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中国青年报》2000年2月11日报道:“14-25岁的青少年犯罪占犯罪总量的比例已由50年代的20%-30%飚升至目前的70%-80%”。青少年犯罪是社会问题的一种集中反映,已呈现出作案形式团伙化、作案年岁低龄化、作案类型成人化、作案手法智能化、作案成员学生化、作案后果恶性化、作案方式连续化、作案动机盲目化等八个特点。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并作一些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象 一些青少年由于种种原因失足走向犯罪的道路,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而且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他们犯罪的起因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结果却是人们意想不到的.在课余时间里,玩游戏和上网是学生们在业余时间里最想做的事情之其中两种.  相似文献   

3.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一些青少年由于种种原因失足走向犯罪的道路 ,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而且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他们犯罪的起因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结果却是人们意想不到的。在课余时间里 ,玩游戏和上网是学生们在业余时间里最想做的事情之其中两种。网络载体中的色情、暴力等内容及痴迷上瘾等方面的有害因素 ,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 ,往往是侵蚀其灵魂、诱发犯罪邪念、促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又一诱因 !我国目前上网人数已达 2 6 5 0万人 ,并且还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其中青少年占 80 %。科技暴力文化给人观念…  相似文献   

4.
论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犯罪现象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犯罪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协助与国家管理机能的发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解决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钥匙,是杜绝网络犯罪产生的根本,是完善推行素质教育的保证和解决网络犯罪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呈现出多种演化形态,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已成为困扰我社会治安的严重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本文着重从社会转型中的社会变迁角度出发,对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社会生成及其防范、控制对策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期提出一些较有价值的新颖观点,供大家商榷,共同确保社会转型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案件频频见诸报端。从披露的情况看,形势的确非常严峻,一组来自公安机关的调查数字表明,1994年少年犯占全部刑事案件成员的比重已达18%,比1979年的罪犯人数增长了6倍多(见《中国妇女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南省一些地方流氓团伙犯罪出现增多趋势,带有浓厚封建政治色彩,黑社会性质的行帮组织与日俱增,对社会治安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其中特别是青少年流氓团伙,帮会组织的犯罪动向,更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综述的方式对近年来洗钱犯罪的概念、历史、现状、发展趋势、成因、特点及防范对策进行了全面抽象和高度概括,以期对洗钱犯罪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增强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生活、成长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这种先于个体而存在的文化背景,对人的影响与作用不但潜移默化、无孔不入,而且内化为人本身的人格、素质、个性、历史轨迹或命运等。 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主导文化所认同的健康理想人格,反之,不良的文化环境,势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而更多的表现为间接性。它常常贯穿或化解于青少年的休闲、娱乐之中。在娱乐、休闲中,青少年被模塑成玩世不恭、过度消费、行为不检点、缺乏理想等个性特征或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犯罪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强烈的好奇心与表现欲、自我实现的需要、逆反心理、孤僻心理、冒险挑战、寻求刺激的心理、侥幸心理。应针对青少年的认知结构特点、个性倾向性因素、性格结构特征加强预防,加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矫正。  相似文献   

11.
目前,北京市吸毒人口和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类似,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与之相对应,北京市青少年毒品犯罪数量也在持续的增加中.如何有效地遏制北京市青少年毒品犯罪,以及做好青少年毒品犯罪预防工作,将会对北京市禁毒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因素有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生理原因及贪利、逆反、侥幸、猎奇、孤僻和寻找社会归属感等心理因素是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个体因素;放纵和关爱缺失的家庭氛围,过度关注应试的学校教育,社会上大量不良的网络信息和对网络的监管不力是造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之所以如此严重,既是传统的犯罪原因与正在变化的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交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主观上和客现上各种消极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14.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当中的"十五六岁现象"已经引起了司法界、教育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当中的“十五六岁现象”已经引起了司法界、教育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数已经占到刑事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十五六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少年的“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是少年身心急剧发展、心理冲突最多、最不稳定的时期。同时,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较弱,挫折承受能力比较差。遇到挫折,自己不能有效调整,在学校和家庭当中又没有接受适当的心理疏导。往往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一步积累和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在总犯罪人数中占较大的比重,有关部门及社会、家庭、学校应十分重视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同辈群体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形成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结果 ,它对青少年犯罪有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体现在犯罪的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三个方面。对这种影响 ,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比例快速上升,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农村青少年犯罪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从青少年生理发育成熟与心理断乳期延长之间的矛盾等原因进行心理分析可以看出,预防青少年犯罪就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化解不良情绪;正确对待青少年的欲望和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青少年健康成熟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