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30)
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课程进行思考与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资本""场域"与"惯习"是贯穿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整个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从这三个概念出发对课程进行社会学审视,能用另一种视角洞察和分析课程的各种现象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苏喜庆 《理论导刊》2012,(1):101-103
人物形塑一直是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所关注的焦点。从社会场域理论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人物在文学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场域的展开,人物获得了展示空间,从内在和外在行为以及性情倾向中展示了人物形塑的自由度;自由度在文学场中的伸缩性,也带来了文学场内开拓性空间的创生,从而进一步拓展了人物形塑的自由度。因此,我们可以在凝视人物形象中,获取到社会场域的广阔意涵,也同时会加深对人物审美的多维度把握。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关系网络,即场域,资本和权力是社区治理场域的主线。资本和权力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这种动态关系生成了四种不同的治理形态,即双向互动治理形态、权力主导治理形态、资本主导治理形态和双向缺位治理形态,其中双向互动治理形态是社区治理的理想状态。而实现社区良善治理形态首先需要理顺场域内诸要素的关系,使场域成为一个良性的动态关系网络,还需要促进场域资本培育和完善场域权力结构,实现资本与权力的良性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良性治理惯习的养成,培育社区治理场域的道德逻辑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6)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权力由西向东转移趋势明显,世界需要更加公正合理、反映时代变迁的全球治理体系。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护持其全球治理中的优势地位,遏制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角色的加强。场域是一种社会学的概念,但由于其广泛的主观性、联系性以及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可以扩大传统研究的范围,进而应用到政治学的研究之中。目前中国亟须提升参与全球治理能力,通过对场域理论分析,可以建构一种提升治理能力的理论路径,进而可以为思考中国如何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何劭玥 《学理论》2009,(14):69-70
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现代化因素日益增长,传统文化在与全球化文化的交锋中日益被边缘化。本文试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并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力图从资本的发展中找到一条独特轨迹:主要从资本的概念范畴、资本的来源、资本的形态、资本的功能等角度来追溯马克思根据剩余价值界定的资本概念如何被皮埃尔·布尔迪厄引入其文化资本理论以致最终对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资本概念的提出产生影响,着重通过对三人资本理论的比较探索资本走向"非物质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布迪厄提出了“场域”的范畴,并广泛运用于社会学领域中,也体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了解学校教育场域下师生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对于建构和谐、融洽的良好师生关系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冰清 《学理论》2009,(6):111-112
本文从社会资本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造成其差异的社会资本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个体角度提出了开发和利用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一些建议。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获得有很大影响,社会、学校、家庭、经济环境、专业、团体都可能影响到这一资本的获得。因此,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积极扩充自己的社会资本,争取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9.
政府再造是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提高行政绩效而采取的应对策略。但许多研究者多从"手段—目的"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与探讨,相对忽略了政府再造应当植根于社会建设与社会互动之上的事实。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理论,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政府再造实践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10.
李全利 《公共管理学报》2023,(3):115-130+173
从脱贫成果巩固到乡村振兴,基层驻村干部的工作重心逐渐从贫困应对转向基层治理,中国特色驻村干部制度继续发挥效能优势的关键在于应对基层治理场域中的消极惯习。通过对凌云县的实地调研和案例解构发现,转型背景下的驻村干部很难在“内生自治”属性的乡村治理场域中寻求兼具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行为调适。制度、关系、利益成为影响驻村干部基层治理成效的核心原因变量链条,只有打破驻村干部制度的场域-惯习障碍,才能靠有效的接点调适打造基层治理主客体行为共生格局。乡村治理需要通过吸纳乡村内生动力实现驻村干部接点治理共生理念转型,在基层治理实践中重塑干群互动的场域共生关系,动员乡村内生精英并优化外生制度打造内外社会资本共建共享与共治共生的场域治理环境。本研究的贡献在于突破了传统宏观结构分析与微观个体行为分析的二元对立分析逻辑,通过解构制度、利益、关系等核心要素重构基层治理的场域-惯习共生性理论分析框架,为阐释转型期的基层治理格局样态与治理效能升级提供了新的学术话语。  相似文献   

11.
驻村干部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下沉基层的生动缩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大治理创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驻村干部所处的治理场域发生了重大转变。依托布迪厄场域理论对驻村干部所处场域进行分析,发现驻村干部履责面临着行动、文化、主体三重风险。破解驻村干部履责之困,其根本出路在于与村民情感共生,以行政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破解场域之困,同时还需要从完善共生体系、形塑共生文化、重塑共生主体三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21,(6):28-34
实现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带来了一个新课题。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要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中进行认识并寻找针对性的实践路径设计。以人们在不同活动场域涉及的社会关系为分析基点,生活场域是实现美好生活诸需求更具基础性的场域,基层治理是与生活场域最为接近的治理领域,因此成为实现美好生活的主要治理领域。当下,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需要构建以实现美好生活为目标和功能导向的基层治理体系,以推进人民群众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从资本逻辑的视角看现代性消费文化的缘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性消费文化是围绕着消费由资本为其奠定基础和方向、以文化形式显现出来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原则,由此资本逻辑成为现代性消费文化的本质规定。从资本逻辑的视角看,生产与消费的脱节造成资本增殖的失败,因此资本必须要在文化上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结合,从而在深层上保证剩余价值的实现和资本再生产的循环。现代性消费文化正是由此生成。  相似文献   

14.
夏路 《学理论》2015,(3):48-49
布迪厄作为当代法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巨匠,以广阔的理论视角打破了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理论立场。"象征性实践"的概念弥合了以英法为代表的社会人类学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之间的鸿沟。广泛关注社会边缘群体的命运,在多个领域内成果硕硕,运用其深厚的理论洞察创造了文化再生产、惯习、场域、资本、语言象征性权力等一系列对现代社会极具解释力的概念。即以"实践"的视角切入,简要说明布迪厄的文化与实践理论以及作为实践工具的资本、惯习以及场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福柯的视角,学校可以被看成一个各种权力关系运作的场域,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是各种权力关系运作的载体。通过对身体和空间的操纵、层级检查、规范化裁决、考试等手段,规训性权力渗透到学校场域的各个角落,体现在师生的日常互动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移植了现代社会工业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工具理性的一种体现,造成教育与人关系的异化。  相似文献   

16.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迪厄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实践理论是他的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创立社会实践理论的过程中,布迪厄深受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主要围绕着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问题展开:行动者在哪里活动、如何活动、以及用什么活动.具体来说,就是行动者的实践空间、实践观念以及实践工具是什么?场域、惯习和资本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便是布迪厄给出的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由场域、惯习和资本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就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的"惯习"有正负之分,前者对于腐败有抑制作用,后者对于腐败具有诱因性。社会转型期,权力在社会空间中处于中心位置,场域中的体制表现为显性与隐性,腐败的产生来源于隐性体制与负面惯习的共同作用。从根本上治理腐败,一方面要从隐性体制转向显性体制,通过将显性体制落到实处形成对权力的制约;另一方面从负面惯习转向正面惯习,通过重构健康的社会关系抑制腐败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题展陈列为分析文本,分析其再现策略与论述架构,探讨国家的叙述层面如何与民间的叙述层面交互映照,从而推动对台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处于科层与社会交界面的街道办,由于复杂场域产生的组织派出性、职能边界模糊性等问题,引发基于功能论的组织存续与未来面向的讨论,重新凸显出街道办现实的多重场域特性、内生的生存能力和组织环境适应机制。研究认为,街道办处于科层、组织与社区三重行为场域之中并有着相应的角色与行为模式,通过具有情境化与动态性、复合化与综合性、排序化与选择性等特征的调适方式缓解场域角色与行为冲突,凸显其长期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场域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深刻,文化交融势不可挡,信息传播渠道多样,使得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新的时代境遇。科学分析和深入研判新媒体场域下舆论引导迟滞、信息传播失序和西方话语霸权侵蚀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带来的严峻挑战,从而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时代转换、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国际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