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四五”普法规划,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四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是工作目标上有突破。在实施三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基础上,“四五”普法规划提出了“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由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由  相似文献   

2.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在建设管理实践中 ,要逐步健全、完善建设法规、规章体系 ,落实“四五”普法规划 ,尤其要提高广大建设管理人员的法治观念 ,规范建设行政执法行为 ,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2006年3月,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全国“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启动。此次普法突出强调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目的在于以领导干部带动群众的方式,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今年是“五五”普法的最后一年,从这几年的情况看,  相似文献   

4.
陈勇 《工会论坛》2004,10(6):20-20
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 ,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把科技进步放到“创新工程”的突出位置 ,努力实现由追求数量型向技术含量型的转变 ;二是把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 ,努力实现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 ;三是把推进现代管理方法作为突破口 ,努力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法学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经济部门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小型化向规模化转换;由全民集体所有制向股份制  相似文献   

6.
<正>有效开展全民普法,增强公民法治素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自1986年以来,云南省已经有效实施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工作,公民法治素养有效提升,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得到落实,普法效果日益显现,普法在法治云南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女职工面临着就业挑战、地位下降的挑战。自身素质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一要实现从“依赖型”向“自主型”就业观转变,二要实现从“理想型”向“务实型”就业观转变,三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 ,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我理解 ,这里的“着重”是指领导干部是普法的重点和关键。领导干部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 ,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管理国家的人员即各级领导干部。这些领导干部由人民选举出来 ,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为人民办事 ,做人民的公仆。公仆的权利是人民授予的 ,人民有制约公仆的权力。公仆应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9.
基层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国的基础。省普法依法治理办坚持抓好基层,打好基础的工作思路,走基层依法治理与基层民主建设相结合的道路,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省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组织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广典型经验,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四五”普法启动后,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理,民主管理”的模式,有意识、有重点地推广了琼海市依法治村,白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在改革开放问题上,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30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创立、“十个结合”宝贵经验的理性阐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点规律有了初步的感知和掌握,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了由经验式向理性的转变。“十个结合”是新时期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全民普法20多年来,已经经过了5个5年普法规划,今年是“五五”普法的最后一年,也是承前启后,开展“六五”普法的重要一年。通过连续5个5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广大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得到了很大提高,呈现了大批经营业绩好、抗市场法律风险较强的企业。在现阶段,国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国企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基础性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国普法运动开展二十余年来,普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我国普法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对进一步做好普法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松滋市供电公司明确文明创建目标.努力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近年来,先后荣获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省电力公司“‘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县级供电企业十佳文明单位”、荆州供电公司“先进基层党委”、荆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等殊荣,连续3届获得“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向,我们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道路,必须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必须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必须彻底肃清封建主义的影响;必须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成由“统治”向“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推行新型城镇化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决策部署。新型城镇化处于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机遇期、矛盾交织的凸显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基层党建工作由“管理”向“服务”转型,这些变化给农村党建带来新的挑战与考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注重因地制宜,理顺党组织关系;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党组织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具有以下特点:在发展目标上,实现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转变;在发展理念上,实现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转变;在发展方式上,实现了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这些特点,是由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所致,是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而以“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姿态呈现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加强我国社会管理的法律、体制、能力等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同时,该理论还为实现由传统的政府一元化管理模式向全社会多元治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且对政府管理能力和社会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会起到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必经途径,村民自治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因素和关键环节。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景规划,并最终步入农村和谐社会的蓝图局面,就必须实现由村民传统自治向村民整合自治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培育基于广袤农村的公民社会,整合农村中秩序、利益、意愿等多维度的内容,推动“和谐”价值导向的善治进程。  相似文献   

19.
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是治安秩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走出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工作低效率、低水平、低层次循环的轨道,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须寻求理论的新支点。以行政管理半径与密度为视角,思考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为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含量,积极实现管理方法定量化、管理手段科学化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网络统战工作法治化是指在网络环境中,统一战线实现工作任务由全党且主要是统战部门承担向全社会承担的根本转变,发展层级由社会化向法治化的根本转变,工作方式由主要依靠政策向主要依靠法治的根本转变,逐步建立分散网络型统一战线法治体系。这是依法治国在统一战线网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网络统战工作的一次战略转型,而且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是同步的,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