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 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了人大监督的 性质。人大监督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代表 国家和人民行使的最高形式的监督,它 是以人民作后盾,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 的国家权力监督。人大的监督包括工作 监督和法律监督。从监督体系来看,人大 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居于最高层次。人大 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国家权力的监督, 其效力具有强制性。这是国家意志的体 现。它行使撤销权、否决权和罢免权都具 有强制性,任何国家机关都必须无条件 服从和执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应从法理、权力的腐蚀性,人大权力的至上性及政治实践层面来分析人大具有对执政党进行法律监督的权力。为了实现这种监督,要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扫除心理障碍;制定有关政党的法律;制定有关宪法监督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构,国务院领导下的各级政府乃至我国的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都是由它所产生,并对它负责,接受它的监督。然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在实践中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怎样改进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一、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的现状首先应该肯定的一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这一点不容置疑。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所进行的监督,就其实质说是国家权力机关对其它国家机关权力的单向制约。人大对这些…  相似文献   

4.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其法定监督权的行使和监督职能的有效实现,对于用权力制约权力、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在监督主体、监督机制以及监督客体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监督力度不够、监督实效性不强,监督的作用未能很好发挥。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地方人大监督职能,更好地促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规范用权,更好地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  相似文献   

5.
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进 一步突出了监督工作在执政党全 部工作中的重要性,为各级人大按 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性质和宪法 赋予的职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创 造了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人大工 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 大监督工作与党内监督工作密切 相关,人大监督的加强历来受到党 内民主生活、党内监督水平的制约 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人大监督的 逐步加强,首先应归因于党内监督 工作的不断强化。今后,如何按照 《条例》的要求改进和加强人大监 督工作,是各级人大必须认真探索 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阐述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即人大监督的内涵及性质出发,阐述了人大监督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监督制度的性质区别,以更好地正确理解和自觉坚持人大监督原则。着重论述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时要遵循四个原则: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监督、集体行使职权、不包办代替“一府两院”行使职权等。  相似文献   

7.
述职评议日益受到地方各级人大的重视,成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拓宽监督渠道、发挥监督作用而经常、普遍运用的监督方式之一。认真做好述职评议工作,加强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发挥人大作用,加大监督力度,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有效地开展对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个案监督,是近几年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的一种新的监督形式和成功经验.实施个案监督对纠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冤假错案,制止执法、司法腐败,增强人大监督的实效性和权威性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有关部门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赞扬.所谓个案监督,是指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本级行政执法机关、司  相似文献   

9.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行政权的行使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其运行不当会直接侵害人民利益.我国宪法虽然规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情况进行监督,但在现实生活中,权力机关的这种监督作用却显得很乏力.为了改变人大的"橡皮图章"形象.保证行政权的运行体现人民意志,需要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从而保证人民斌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一府两院”组成人员的任免机关,  相似文献   

11.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其自身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应受到人大的监督。本文从人大监督、检察监督、民行检察监督的关系,民行检察工作如何接受人大监督,人大又如何对民行检察工作进行支持三个方面阐述了人大监督与民行检察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监督权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进一步加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工作,这是各级地方人大工作者致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监督法颁布四周年之际.本文结合青海省情和工作实践,就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个案监督,顾名思义,就是依 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一些个 别特殊案件进行监督,并确保监督 实效。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家行政 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实施监督, 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这里讲 述的这桩判有罪又改判为无罪的 案件监督,对我们进行个案监督很 有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人大监督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有关权力监督的重大举措.目前,人大监督面临主体矮化、职能弱化、法律责任虚化等系列问题.拟从价值范畴视角彰显人大监督的至上性及重要性,并在其指引下解构人大监督本体中主体、客体、对象等范畴,以回应当前实践与研究中主体不明确、客体缺失、对象泛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论强化对人大的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去监督的权力容易腐败。本文欲从人大是否应当和如何接受监督方面作浅层次分析。人大自身缺乏监督也是造成人大功能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人大监督与监督人大应该放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部分明确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职能.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有四十二年了,人大在实施权力监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与人大的立法、任免等其他职能比较,仍然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至今,没有一部大监督法,没有实施人大监督的专门机构,没有由全国人大正式宣布过一件违宪案例.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未曾有过公开撤销国务院、国务院部委、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的先例.也就是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未正式行使过宪法第62条、66条规定的几项职权.是我国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违宪事件发生吗?不是,而是监督机制不健全.  相似文献   

17.
地方人大相继出台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决议或决定,拓展了人大监督的方式,强化了人大监督的规范性。鉴于检察机关的国家性,地方人大监督检察机关既要遵循人大监督集体性、谦抑性和原则性的一般界限,又要遵循地方人大监督检察机关的特别界限,即地方人大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不能超越地方权力;地方人大对检察机关的监督只能是合法性监督,不能是合目的性监督;地方人大对检察机关的监督需具备严格的规范性与程序性。  相似文献   

18.
在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为了增强监督的合力与实效,必须通过《监察法》的实施形成党内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等的贯通,形成中国特色权力监督与制约体制。监察机关是履行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行使国家监督权。《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其他国家机关必须予以协助与配合,从而建立了以监察监督为核心,其他监督相互贯通的衔接机制。审计监督具有反腐败职能,审计机关通过审计活动监督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国有企业及其公职人员是否遵守财政经济纪律,是否涉嫌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审计机关的反腐败职能与监察机关的反腐败职能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我国应当基于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的性质、特征和职能,依照《监察法》的原则、精神和具体规定,构建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协助与配合关系,实现审计监督与监察监督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9.
人大的监督权,是其四大职权中唯一的一种保障性权力。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具有的广泛监督权,是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构成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基础,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是体现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最全面的监督。 一提到监督,许多人就会联想到制约,联想到报告工作,接受执法检查,接受调查和质询,述职评  相似文献   

20.
一切权力都容易被滥用。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制度设计 ,决定了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的必然性。关键的问题在于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应当坚持合法原则 ,并有利于保证司法独立 ,维护司法公正。要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 ,切实提高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