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定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我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我国虽然在环境资源方面立法基本建立了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但是尚缺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环境与资源及立法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修改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制订统一《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及《环境与资源教育法》,完善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体制。  相似文献   

2.
人类发展模式的历史变革———读《可持续发展》胡建华自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之后,我国成立了“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制定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之中。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  相似文献   

3.
邢爱芬 《理论前沿》2004,(23):34-35
联合国第59届大会是联合国机制形成60年和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5周年前夕的一次大会,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大会讨论的最核心议题是以安理会扩大为主要内容的联合国改革问题。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对于推动大会进程以及影响联合国改革的方向起到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绿色营销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一场空前壮阔的绿色革命,它从经济到政治、从观念到行为,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正成为新世纪全球性社会改革浪潮的一个重要主题。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会议发表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随后,中国政府向全世界推出《中国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我国企业界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它要求企业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潮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立法 经济立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条件和保障。这里的经济立法,包括环境保护立法、资源立法和人口立法,以及其他相关立法。 (一)环境保护立法 环境保护立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我国环境保护立法起步于本世纪70年代末期。在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洞题是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布伦特兰夫人代表该委员会作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其含义是经济发展座既满足人类目前需要和追求,又不对未来的需要和追求造成危害,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一时利益。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响应联合国环发大会的号召,编制了忡国对世纪议程》,即‘冲国对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内容涵盖了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等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在外交学院成立4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是外交学院成140周年校庆。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学院40周年校庆题词,国家教委、外交部为此发来贺信,表明了国家对外事教育的极大重视。在此,我谨向学院的...  相似文献   

8.
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了解和认识提高环境意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促进作用、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现状及提高环境意识的途径,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从而有利于我们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一般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的服务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同时它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并强调需求的公平性和持续性,满足全人类的基本需求和长远的发展需求。这表明可持续发展是以生态持续为基础,经济持续为条件,社会持续为根本目的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世纪议程》,被世界各国共同确认的面向对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深刻的自然规律基础,它是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恶化作出的反应;然而它的产生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因此人们都看到了人类发展带来的与生态环境日益尖锐的矛盾,但对解决矛盾的方式却有不同的理解。我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神实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1.可持续发展观念产生的客观前提。在20世纪中后期,国际社会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这是由于人类社会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失衡。根据联合国、经济学家、民…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首位,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李鹏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指出:“‘九五’计划与15年远景目标,一定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面临严峻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人类对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的反思及对现实与未来忧患的觉醒而提出的全新的人类发展观.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或定义,全世界正在进行广泛的讨论,因而众说纷纭.目前广泛被人们所接受的定义,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的<里约宣言>中对可持续发展的阐述"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即"可持续发展是能满足人们当前需要,但同时不会损害到下一代的生存需要".国内人士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一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既符合局部人口利益又符合全球人口的利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葛天伟 《工会论坛》2002,8(2):70-70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代最新发展观念。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联合国环发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 ,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并成为世界发展的指南。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目前电力企业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 ,如何增强企业发展潜力 ,避免短期行为 ,使企业更具生机和活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我们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 :故有一翁 ,治家有方 ,家道殷实 ,临终前将膝下二子唤至床前 ,订立遗嘱 ,传…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体现现代文明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观,是全球范围的一场变革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运动。目前,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原则,可持续发展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发生影响,阐明这种影响的广度、深度、力度、后果和发展趋势,对于在法制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是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它的提出和形成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酝酿。1980年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出现。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作为一种理论并给其下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它满足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一项重要制度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法律手段之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在我国得到了初步确立。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阐述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深远意义 ,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战略环评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的国情入手,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地理教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坚持“宪章”原则促进和平与发展——记中国国际法学会“联合国50周年学术研讨会”秦晓程值《联合国宪章》签订及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国国际法学会于1995年10月组织召开了“联合国5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60多位专...  相似文献   

19.
走向21世纪的联合国──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郑启荣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烽火硝烟中的联合国已走过了50年艰难曲折的历程,而今它又处在一个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外交...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观于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中提出之后,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得到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的持续向前发展。为评价某地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而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多种类型,由于条件制约,中国的指标体系存在不足,应参考联合国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