巴里多太平洋集团、盐仓集团、计集团、力宝集团、大马集团等吗来西亚的郭氏兄弟集团、云顶集团、丰隆(马)集团、东方实业集团、甘文丁机构、刘蝶集团、吉隆坡甲洞集团、马联工业集团、成功集团、马婆集团、金狮集团等;菲律宾的亚洲世界集团、陈永栽企业集团、吴奕辉企业集团、杨应…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包括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帝汶岛(葡属)十一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华人。据不精确统计,海外2千万至3千万华人中,90%左右分布在东南亚。东南亚的华人是千百年以来先后从中国东南沿海等省迁居到东南亚各地的。他们在东南亚发展了几代甚至几十代。长期以来,华人一方面积极吸收居住国人民的优秀文化,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1997年中旬起,马来西亚的汇股两市在亚洲金融风波的猛烈冲击下一路狂泻,连创新低,使马来西亚国家经济遭到沉重打击,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马来西亚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面对这场浩劫,马来西亚华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理念和处变不惊、务实应对的坚韧精神。自动发起爱国运动1997年10月,亚洲金融风波愈演愈烈,马来西亚政府和人民承受的经济损失及政治压力也愈日增大。就在这个十分艰难的时刻,马来西亚华人掀起了一场民间自动自发的爱国运动,号召全体马来西亚华人、华裔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在国难当前,响应国策,共赴时艰。…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从泰国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华人金融业也经历了一次“大地震”。我认为,东南亚华人金融业所受的影响可从三个方面说明。首先,呆帐、坏帐大量发生,导致银行、金融公司等金融机关大量倒闭。《国际商报》1997年11月7日载.当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银行的呆帐总额将达730亿美元,占5国银行贷款总额15%以上。1997年11月10日印尼政府坚持要16家银行清盘,其中安德罗默达银行(BankAndromcda)的主要出资人是华人彭云鹏。12月9日《南洋商报》又载,泰国58家负债累累的金融公司除2家…  相似文献   

7.
李兴 《东南亚》2002,(1):16-20
东南亚国家华人中小企业众多 ,相对华人大企业来讲它们影响较小 ,但它们却在华人经济和当地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其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有效的控制性 ,经济繁荣时期 ,它们表现出很强的活力 ;经济低迷时 ,却难以抗拒风险。金融危机中 ,印尼 90 %以上的华人惨淡经营的中小企业被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社会骚乱破坏 ;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华人企业也遭到了较为严厉的经济整肃。很多人把华人中小企业低抗风险能力归咎于传统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本文从产权与控制权及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方面 ,对华人中小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较集中、活跃的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更是如此) ,而在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国内更是华人社团林立,而且尤其活跃。至2001年6月,马来西亚共有华人注册社团7276个(其中包括华人政党组织)①。在东南亚,甚至在全世界,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历史起源最早,其发展脉络也较为典型;而当前马来西亚华人经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渐加强。马来西亚,特别是马来西亚华人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马来西亚华人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的华人留学生中占有…  相似文献   

9.
董南 《东南亚》2003,(2):63-64
第 2 0届马来西亚全国华人文化节于 2 0 0 3年 5月 1日拉开序幕 ,开始在马来西亚全国各地展开。马来西亚华人众多 ,华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高达 2 7%。在东南亚地区 ,马来西亚是除新加坡外 ,华人占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维护中华文化 ,一直是马来西亚华人争取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 1 984年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等 1 5个华人社团发起举办马来西亚全国华人文化节 ,目的是通过举行各种文化活动 ,以推展中华文化 ,发扬中华文化传统。华人文化节内容包括文艺节目演出、武术表演、猜谜、中华传统画展、中华美食展、中华传统服装展等等。马来西亚华…  相似文献   

10.
自50年代以来,菲律宾经济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与其邻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相比较,菲律宾则略显逊色。1970——1983年,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6%、6.6%、7.3%和5.5%。菲律宾经济增长速度名列第四。在东南亚各国中,菲律宾的工业基础原来是最好的。1960年,菲律宾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20%,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则分别为9%、13%和8%。但到1985年,3国该项指标分别达18.7%、19.6和12.5%,菲律宾仅上升到24.8%。经推算得知,1960——1985年,马来西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社团注册局2001年6月的统计,马来西亚林林总总的华人社团约有7276多个,占全国注册社团32269个总数的大约五分之一。华族是马来西亚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民族中注册社团组织最多的一族;马来西亚也是全球拥有华人社团最多的国家,这反映了当前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济、政治、文化、联谊等方面的全面活跃。  相似文献   

12.
经过战后以来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和苦心经营,菲律宾已崛起了一、二十家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企业集团。这些华人企业集团的中、近期或到公元2000年时的发展前景如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探讨上述问题,一是探讨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前景;二是探讨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资本投资及经营管理等的发展前景。一在今后的五、六年时间里,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增强,但总的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幅度不可能太大。而且,就整体而言,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仍将比东盟其它国家(文…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是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必经之地。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十九世纪末已形成一个独特的华人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马来西亚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华人认同观念的转变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对战后马来西亚华人认同观念转变的诸因素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战前马来西亚华人的认同观念战前,马来西亚的绝大部分华人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一样,把中国看作是自己的国家,关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到马来西亚只是为了谋生,最初并不打算  相似文献   

14.
战后成立的郭兄弟集团,经过四十多年的苦心经营,目前已发展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企业集团,其资产额估计达60亿美元以上。领导郭兄弟集团的郭鹤年本人也成为马来西亚著名的企业家,被评为“马来西亚1985年十大企业家“之一、“马来西亚杰出的董事”,并被授予象征马来西亚企业界最高荣誉的金字塔奖。鉴于郭兄弟集团在马来西亚的重要地位,探讨其形成与发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马来西亚华人的经济状况。一、创业之前的郭鹤年郭鹤年(RobertkuokHockNien),1924年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其父郭钦鉴为马来西亚华侨,拥有一家经营…  相似文献   

15.
发生于1997年中,至今尚未完全平息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近期全球瞩目的焦点。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从1997年初到7月2日在泰国首发,接着蔓延到菲律宾,8月趋势横扫印尼、马来西亚,波及新加坡、香港,震撼了韩国、日本,危及台湾。危机的直接后果是各国济混乱,通货膨胀,金融机  相似文献   

16.
由于泰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泰族对外来民族的融合性,在泰国特定社会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泰化华人就在泰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家族持有和经营的形态形成相当数量的企业集团。这些华人企业集团对泰国经济发展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它们是泰国华人经济活动的主体。这个经济主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研究课题。虽说如此,但此课题却有一些相当棘手的问题,首先是资料问题。有关泰化华人企业集团的信息资料甚少,况且,资料本身还有不全面、不精确和不及时的缺点。其次,作为东南亚企业集团的一个共…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1992,(3)
自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马来半岛霹雳拿律地区发现大量锡矿,以及清朝政府解除海禁,大量华人移居马来西亚。随着马来西亚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华人职业构成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人职业的变化尤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来西亚战后几十年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本文着重探讨战后马来西亚华人职业变化的一些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起着融资功能的东南亚华人银行对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影响甚大,因此,研究战后东南亚华人经济动态时,必需先探索战后东南亚华人银行的发展趋势。政策因素对这种发展趋势起着基本性的决定作用: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迫使马来西亚的华人银行土著化;带有福利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促使泰国的泰化华人银行社会化;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导致新加坡的华人银行国际化。应该先提一提,这三种发展趋势并不是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1月,我应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之邀,赴吉隆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虽然在马来西亚的时间不长,不能对当地华人和华人社会的状况作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考察探究,但在马来西亚的所见所闻,使我对华人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家族化、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特征角度集中阐述了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泰国华人企业集团经受重大考验、持续向前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1997~1998年与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对泰国华人企业集团发展变化影响迥异的原因,并论述了泰国华人企业集团在中国与泰国投资和经贸合作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