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谈谈《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几点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6月17日国务院发布施行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在1954年原政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 新条例与原通则相比,有以下几点新发展。 第一,企业、事业单位建立调解委员会有了法规依据。 条例第15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参照本条例执行。这一规定,是对  相似文献   

2.
重新公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以卞简称《通则》)是前政务院于一九五四年三月制定颁布的。《通则》共十一条,简明扼要地规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宗旨、性质和任务,并概述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纪律和工作方法。它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在调整人民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工作中,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外誉之为“东方经验”。1954年政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以下简称通则),198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以及我国现行宪法对此都有所规定。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人民调解法》),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规范人民调解工作,近日,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名称和标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对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派出机  相似文献   

5.
论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与道德规范相结合的原则王红岩《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这是《条例》确定的三项人...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2002,(12):51-5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员是经群众选举或者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调解员,统称人民调解员。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是:(一)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二)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相似文献   

8.
高肃 《中国司法》2001,(6):54-55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分配改革和利益变化,职工就业、劳动争议、工资报酬、医疗保险等问题随之而产生。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甘肃省高台县司法局为了加强新时期厂矿、企业民调工作,充分发挥民调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县企业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企业人民调解工作,提出如下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人民调解工…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李冰 《人民调解》2009,(6):11-12
今年6月17日,是国务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颁布20周年。2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支持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努力和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共同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在六个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1.
吴玲 《中国司法》2009,(5):80-82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民间纠纷的法律制度。我国宪法、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婚姻法等多部法律对人民调解都有明确规定。国务院专门制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部颁布了大量的有关人民调解的规章制度,司法部与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等单位联合发文规范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工作可以说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依照法律和政策,互相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活动。调解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调解工作的各项纪律。《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第七条规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必须遵守的纪律:  相似文献   

13.
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是检察机关的业务权威机构,检委会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检察业务工作的质量,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此非常重视,于1980年颁布了《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以下简称《组织条例》),1995年又发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并于1998年  相似文献   

14.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人民调解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三十四号主席令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司法部对学习宣传贯彻《人民调解法》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近日,司法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就这部法律颁布的意义、背景等重大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做好《人民调解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是当前人民调解工作的一件大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各人民调解员协会、广大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要按照《通知》要求,切实把《人民调解法》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四年政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规定:“调解委员会的任务为调解一般民事纠纷与轻微刑事案件,并通过调解进行政策法令的宣传教育。”几十年以来,人民调解组织努力贯彻上述规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增进人民内部团结,减少诉讼,防止矛盾激化,维护当事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颁布施行20周年。人民调解是纠纷当事人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规劝、疏导等方式,在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1954年,  相似文献   

17.
<正> 自1954年颁布《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以来.人民调解工作在全国城乡迅速发展,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地位日益提高。1982年12月重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把人民调解制度写进了国家根本大法。这标志着,人民调解制度已作为司法制度的重要补充,发展成为我国所特有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外国法律界人士把人民调解制度称为“中国司法制度中最有特色的制度”之一,誉为“东方经验”。发扬光大“东方经验”,将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工作推向新的里程,这是国家赋予司法行政机关的光荣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重任,需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科学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工作是一个组织工作,相似于自然科学中的组合性质。人民调解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是要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形成浩浩荡荡的大军,自我教育,消除纠纷,增强团结,万众一心地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遵循这一目标,管理工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动广大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巩固平安创建成果,近年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依据国务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财政部和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9.
基层动态     
《人民调解》2009,(8):F0002-F0002
今年6月17日,全国各地按照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的通知要求,开展了纪念《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施行20周年人民调解专项活动,组织实施了人民调解工作宣传、法律咨询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活动,广泛宣传了人民调解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后.有义务修改反倾销法律制度使之符合WTO规则。因此,1997年3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在仅仅生效5年之后,就为2001年4月28日颁布、200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所取代。新条例与旧条例相比.更多地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