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信息     
成都规定重大民告官案主要官员要出庭应诉四川省成都市就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作出具体规定:1.对重大、群体性行政诉讼案件以及涉及行政赔偿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确实不能出庭应诉时,分管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2.行政机关当年发生的第一起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应当出庭  相似文献   

2.
<正>7月7日下午,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公开审理一宗土地纠纷行政案件,该院院长、本案审判长张明话音刚落,偌大的法庭安静下来,只见雷州市市长吴国雄从被告席上站起来应诉。这是广东有史以来首宗市长出庭应诉行政案。近年来,"民告官"等行政案件数量一路飙升,"民告官"不愿告、不敢  相似文献   

3.
正张国焘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中共"一大"代表,而且还是中共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曾三去莫斯科,是当时中共领导人中唯一获得过列宁亲自接见的人。从五四时期领导学生运动到搞中共所领导的工农运动,再到领导红四方面军,他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其担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局书记兼军委主席期间,以"肃反"的名义肃清党内不同意见时,大肆滥杀无辜,使得上万名红军官兵和党、政、群干部遭到杀害,曾中生、许继  相似文献   

4.
面试考场夔 试题一、(答辩时间为11分钟) 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同时,法律还规定,人民法院要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你作为省法院.lJ院长,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测试,点:分析综合能力 答辩今考思路: 1.宪法规定,各级人民法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接受它监督。 2.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只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这是法律规定的,是我国政体所决定的。 3.人民法院除了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外.同时也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党组织、行政组织、工会组织究竟应该确立一种怎样的关系,可以说是个几十年来争论的老问题.争论的焦点,往往停留在谁大谁小、谁领导谁这样一些表面、传统问题上,结果常常出现规定与现实的偏差.(一)回顾我国企业党、政、工三者关系,大致经历了三种模式."党的一元化领导"模式.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廿年间,我国的企业实质上都是在这一统一模式下运转的.在这个模式中,党、政、工三者关系,可以用个简单公式表示:"党委集体领导,厂长行政负责,职工民主管理."从规定上说,这种模式原则上是正确的,基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6,(5)
正时下,虽然干部的作风建设大有改观,但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我们仍然可以经常看到、听到领导"亲自挂帅""亲自到会""亲自讲话""亲自调研""亲自深入第一线""亲自检查工作""亲自宣讲文件"等提法。"亲自"二字滥用现象已经到了可笑和甚至是令人生厌的地步,以至于有人讥讽说:"看来,领导以后吃饭、睡觉、走路、上厕所也得‘亲自’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认为:"中国的腐败官员们,实际上已'娴熟地寻找到法律规定的模糊地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那种开宗明义、大而化之的反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一些常见的腐败病不仅产生了顽强的"抗药性",而且还滋生出很多更隐蔽的"新病毒".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对行政机关支持、配合人民法院依法开展行政审判工作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严禁行政机关干预和阻碍;二是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三是切实做好行政应诉的各项准备工作;四是遵守法庭纪律和人民法院的各项要求;五是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自觉维护  相似文献   

9.
王应强 《学习论坛》2008,24(4):78-80
在我国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中,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比率极其低下,这就是人们所称的"民告官,不见官"现象.行政首长不愿出庭应诉,表面看是因为行政首长事务繁杂所导致,实质上是对行政诉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治意识淡薄的一种表现.建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条件.构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要从立法的完善、制度的设计以及观念的更新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说王伦与"人民满意"有缘。 的确,自1977年参加法院工作以来,他 获得了很多的荣誉。2000年12月,他到 辉南县人民法院任院长。辉南县法院在 他的带领下,2001年被吉林省政法委、 省法院命名为"人民满意法院",他本人 被评为"人民满意法官"。短短五年时间, 他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而今迈步从头越 到辉南法院工作,王伦深感责任重 大,他决心勇挑重担,带领辉南法院再创 辉煌。  相似文献   

11.
党务须知     
机关党组织、部门党组、机关工委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机关党组织是建立在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党章规定:"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根据这一规定,机关党组织在机关工作中起协助、监督作用,而不起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反映了执政党领导方式的基本特征,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从主要靠政策来领导,到不仅靠政策,更重要的是依法治理国家的历史性转变。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唤…  相似文献   

13.
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是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席法庭进行应诉的活动。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作为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应作为第一顺序人出庭应诉。实践中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率偏低,出庭应诉不发声情况普遍存在,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本身。在综合行政争议解决、宣示性功能实现和成本效益权衡等因素的基础上,明确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范围,人民法院建议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相配合,注重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应诉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行政诉讼立法的预期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亲自到会"、"亲自调研"、"亲自检查工作"、"亲自深入一线""亲自"二字常被用来形容领导干部的务实之举。在转变作风中,我认为有必要对"亲自"泛滥现象进行一下反思和校正。"亲自"被滥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用参加的会、不该讲的话、不必写的文,领导"亲自"参与,反而显得工作没有重点;二是许多原本就该领导亲力亲为的事情,加上"亲自"未免显得小题  相似文献   

15.
一 1931年底,上海.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身穿便衣的周恩来突然出现在陈为人的住地明月坊,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就是请老兄担任一项特别任务的." 是什么特别任务值得中央领导人周恩来亲自布置呢?这要从10年前说起.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时就明确规定,中央的文件要由一名中央领导人亲自保管.1923年设立了秘书,改由秘书保管.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农二师中级人民法院认真加强党建带工建工作,扎实有效地推动了法院党建、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思想建设,推进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农二师法院通过院主要领导亲自给党员干部上党课,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带工  相似文献   

17.
正平时工作中,经常听人说"领导亲自干什么",以致还有"领导亲自上厕所"的笑话。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很多事情,领导本来可以自己做、应该自己做的,却并没有自己动手,而是交给了其他人去做。群众说的‘亲自’中,其实就有这样的批评。"与"领导亲自"相对应的,是"领导不亲自"。如领导不能亲自提包包,不能亲自端茶杯。对与不对,大家心知肚明,但没谁愿去说破,更没想到去打破。  相似文献   

18.
魏巍 《党史纵横》2013,(4):F0002-F0002
<正>北镇市人民法院位于辽宁省西部的医巫闾山脚下,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法院现有在编干警81人,负责北镇市的刑事、民商事、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年审结各类案件3600余件。近年来,在北镇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3-23
福州一解放,省委、省政府领导张鼎丞等就亲自登门看望或会见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界知名人士,召开各种座谈会,宣传和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动员各方面代表人士参加人民政府的工作。张鼎丞先后四次派人请原国民党海军上将总司令陈绍宽参加新政权的工作.并亲自到闽侯县胪雷乡去探望.阐明大局。陈绍宽原想告老林下.  相似文献   

20.
博览     
《正气》2001,(4)
与“诉”有关的法律解释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诉”字的使用概率可谓独占鳌头,概括起来,常用词语和解释就有如下之多:起诉——指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为。应诉——指被告针对原告起诉提出答辩的活动。撤诉——指诉讼提起人撤回已经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胜诉——指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得到法院有利于自己的判决。败诉——指诉讼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得到法院不利于自己的判决。上诉——指当事人对原审法院判决不服,依法向上一级法院请求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申诉——指当事人对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行政裁决不服,依法向上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