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在香港日益严重,犯罪率越来越高。据香港灭罪委员会介绍,每100宗犯罪案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35宗。诸如参加黑社会、贩毒吸毒、嗜赌成性、少年逼女友卖淫、少女自甘堕落…… 青少年加入黑社会已成为青少年犯罪中的突出问题。据统计,香港21岁以下青少年因触犯非法社团罪行而被捕的人数有上升趋势,1994年上半年比1993年下半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如今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性问题。因此,预防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整个社会秩序和祖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毒品在全世界泛滥成灾。受其影响,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受到毒害的侵袭,其中在吸毒、贩毒等各种毒品犯罪中.涉及青少年的比例日趋增多。也即卷入毒品犯罪的青少年数量越来越多。因此.研究青少年涉毒问题的现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法律对策,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文拟就此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岳阳市郊区在“严打”中处理违法犯罪青少年三百一十六人,占全区青少年总人数的万分之六十一。一九八五年抓获青少年犯罪成员一百五十三人,占全年抓获犯罪成员总数的65.4%,比一九八四年上升17.9%。一九八六年抓获青少年犯罪成员一百六十三人,占全年抓获犯罪成员总数的76.8%,比一九八五年上升11.3%。该区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岳阳市郊区在“严打”中处理违法犯罪青少年三百一十六人,占全区青少年总人数的万分之六十一。一九八五年抓获青少年犯罪成员一百五十三人,占全年抓获犯罪成员总数的65.4%,比一九八四年上升12.9%。一九八六年抓获青少年犯罪成员一百六十三人,占全年抓获犯罪成员总数的76.8%,比一九八五年上升11.3%。该区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增多,低龄比例增大。据统计,在抓获的犯罪成员中,在校学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家庭则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发地.(一)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结构小型化而产生的隔代教养问题;其次是家庭结构的缺陷问题;最后是病理家庭问题.(二)家庭教养管理形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教养管理的自由型;教养管理的严厉型;教养管理的溺爱型.(三)家庭人文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族成员的教育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家庭的经济状况;家族成员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前青少年吸毒行为现状及其成因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少年吸毒行为是一种具有复杂背景的社会越轨现象。可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和失范型。当前呈现出人数急剧增加,特别是女性吸毒者迅速上升,及进一步趋向低龄化等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已成为艾滋病和其它未成年犯罪的最重要诱因之一。而青少年自身好奇心理的驱使,社会角色紧张度、家庭功能的缺陷及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错位等因素是导致其吸毒重要原因。对此,应该通过社会化的不同方式使其越轨行为得到矫治。  相似文献   

8.
无业青少年与其他就业状态的青少年相比,在犯罪方面有其特殊性,按照中介因子震动效应的观点,无业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无业的这种社会状态在该群体的内在犯罪易感质与相应的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发生震动的消极效应的体现.因此,预防无业青少年犯罪的核心就是减少和避免在这种震动中出现青少年趋近犯罪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日益呈现出低龄化、多样化、频发性等特点。其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经济、文化领域同国际的不断接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越来越直接、深入。本文试从青少年犯罪与大众传媒的关系这一角度谈谈其原因及控制。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吸毒现象的迅速蔓延,已经成为危害家庭、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80年代下半期以来,青少年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现象呈逐年增多的趋势。青少年吸毒群体形成的原因何在?有何预防良策?“青少年吸毒群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一文将为你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与矫治■李江英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毒品犯罪的日益猖獗和国际贩毒分子的不断渗透,贩毒吸毒现象在我国基本绝迹三十余年后,又死灰复燃,且日益严重,再度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国毒品问题现状1吸毒人数增加。1988年中国首次公布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研究家庭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原因和目的。具体分析了家庭及其变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提出家庭功能的缺陷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会成为促进和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最后指出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支持与应对:家庭为本的青少年戒毒社会工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戒毒服务模式对于吸毒青少年家庭成员认知、行为改变的历程,及在参加小组后的改变情形,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改变的小组治疗性元素.研究发现,家庭支持小组能够对吸毒青少年的家庭成员提供较好的情绪支持,并且小组成员对高危情境的认知与应对,沟通技巧与自我控制技巧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最后研究建议:其一,建立支持家庭的社会政策,为吸毒青少年提供家庭为本的混合福利体系;其二,延伸吸毒青少年的康复服务内涵,建立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戒毒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 ,郊县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是犯罪绝对数逐年增加 ,打击处理数上升较快 ,犯罪类型以“贪、暴、淫”为基本特征。其发展规律是性质严重化、犯罪低龄化、手段成人化、目的单纯化、成员劣根化等。郊县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是生理心理发展的矛盾和社会化过程中客观现实与心理需求的矛盾 ;客观原因有家庭、学校的影响 ,社区控制力的薄弱 ,媒体的不良影响和社会风气的不良传染。其预防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切实地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但在我国现行的有关犯罪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故此,很有必要从法理上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界定,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期对其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南美洲珠宝盗窃集团为全美最大的从事珠宝盗窃活动的犯罪集团。该集团在美国从事犯罪活动已有30年之久,其特点是流窜性强,集团成员盗窃手段高明,且身份难以确认。早期,青少年集团成员在自己本国练就扒窃技巧,成年后,稍有积蓄,就移师欧洲,学习新的偷盗技术,精益求精。一旦求得盗窃真术,又各自返回本国,寻求正式加入集团。他们当中一些人为赴美筹集资金,并最终成为集团成员。集团一般是根据招募对象在圈内的名望和集团内部成员的推荐来招募新成员。  相似文献   

17.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家庭结构的残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失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严重性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它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的犯罪人群中,25 岁以下的罪犯已占犯罪总人数的80%,“救救孩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增长如此之快?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分别来到辽宁省未成年人犯罪管教所、辽宁省…  相似文献   

18.
2000年6月4日凌晨 ,台湾台中县市交界处的精武大桥发生飙车族砍人案 ,17岁高中生黄某与三名同学在该处等人时 ,遭到十多名飙车族持刀砍杀 ,黄被砍十余刀、肚破肠流 ,经送医院急救 ,生命仍然垂危 ;黄某的同学苏某也被对方持机车锁头打伤。台湾最近连续发生数起类似青少年集体飙车持械杀人、抢夺及在KTV持刀砍人等暴力事件 ,使得台湾青少年犯罪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台湾青少年在节假日集体飙车 ,成群结队在街头游荡 ,吸毒、饮酒及涉足不良场所现象有增无减。台湾当局为改善这种局面 ,促使社会重视青少年犯罪问题 ,…  相似文献   

19.
周杨 《传承》2012,(11):88-89
近十年来,聋哑青少年刑事犯罪的现象不断增加。聋哑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高犯罪率的形成,已经成为值得我们反思的社会问题。聋哑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在犯罪作案时有其不同于一般犯罪的特征。聋哑青少年犯罪产生有其特殊的原因。对聋哑青少年犯罪这一特殊社会现象,应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惩处、教育、预防相结合,减少聋哑青少年犯罪及其危害,从而有利于构筑和谐社会并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因素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各种生理心理因素的异常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或多或少会有一定影响。使这种影响能够大到足以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联系起来的,一是智能低下,一是人格障碍。当前受处理的犯罪青少年中低能青少年的比率较高。青少年中各种心理障碍越来越多的倾向,值得注意,应及时发现、纠正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