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迟树功  曹家和 《理论前沿》2006,482(17):18-19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正经历由放开竞争向垄断过渡的时期,我们必须消除对垄断认识的误区,从而使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并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在实践中要减少自然垄断,重点应破除行政垄断,在规模经济特征明显的竞争行业推动垄断性竞争。  相似文献   

2.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垄断则限制了竞争,因此制定反垄断法是促进与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从反垄断立法与模经济的关系、反垄断法之“垄断”的认定标准和构成要件、反垄断立法的执行机构及权力配置、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四方面对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垄断作为竞争的伴生物 ,与市场和市场经济同属一个经济范畴。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 ,垄断现象主要表现为行政化垄断。行政化垄断具有一般意义的垄断内容与特点 ,同时又具有其独特之处。行政化垄断对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打破行政化垄断。  相似文献   

4.
反垄断法反对的垄断因其违法性而与经济学上的垄断不同。有效竞争理论作为对市场垄断的评判政策基础,也由此决定我国反垄断立法的目的。我国反垄断立法应重点规制垄断行为,并对企业合并相关的垄断状态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5.
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弗里德里希·奥古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和德国弗莱堡学派代表人物瓦尔特·欧肯(Walter Eucken)对市场竞争有着许多真知灼见。其出发点是维护个人自由,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把竞争视为通往繁荣的必由之路。其竞争观对各国制订和推行竞争政策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重点在于梳理哈耶克和欧肯的竞争观。全文总结和分析哈耶克和欧肯对"竞争"和"垄断"的总体看法,哈耶克有关作为发现程序的竞争观与欧肯形态学视角的竞争观,两者对竞争秩序的设想,以及"划地为牢的垄断"和"基于高效率的垄断"的具体态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哈耶克竞争秩序观对中国改革的意蕴,认为我国要以某种普适方式推行一种哈耶克-欧肯意义上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6.
许珞华 《理论前沿》2007,495(6):16-17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竞争、反对垄断。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必需。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必然导致垄断,而垄断对市场公平竞争构成严重危害。西方国家发展历史表明,单靠市场“看不见之手”是无法制止垄断的,必须运用法律规制。为此,西方各国普遍进行反垄断立法。西方国家反垄断立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反垄断立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如何理解列宁关于合作社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 3年 ,列宁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多次提到合作社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指出合作社的发展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我国学术界有人认为列宁把合作社看作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 ,从而把合作社与社会主义划等号。我认为 ,列宁所指的“社会主义”不是一般的社会主义 ,而是特指俄国的“小农特点的社会主义” ,也不是一般地指合作社的性质 ,而是指合作制的发展趋势 ,因为在“小农特点的社会主义”俄国 ,利用合作社是“小农特点的社会主义”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合作社与社会主义划等号。  相似文献   

9.
行政垄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定时期发挥过比较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行政垄断越来越严重地阻碍市场因素的自由竞争。《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构成、形式范围、救济与责任等问题做了科学的规定,但利用美国后芝加哥法学派的经济分析法对我国《反垄断法》法条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规制不足,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希望在以后的补充立法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行政垄断在我国普遍存在,危害极大。行政与经济垄断不同,有其构成要件和特征,法律应当对其进行界定,这是用法律手段解决行政垄断问题的前提。本文提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分析了行政垄断的构成要件和特征。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不断地得到解决,要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僵化体制长期不变的内在深层原因,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的重要性和社会环境及其主要内容,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体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最新、最科学的判断,但现在对他的研究还很不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弄清社会主义特征论、社会主义模式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相互关系。这三者既是历史的统一,也是逻辑的统一,这种统一能够科学地说明今天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反差,并能使社会主义本质论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同时,对社会主义实践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中国客观的社会矛盾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生动的方法论榜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斯恩格斯经典社会主义的扬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质性突破,是多样性的社会主义模式中的一种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统称;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新农村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要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或农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所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利于城镇化发展,制定发展战略应把它们联系起来考虑,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描绘出未来社会的三大基本经济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20世纪中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实践,因忽视了现实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基础,导致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走了弯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讨论,首先应该很好地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这对于解决当前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表述问题上的分歧和纷争,或许大有助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张可以归结为"解放、自由、民主、平等、改革"五个基本理念。这五个基本理念,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其中一些理念也曾经被提出或强调过,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把它们同社会主义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使它们的内涵才获得了极大的开拓、深化,达到高度的阐释,成为真正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民生思想为基础,吸收中国历代民生理论的进步思想内容,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生理论的合理内核,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之中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科学执政理念、执政方略以及正确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核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根本目标,社会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在政治生活领域的价值追求和发展取向,是我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坚强保障。怎样在实践中卓有成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又有着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丰富内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反映了对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要从确立社会目标、进行利益分析、实施制度安排、着手意识培育等四个方面着手,正确处理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