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资改革的工作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准备,现在已由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的工资改革工作,就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了。工资改革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千百万职工生活的人事。这次工资改革工作作得好,就能够更好地从物质上鼓励职工发挥劳动热情,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关心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积极争取提前究成和超额完成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希望全国各地,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全体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做好这次工资改革工作。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应该注  相似文献   

2.
为了认真地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以及中央对各企业、事业及国家机关所制定的工资改革方案。特将我省具体实施计划安排如下:一、时间步骤:为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取得行动与步骤的一致,我们于7月6日至12日召开了全省工资改革会议,在会上传达并讨论了国务院有关工资改革的文件及各企业、事业与国家机关的工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工资改革工作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现在对于工资改革方案的实施程序适知如下:一、关于工资改革工作的时间、步骤:1、中央各部门、各地区的工资改革方案,均须于七月十日以前下达,并报国务院备案。国营企业工人职员的工资改革方案由中央各主管部门分别下达到所属基层单位,同时抄送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企业所在地的市人民委员会;地方国营企业工人职员的工资改革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下达;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工资改革方案,由中央各主管部尸了分别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关于工作人员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间以及中央与地方间都存在着标准高低宽严不一的现象,相互影响较大,而各地出差人员反映的意见亦较多,为适当解决这一问题,兹制定"关于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补发工资问题:(一)被调动的工作人员,调动前后应该补发的工资,根据"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第一项第一条规定统由调入单位按照调入单位所实行的新旧工资标准的差额补发。(二)原由企业、事业单位调入国家机关在七月份按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评定工资级别的,新定工资高于原领工资的差额,从四月一日起补发。(三)凡工资标准改变,并且不能套极需要重新评定级别的,例如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评级以后新工资高于原领工资的差额,从四月一日起补发。  相似文献   

6.
扼制膨胀──东台市人事局强化工资基金管理桂芬,树源实行工资改革以来,江苏省东台市人事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强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工作。核减不按规定调进、招收的人员,核减不合理的工资性支出,理顺不一致的行政与工资关系,大大节约了地方财政开...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工资改革方案正确地贯彻执行,国务院现在对其中若干具体问题,作如下规定:一、关于按照新工资标准补发工资问题。1、补发工资的范围,只限于这次进行工资改革的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2、新定计时工资标准(包括新定的技术津贴,特定津贴和物价高的地区的生活费补贴,地区津贴)高于原计时工资标准(包括物价津贴、地区津贴)的差额,一律从4月1日起补发。对于计件工资标准、高温工资标准、奖金、其它津贴和计件工资的超额部分以及加班、加点工资等,一律不补发。  相似文献   

8.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表(一)、(二)、(三)、(四)、(五)、(六),各地区适用工资标准种类和生活费补贴表,业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现予颁发并希遵照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工资改革方案实施程序的通知执行。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的升级办法,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中,已有具体规定。现在根据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目前工资水平和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分别确定1956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升级控制数字(地方的见附表,中央的,另由国务院人事局通知),希研究执行。各部门和各地区如果对分配的升级控制数字有意见,可以报国务院审核。但非经国务院  相似文献   

9.
1957年1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有效地控制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增加,制止盲目招收工人和职员的现象的通知。根据国务院通知的精神,结合我省当前的具体情况,本会特作如下通知:一、全省所有各国营企业、合作社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所有事业单位,自1957年1月起,—律停止自行从社会上招收工作人员,确实需要增加工作人员的新建企业和其它个别企业、事业单位,所需人员应当从现有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红霞  戈弋 《人民论坛》2014,(11):87-89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计划分三步进行,目前改革滞留在第三阶段,进程缓慢,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通过对目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现状的研究分析,文章归纳出当前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并设计出一套系统性战略实施方案,以期为加快事业绩效工资改革进程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省少数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经劳动主管部门,自行在城市、农村招雇人员,致使编制不能控制,增加各方面的组织上、工作上和生产上的紊乱现象。为此特决定:一、根据国务院1956年11月16日关于国家机关停止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的通知,全省国家机关一律停止增设新的机构和增加人员。原有人员因外调或离职学习有了空额时,也不再补充。个别单位如确实需要调整机构增加人员,须事先报经本会批准。省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也一律停止增加人员,如果确有需要增加者,须报经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严格审查批准。二、无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校,都不得自行在城市、农村招雇人员,如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计划分三步进行,目前改革滞留在第三阶段,进程缓慢,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通过对目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现状的研究分析,文章归纳出当前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并设计出一套系统性战略实施方案,以期为加快事业绩效工资改革进程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局属事业单位做好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工作,日前,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邀请市人力社保局举办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培训会。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某些职工新旧工资等级标准不同的问题。1.关于职务工资制改变较大的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如何补发工资?应按国务院工资改革工作办公室第11号工作简讯中第三个问题的解答执行,即"职务工资制改变较大的企业,因为打乱了原来的等级,一般难于区分出是否升级,所以应该从4月1日起按照本人新旧工资标准的差额补发工资。其中提升职务很明显的(如科员提拔为科长等)应该从7月份补发,提升职务以前的4——6月份则按照相同职务工作人员的新旧工资标准的差额补发。"2.关于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新旧等级不同,应如何评定和补发工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工资改革决不是简单地给公务员涨工资,它是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决定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同时,一并启动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相信这篇文章对我们廓清对公务员工资改革的认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全省第二次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改革会议开了四天半。这次会议传达讨论了陈云副总理对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改革的指示和劳动部召开的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改革座谈会的精神;讨论了我省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改革实施方案的报告。并且听取了省委池必卿书记对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改革中有关问题的报告。到会同志感到对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改革的方针、政策从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明确了,政治上有了资本了,腰杆子硬了,也有了办法了。因此关于政策思想方面的问题不再多讲,只讲一些具体的问题。(一)关于增加工资指标方面的问题:(1)个人工资最高增长额的控制问题。县城和乡镇新公私合营企业的职工平均增加工资绝对数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行政经费开支标准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会议费、差旅费开支规定",已经1958年3月6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第81次会议讨论通过,现随文颁发,请自本年4月份起执行。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加快工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工资改革正在加快步伐,即将逐步推开。但是,由于内陆与沿海、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在经济、财力、政策诸方面存在不同差异,对工资改革意见不一。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同志更是反响强烈。笔者就贫困地区行政机关的工资改革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9.
论事业单位内部的工资决定赵文祥工资改革后,我国事业单位有了比较大的工资分配自主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那么,事业单位由谁使用工资分配自主权?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事业单位工资决定的历史演变工...  相似文献   

20.
一、为了统一国家机关、企业(不包括公私合营企业,下同)、事业单位和各地区间在国境内出差的差旅费开支标准,改变现行差旅费开支标准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并根据勤俭建国的方针和同甘共苦的精神以及适当照顾出差人员必需的开支,特制定本规定。二、凡国家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根据所在单位的领导人员的指示到外地执行工作任务,即为出差。但工作人员在外地进行工作,其工作就是本身经常的任务,不得视为出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