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关于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党在高校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高校的领导体制.对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两种理解,即"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本义是第二种理解,前一种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学校管理构成的核心。选择什么样的内部领导体制,对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保持办学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有决定性影响。民办大学也不例外。 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民办高校的领导体制是多样化的,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董事会指导下的校长负责制;(3)主办单位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4)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教职工代表会基础上的校长负责  相似文献   

3.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我国高校现行领导体制,有着其制度变革的历史必然性,也有其合法性基础和深层次依据.历史实践和学理分析都可以证明,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是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必然要求.同时,鉴于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贯彻落实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厘清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内涵逻辑基础上,从党委与行政、民主与集中、集体与分工三个层面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以科学认识,从党政领导选择、决策制度建设、学术权力参与、师生参与、外部监督督查等方面构建贯彻落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几十年实践探索而形成的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新时期,中央重申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又体现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要求,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似乎是界于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和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领导体制。这种体制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也必须看到,如果我们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此有一个正确把握,就容易出现党政权限不清、职责不明、效率不高、关系不和等弊病。这也是为什么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经历了校长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的一元化领导、党委领导下的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学校,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此,要正确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正确处理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建设好高校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7.
政府作为公办高等学校的举办者,通过建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落实办学自主权,是政府在教育管理领域转变职能的重要改革。改革的关键是将《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为可操作性的现实体制机制。从政府的维度来看,就是要改变管治方式,依托高等教育数据的全面采集与综合分析,形成超越部门的综合议事机构作宏观决策;要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高校法人治理的权力结构核心,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加大党委对校长遴选与监督的权重;要推行校长职业化,赋予校长更完整的行政决定权,树立校长权威,形成从内容到形式均完备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大学内部权力主体的角色与定位影响着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目前我国高校中存在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边界不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冲突、民主管理权力乏力等现象。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就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做好文章,认真探索教授治学的体制机制,继续推进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大力构建权力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坚持和完善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保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处理好党委和行政、党委书记和校长、党委会和党委书记、行政领导与学术领导的关系。为此必须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建章立制、简政放权、实行民主监督、提高领导干部素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战略任务,而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加强党对高校有效领导和高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制度保证。要贯彻执行好现行领导体制,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关键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提高班子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核心是加强党政团结协作,特别是党委书记与校长之间的互相支持,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适时和科学地为共和国的发展选择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不断由胜利走向辉煌。引领共和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浅析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网络中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适合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具备的特征和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