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冰心 《法人》2007,(11):43-44
以赵新先为代表的第一代国有企业家,他们有着自身的英雄气质,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但是却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法律意识。他们深受“党纪国法”的双重监督,背负国家所赋予的特殊使命和责任,困于和政府的权益分配冲突,往往很难逃脱这个群体的悲剧宿命.  相似文献   

2.
赏识有度     
顾建梅 《检察风云》2012,(14):76-77
“赏识教育”的实验解说 “赏识教育”的依据可由一个著名实验来说明,即“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期待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三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再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八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3.
小议品德     
杜红霞 《中国监察》2009,(23):61-61
品德是什么?品德即道德品质,也就是一个人的人品、德行。其基本内涵是讲诚信、有爱心、知荣辱、守规矩。品德也有“公”和“私”之分。所谓“公德”就是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与他人、集体、社会、民族或国家有关的道德,  相似文献   

4.
李辰 《法律与生活》2010,(13):10-12
“80后”的婚姻,在法律专家眼里成了“易碎品”。这样的情形,更多地发生在“贫二代”和“富二代”两个人群中——不同的是,“贫二代”在离异时往往相互“推孩子”,“富二代”在散伙时则忙着“保财产”。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诚信”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从语词意义来看.“诚”与“信”是相通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差别。“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诚”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等。“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6.
作案手段、犯罪模式与“签名”特征都表征犯罪进行过程中某种形式样态,其内涵与外延均有差异:作案手段是指特定人或特定犯罪团伙所选择的犯罪的途径或方法;犯罪模式是以两个以上不特定的犯罪人或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段为基础而整理出的一套具有共通性的作案手段;“签名”特征是犯罪者因个人人格上的特质而强迫自己实施的一种“签名”式行为。明确区分三个概念的异同,有利于解决目前侦查实践中三者使用混淆的状态,准确把握三者各自的侦查价值,为侦查破案和犯罪预防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7.
1997年以来,山东滕州市坚持“诚心关怀、热心帮助、悉心引导、尽心安置”的“防锈”原则,以农村文化大院为依托,在全市22个乡镇开办了“育新活动之家”,将所有刑释解教人员吸引到“活动之家”中来,组织他们学文化、学技术,经常谈心、交流思想,及时倾听他们的反映和需求,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将这每块“新铁”都培养成为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有知识、有能力、不会生锈的社会有用之材。 “活动之家”传其道,援其业,解其惑 “活动之家”的根本宗旨是通过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在一起开展各项活动。向他们传授科学技术和致富…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中”的解说。《中庸》第一章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将中的概念提到了天地与万物的定位与存留、发展与衍生的境界,大矣哉!儒家经典及后人诠释中,随其所叙述的问题,“中”也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用词。如“中庸”、“中和”、“中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中国学界,和谐及和谐社会已成为十分凸现的论题。“情理法”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法律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重要体现和中国人建构其所认同的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情理法”抑或“情”“理”“法”进行语义上的分析和梳理,再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情理法”的相互关系及其功能角度进行考察,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社会是如何建构和谐社会的,从而启示我们对当下我国学界和谐社会的研究进行反思。这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李全一 《中国公证》2008,(11):19-24
一、公证价值的基本定位 “价值”是一个抽象性极高的概念,含义十分复杂。即使我们小心翼翼地使用它.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用法。根据学者的归纳,从理论上说,人们至少在三大层面上使用“价值”这一概念:一是日常生活用语,其特定含义是指“有用”或功利、效用;二是经济学用语。特指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内在社会本质特征;三是哲学的最高抽象意义上所理解的“价值一般”,即包括功利、道德、审美等在内的所有具体价值的共同概括。  相似文献   

11.
人大代表“代”的是选民,“表”的是心声。当选肥东县十五届人大代表以来.我就对人大代表这一职务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5年来,我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充分利用在工作中经常深入群众的机会,了解他们的苦与乐.并为之鼓与呼。  相似文献   

12.
徐康 《政府法制》2012,(15):37-37
“五四”当天游行队伍中一面大白旗上写着这样一副“挽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悖余孽死有头。联中提到二人,矛头所向、目标所指,都十分清楚明白。然而,对联将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与两位古人联在一起,分别称他们为“曹瞒遗种”与“章悖余孽”,却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13.
和“啃老族”不同,“老啃族”属于被啃一族,为老所“啃”,他们身上有着诸多辛酸……  相似文献   

14.
法治漫谈     
“法治”(Ruleof Law)是什么?古今中外,概莫一是。中文“法治”一词最早见于先秦诸子文献。《管子·明法》中有:“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商君书·任法》中有:“任法而治国”。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有过“儒”“法”两家关于“人治”与“法治”之外辩。梁启超在1922年出版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分别用“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来概括儒、法两家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许育红 《中国法律》2009,(6):51-52,102-10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的确需要外籍高层次人才到中国投资、经商或从事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同时,一些外籍高级人才也表示希望在中国“永久居留”并从事他们所热爱的事业。为了适应这一需要,中国“绿卡”制度开始形成并不断完善。本文主要就中国“绿卡”制度及相关领事认证手续略谈如下:  相似文献   

16.
和谐与竞争     
《中国监察》2011,(16):61-62
“和谐”原意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的理念,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治世方略:  相似文献   

17.
邵志强 《中国监察》2010,(14):47-47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有的领导干部中间称呼职务似乎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有的还喜欢下级称自己为“老总”、“老板”或“老大”,让人感觉有一种商业味道和江湖气息。受此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熟人见面也称呼职务。这个“长”那个“主任”、这个“老总”那个“老板”叫得很是响亮。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信访工作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案件的解决本来可以通过基层调解、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来进行,然而,当事者都不辞辛苦地选择了上访,选择了找“某某领导人”或“某某领导机关”讨要说法,希望领导机关或某领导人干预他们的事情,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这种重领导人的“批示”、  相似文献   

19.
“实战”型模拟法庭具有逼真性、“实战”性、保密性、应变性的特点,它的运行过程为:确定适合的案例,遴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案情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准备诉讼材料,按法律程序开庭,教师或其他专家综合点评,整理归档材料。  相似文献   

20.
张达明 《政府法制》2014,(14):39-39
他们是一群身着笔挺军礼服、年轻帅气的军人,主要任务是陪宴会嘉宾聊聊天、跳跳舞或解决一些小麻烦。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交助理扮演着门宫各种宴请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绿叶”,却始终是不拿报酬的“临时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