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万强 《党史文苑》2012,(11):28-29
刘西元(1917-2003),江西吉安人。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学校政治部、红一方面军直属队、红三军团第六师青年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六八六团第三营教导员、团政委,鲁南支队政委、教导第二旅第六团政委、滨海军分区政委、山东军区第一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通化地委书记兼辽东人民自治军通化支队司令员、政委,通化保安司令部司令员、辽东军区独立第二师师长兼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中,活跃在冀鲁交界地的渤海军区回民支队,于1945年9月改编为山东解放军第七师二十一旅二十三团,奉命挺进东北。11月,到达西满,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七师。 1946年6月,七师全体回族指战员,从前线调往哈尔滨市。东北局根据党中央《建立巩固的  相似文献   

3.
欧阳文(1913—),平江县爽口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三师政治部宣传员,第一师政治部油印股股长,一团宣传队队长,二团俱乐部主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十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  相似文献   

4.
宋磊 《党史纵横》2011,(8):32-33
1945年7月11日,时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萧华,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一年来山东的对敌政治攻势——为纪念抗战八周年而作》的文章,盛誉敌后武工队是——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为了抢夺胜利果实,沿津浦铁路向北进犯山东解放区。在鲁南地区的山东军区第8师,奉命在津浦路阻止国民党军北上。  相似文献   

6.
正1938年,井沟战斗后,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领战区指挥机关进驻河东。由于情报泄露,刚到大宁就遭大股日军拦截,形势极其危急,卫立煌急电附近的八路军一一五师请求紧急援助。一一五师师部命第六八六团第三营迅速前往援助。然而当时三营的大部分干部战士想不通:"怎么搞的?竟然让我们去保护曾经的敌人?卫立煌率兵‘围剿’过我们呀。"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一面派侦察科长与卫立煌部联系,指点其转移路线;一面急派政治部宣传教育股股长蓝文兆前往第三营做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7.
马永义 《党史文苑》2012,(23):30-31
谢有法(1917-1995),江西兴国人。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后任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六团连队文书,军委直属后方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统计干事。参加了长征。1936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处主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津浦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  相似文献   

8.
下篇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  海东出任八路军──五师  三四四旅旅长,率部先头抵达的 687团,参加了平型关大战。1937  年9月,侵入山西北部的日本侵略  军向平型关挺进,企图突破晋北防  线,夺取太原。八路军第──五师  在察知敌人这一战略意图和行军路 线后,决定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  形,伏击歼敌。25日晨,日军精  锐坡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及第  五师团辎重部队,沿公路向平型关挺进,当进入伏击圈后,我八路军三四三旅所属第六八五团、六八六团冲向山下,猛袭敌军,在十里长沟里,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相似文献   

9.
<正>彭雄,1929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平型关战役,出色完成了主攻老爷庙日寇的任务。1940年5月,率第六八六团一部消灭了费县大汉奸刘桂荣部。当地流传一首民谣:"涝怕阴,旱怕晴,鬼子汉奸怕彭雄。听到彭雄来,鬼子汉奸跑掉鞋。听到彭雄到,鬼子汉奸不敢笑。"后调任第三师参谋长。1943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文艺,是在一片荒凉的文化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其文艺骨干,最初都是从关内各解放区来的.“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延安马上组织了东北干部团开赴东北.其中包括一大批文艺干部,组成两个文工团.东北文工一团以鲁迅艺术学院为基础,东北文工二团以青年艺术剧院为基础.1945年11月,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也奉命随同延安大学一同迁往东北.鲁艺于1946年秋到达东北,1946年冬到佳木斯,改名为东北大学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另从延安及其他解放区调来一批美术工作者,组成了一个东北画报社.还有从华中、山东来的一批文艺干部、文艺团体分属各部队或散属于各省.这些就是开辟东北解放区文艺工作的主力队伍.  相似文献   

11.
李超 《党的建设》2010,(8):62-62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在收编的伪军配合下,沿津浦铁路向北进犯山东解放区。我军在鲁南地区的山东军区第八师,奉命在津浦路阻止国民党军北上。11月11日,  相似文献   

12.
正韩彬,男,1919年12月出生,四川省苍溪县人。1934年1月参加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勤务员,115师山东军区报务主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三处电台五分队队长,东北公安部电台台长,辽宁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1982年6月离休,离休前系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3.
方蔚 《世纪桥》2009,(4):45-48
杨子荣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著名侦察英雄。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字子荣。1917年1月28日生,山东牟平人。13岁时随父母闯关东,先是在一家私人开办的缫丝厂做童工,后与他人结伴在鸭绿江上当船工,在鞍山、辽阳一带当矿工。1943年春,因反抗日本工头被迫跑回山东老家。1945年秋,报名参加八路军(原是胶东牟平独立营,后被编入八路军海军支队、山东军区第2支队)。同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人编东北人民自卫军辽南3纵队第2支队,  相似文献   

14.
正1946年5月18日东北民主联军撤出四平后,10月,司令员林彪带领前线指挥所进驻双城堡,直到1948年9月30日,即辽沈战役开始后18天,东北野战军司政机关组成的辽沈战役前线指挥所离开整整两年时间,林彪在双城堡。指挥大小无数战斗,逐渐扭转了东北战场的被动局面,使东北民主联军由弱到强,发展到数十万。日本投降后,当李运昌率冀察热辽八路军、罗荣桓率山东八路军、黄克诚率苏北新四军三师,三路人马挺进东北时,还在去山东根据地途中的林彪,8月24日  相似文献   

15.
抗战胜利后不久,新四军军长陈毅从延安来到山东临沂,秘密会见了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两位久经沙场的战将,讨论了当前的军事形势,研究了下步的作战方案……几天之后,罗荣桓率部去东北,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政委;陈毅则率野战军指挥部奔赴津浦前线,抗击国民党顽军的进攻。  相似文献   

16.
“东北角的两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八年抗战结束。毛泽东早就看到了东北战场的重要。在此后短短的几个月内,中共中央从全国各地抽调11万部队、2万名得力干部(其中有4位政治局委员、16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到东北。显然,在争取和控制东北方面,共产党比国民党棋高一着,抢了先机。1945年8月,党中央开始决定林彪任山东军区司令员。鉴于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中央给正在赴山东途中的林彪发了一份“万万火急”的电报,要林彪、萧劲光、江华、邓华、李天佑一行不去山东,立即去东北。林彪在河南濮阳接到中央的电报后,立即转道,…  相似文献   

17.
贠占军 《世纪桥》2012,(6):56-60
1938年3月18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三师八团一连部分战士在黑龙江省宝清县境内与日伪军发生遭遇战,该连自连长以下十二人壮烈牺牲。为纪念十二勇士之慷慨英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将战  相似文献   

18.
田晶 《党史纵横》2012,(6):57+56-57,56
唐聚五,原名唐福隆,字甲洲,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县,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第六期。入伍后,历任东北军第二十七师排长、连长等职,他颇受张学良的赏识,也是张学良的“心腹”。1929年秋,唐聚五被调升为辽宁陆军步兵第一团副团长,驻防凤凰城。  相似文献   

19.
1938年3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将一批与党保持密切联系的进步青年学生派到万毅同志所在的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二师三三四旅六六七团去做友军统战工作。这批学生是抗战后从青岛、高密、诸城等地流到徐州的,当时有80余人。六六七团当时在山东日照和日寇的别动队刘桂棠伪军作战。为了发动战区群众支持抗战,一一二师地下党工委分工由我兼管这方面的工作。后来部队  相似文献   

20.
研究辽沈战役,不能不谈林彪;谈辽沈战役的林彪,又不能不谈林彪与毛泽东的关系。中共党的七大后,中央即决定派林彪去山东。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毛泽东指派林彪为山东军区司令员。9月,赴任途中的林彪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去东北。林彪于是出关,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10月31日,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任命林彪为总司令。此时,我党赴东北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达20人。其中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林彪是中央委员)。东北局成立时,彭真为东北局书记,并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政委。也就是说,在当时的东北,林彪是军事工作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