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机制是个体脑内知识与其觉察、记忆、思维、行为在发现信息、处理信息、实现任务目标时的具体链接.知识的一部分转化为侦查个体的脑内知识后,具体活动时通过思维调整其注意状态,与其觉察、记忆、思维、行为链接,成为其智能机制的基本要素.脑内知识正迁移或负迁移,对侦查智能机制的其他要素起支持或制约作用.对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是侦查智能机制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论侦查秘密性原则与侦查公开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秘密性是侦查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侦查公开 ,即由大众对侦查机关日常的侦查活动进行常规性的各种监督措施 ,不具有可行性。侦查秘密性原则与增强侦查活动的透明度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有效制约侦查权力、监督侦查活动的正确途径是对侦查行为进行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3.
侦查个体提升智能关乎侦查工作的整体效率。侦查个体应根据自身智能的缺陷、工作的需要及制约智能的具体主客观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升注意、观察、记忆、思维及行为能力,其基本路径是改善制约智能的"非智力心理因素"、改善身体及神经系统状态、强化学习与训练。  相似文献   

4.
侦查人员思维目的性,是侦查人员的思维能确定并紧随正确目标开展的品性;侦查人员思维敏感性,是侦查人员的思维能敏锐地捕捉有价值信息,并对信息分析入微及迅速正确判断与策划的思维品性。它们是两种相互关联、制约的思维品性。思维目的性有利于侦查行为精准、高效、恰当、衔接有序性及周密策划与预测;思维敏感性有利于把握侦查时机,使侦查深入、随机而动及信息最大化。侦查人员要提升思维目的性与敏感性,应该勤于思考、易位思考、思维符合逻辑、具备责任心及关注、挖掘细节。  相似文献   

5.
反侦查行为是与侦查工作相对抗的行为 ,是当今刑事犯罪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反侦查的认识应从反侦查行为实施的主体、对抗的客体和行为特征等多方面来理解。对反侦查行为的研究应根据犯罪规律、侦查规律和反侦查意识来进行。对反侦查行为的研究应重点放在反侦查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反侦查意识、反侦查行为的个案特点、反侦查行为的预测和反侦查行为人等方面。研究反侦查行为可以为制定犯罪对策和立法提供依据 ,可以为侦查技术指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侦查集体心理是指侦查集体内部所具有的心理倾向、态度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心理体系在侦查集体成员身上的体现。侦查集体心理特征主要有:集体归属感,集体荣誉感,集体认同感。侦查集体的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互动效应,激励效应,稳定效应和心理动荡效应。侦查集体心理对其成员的影响方式有: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标准化倾向,社会从众行为。侦查集体对其成员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热爱侦查集体、关心侦查集体,完成侦查任务好、指挥人员威信高。  相似文献   

7.
侦查违法行为与侦查合法行为相对,属于广义上的侦查行为,是指侦查主体违反侦查程序,侵犯犯罪嫌疑人权利的非法侦查行为。侦查违法行为的性质具有双重属性,一种是司法程序违法性质,一种是行政侵权性质。根据其性质,应从司法制约、制裁和行政诉讼、行政制裁两种思路去规制侦查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8.
诱惑侦查是指为了侦辑隐蔽且无被害人的犯罪 ,侦查人员以实施某种行为有利可图为诱饵 ,暗示或诱使他人进行犯罪 ,待犯罪行为实施时或结果发生后拘捕被诱惑者的行为。我国应加强立法 ,确定适用诱惑侦查条件及相关问题 ,加强这种侦查手段的合法性。立法时应注意 :明确诱惑侦查的适用范围 ,确立判断诱惑侦查合法的标准 ,确立诱惑侦查手段的审批程序。  相似文献   

9.
同一个或同一伙犯罪分子所作的性质相同的案件称为狭义系列犯罪案件。狭义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具有常态人格特征 ,其犯罪心理常形成思维定势 ,其行为特征表现出稳定性、规律性。对作案目标、作案地点、作案手段和作案时间的选择是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行为特征的重要指标。在侦查系列犯罪案件时 ,要对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的各个行为特征(指标)及其他犯罪信息进行综合研究 ,采取并案侦查、注意外来人口犯罪特点、巡逻守候、如实立案、专案侦查和刑侦协作等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0.
侦查思维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思维学研究的重点,一是侦查思维方式系统问题,即侦查思维方式由哪些具体的侦查思维活动所组成,其特点和功能是什么;二是侦查思维方式变换问题,包括变换的基本形式、动因和方法;三是侦查思维问题,主要应弄清侦查优化思维优化有哪些具体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青报信息的侦查模式与传统侦查模式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模式是指侦查主体进行侦查活动时所采用的程式。传统侦查模式一般可分为从案到人、从人到案、从案到人等模式。情报信息的侦查模式是利用情报信息系统和通讯网络开展的侦查方式,从侦查切入点、侦查思维、侦查措施、侦查效率等方面与传统侦查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别。情报信息的侦查模式具有反应迅速、网上协作、侦查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侦查实践表明,刑事错案中侦查过错主要表现是证据调查中的不当"指证"与侦查辨认、侦查讯问中的非法方法及运用刑事鉴定等侦查技术中的错漏。因此,侦查阶段预防与控制刑事错案,一是贯彻科学的侦查理念;二是推进侦查专业化建设,着力提高侦查人员素质;三是正确处理讯问与调查的关系,严格规范侦查取证行为;四是完善侦查考评、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3.
秘密侦查性质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上我国学术界普遍从手段或措施的角度对秘密侦查予以认识。这种认识缺陷导致人们对秘密侦查“神秘化”,秘密侦查法治化状况极差。从诉讼法理上而言,秘密侦查的性质应为一种侦查行为和诉讼行为,它具有自身的特征,与强制侦查行为和技术侦查行为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侦查僵局是侦查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侦查主体对案件的认识陷入困境,或其它一些因素影响侦查主体的思维及行为而使侦查工作难以深入下去,案件侦查呈现的僵持或停滞状态.要打破僵局,推进侦查,首先必须准确地查明僵局的成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破解僵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侦查逻辑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侦查的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第二部分是预审的逻辑和侦查的假说。侦查逻辑的逻辑方法独具特色,主要有:侦查描述、排疑法、必要条件法、或然性推程。侦查逻辑的思维特征是由侦查破案工作特点决定的,具有回溯性、或然性和假说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侦查思维方式可归纳为三类:侦查逻辑思维,侦查直觉思维和侦查形象思维。侦查逻辑思维的模式是阶梯式的、循序渐进的;侦查直觉思维的方式、方法是想象和预测;侦查形象思维的方式、方法表现为表想、联想。侦查思维具有多元性和互补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瞿丰 《公安学刊》2001,(1):22-25
我们把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侦查理论与实践状况进行异同分析的行为称之为侦查横向比较研究。开展侦查横向比较研究既是打击刑事犯罪国际合作的需要,更是我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司法潮流的迫切要求。我们认为,各国或地区侦查理论和实践状况与其所属的法系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将重点介绍世界上最主要两大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侦查制度的特点,而在介绍两大法系侦查制度时的着眼点是其最典型代表国家的侦查制度。  相似文献   

18.
视频图像侦查中反侦查行为的识别和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图像侦查是新的侦查方法,已在侦查实践中广泛应用。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会针对视频监控系统实施直接破坏、伪装掩盖等多种反侦查行为。犯罪嫌疑人的认知能力和关注焦点皆会受到限制,且视频监控能够客观还原事件过程,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是能够被识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仔细勘验,分析反侦查行为方式,广泛收集线索,深度挖掘相关信息等方式,以应对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公安机关对侦查行为的内部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侦查程序中,并没有建立针对侦查行为的司法审查机制,可以说是一种职权主义、行政化的单方面的追诉活动,这种制度不符合“控诉与裁判职能分离”、“司法最终裁决”等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也常常带来侦查权的滥用。学界在论述对侦查行为的控制或监督时,大多从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检察机关的监督等外部监督来讨论,从侦查权的概念及侦查行为的特征入手,公安机关对侦查行为进行自我监督,并应从增强侦查人员的法治观念、建立健全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实行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等方面实施对侦查行为的自我监督。  相似文献   

20.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主体心理直接关系着侦查工作的成败,具有相对稳定性、表征外露性、随机变化性、综合指向性等特征。侦查主体心理的职业要求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维能力、集中的注意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坚强的意志能力和果断的应变能力。侦查主体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心理、挫折心理、定势心理、失衡心理、惰性心理和抵触心理。要坚持“主导控制”的侦查主体心理运用效应,加强对侦查主体的心理培训和心理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