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诉法的修改和刑事侦查制度的变革,使得侦查活动监督面临新的形势。面对侦查活动监督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强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主导者地位,实现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的同步实时监督,适度扩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范围,构建检察机关监督制裁的刚性措施,以及强化检察机关自侦活动的监督力度,同时还应强化对技术侦查、非法证据排除、强制措施监督及律师权益保障等方面侦查监督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等一系列法律规范的颁布实施实现了非法证据排除的有法可依。这有利于不断强化检察机关对侦查行为合法性的监督,也有利于有效遏制非法取证,实现司法公正,并进一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公诉人作为排除非法证据的主体,通过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性规则,积极排除非法证据,依法准确运用证据支持公诉,确保指控犯罪、保障人权和法律监督职责的全面履行。  相似文献   

3.
强化侦查监督职能的措施包括拓宽侦查监督途径和强化侦查监督手段,这是侦查监督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建立检侦刑事案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专项监督机制;建立从《纠正违法通知书》到《检察建议》的传导配合机制以及抵触侦查监督的程序性制裁机制、赋予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办案人员一定的调查权等措施来加强侦查监督。  相似文献   

4.
侦查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是对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是否合法所实施的监督。但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侦查监督的途径单一、监督方式缺乏法律规范等。文章结合我国的侦查实践,对侦查监督制度提出若干建议,期望有助于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修改的《刑事诉讼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实现了非法证据排除的有法可依,有利于侦查机关强化对自身侦查行为合法性的监督,遏制非法取证,加强人权保障,促进司法公正.随着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逐步推进,侦查机关如果仍然沿用以往的取证方式,辛苦获取的证据就可能因为手段不合法等问题而在后来的审判环节遭到排除.作为最主要的取证主体,侦查机关应当主动建立部门内部的非法证据排除审查和工作机制,以有效应对刑诉法修改给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强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侦查监督工作需要深入进行策略研究。要通过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强化对不该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和对立案后的跟踪监督,强化立案监督工作;通过树立人权保障意识,正确认识和适用逮捕措施,逐步减少逮捕的适用,强化审查逮捕工作;通过综合运用法定的监督手段、严格审批侦查羁押期限的延长、严格排除非法证据等强化对侦查活动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确立,必将深刻地影响侦查人员的侦查与证据观念型塑,影响侦查行为的立法进程和侦查取证方式的改变,影响刑事诉讼的发展进程和诉讼结果,促进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对侦查行为监督力度的加强。应当加强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侦查和证据观念,构建独立于口供之外的证据体系,构建现代侦查体制和机制,以应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侦查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既是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客观需要,也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要切实转变执法理念,强化证据意识,紧紧围绕侦查、审查、出庭多个环节,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性审视非法证据排除的现实困境和实践难题,加强证据固定和证据审查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办案质量和非法证据排除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非法证据的排除在理论上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刑事诉讼实践中未形成行动中的共识.侦查环节排除非法证据问题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侦查环节排除非法证据不仅是法治精神的底线要求,也是防止错案、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侦查环节排除非法证据,必须改变观念,检视当下侦查环节排除非法证据存在的问题,在侦查机关内外建立排除非法证据的发现、审查、认定和制裁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12《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继《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之后对人民检察院在审前程序中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了相关的规定,这对于强化对侦查行为合法性的监督、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的规定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将制约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程序化”,构建专门的听证程序,明确相关的程序性规定,增强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