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强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238-241
随着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在世界音乐教育界中流行,高等艺术教育中越来越注重音乐教育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少数民族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在高等艺术教育中运用少数民族音乐是对多元音乐教育理念的实践,有利于实现高等艺术教育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在此论述了多元音乐教育理念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提出了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运用少数民族音乐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音乐素养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文杰 《前沿》2009,(3):189-191
音乐对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大大开阔人们的文化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和审美价值。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是陶冶情操,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能力的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引导青少年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情趣,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品行,是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高尔基曾说过:当你听音乐时,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正是因为音乐能激起感情的浪花,拨动思想深处的心弦,从而产生移情作用,发挥其教育的功能。一、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  相似文献   

4.
潘利红 《前沿》2011,(22):155-157
绕家(属瑶族)"呃嘣"大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绕家特有的艺术形式,也是绕家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外来文化的传播,绕家"呃嘣"在传承与教育中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绕家呃嘣处于边缘化的今天,必须与时俱进,适当变革绕家音乐,并把绕家音乐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通过学校教育和村寨实践有机的结合,将有助于绕家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博雅杰 《传承》2010,(12):100-101
人的音乐性是人类的普遍特质,每个人都具备各种程度的音乐性。而音乐教育作为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以其独特的认知方式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为人的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注入了人性的光辉。积极地利用音乐教育来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化过程,不仅是音乐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人的社会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胡嫔 《求索》2012,(10):251-252,233
楚汉文化艺术以其思辩性、浪漫性、雄豪性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源头活水之一。楚汉文化艺术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地被继承和转化,当今承传楚汉文化艺术品质可以从楚汉艺术所独有的美学思想、创新精神、民族风尚和民族品格等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倡导音乐教育中各种音乐形式的兼容并蓄,但是国内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领域进行钢琴音乐等西方音乐多元同构的同时,却忽略了多元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基础的强调,传统音乐教育被轻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边缘化发展;要真正践行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就必须从教学理念、教材、教学内容、师资等方面突出民族音乐教育,推动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教育地位合理化调整。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民族有着显著的民族个性特征,通过民族个性透视其音乐优良传统继承的原因内蕴,不失为一个富有创意的角度。本文试图分析俄罗斯民族个性,探讨其音乐艺术传统继承的民族个性作用,并认为俄罗斯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就是整个民族对于音乐艺术热烈的审美崇尚,而这种音乐艺术的传统继承和审美崇尚,都是基于俄罗斯民族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巫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底层,不但以其原生或次生形态存在于中国少数民族中,而 目以其各种升华、变态形式保留在汉文化中,对中国社会数千年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着广泛的 影响。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民族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的音乐性是人类的普遍特质,每个人都具备各种程度的音乐性.而音乐教育作为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以其独特的认知方式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为人的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注入了人性的光辉.积极地利用音乐教育来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化过程,不仅是音乐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人的社会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对下一代的教育;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教育事业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政党。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获得独立的地位,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审美教育中,音乐和音乐教育又被认为是最大众化、最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中外大量事实证明,音乐教育对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早期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优化人的知识结构,是任何工具性学科和知识性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获得独立的地位,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审美教育中,音乐和音乐教育又被认为是最大众化、最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中外大量事实证明,音乐教育对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早期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优化人的知识结构,是任何工具性学科和知识性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有了较大发展。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美育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没有经过美育教育的人是知识结构不…  相似文献   

14.
桑建良 《前沿》2006,(11):106-108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风以化人”、“寓美于乐”、“寓教于乐”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在音乐教育和教学中体现审美教育,则既要抓住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和音乐教育教学的规律,更要结合审美教育的特点,把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审美教育自觉地融入音乐教育中。  相似文献   

15.
樊凤龙 《前沿》2008,(6):91-93
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抒发真挚情感、传扬美德与理想、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重要音乐形式。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振兴传统民族声乐,如何让现代民族声乐更好地吸收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民族声乐中的文化精髓与科学元素来发展、完善自身,使我国的民族声乐共同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培养具有高水平人文素质的学生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基本要求。我们应将音乐与其它艺术融会贯通,使学生在与音乐相关的各个专业领域里得到平衡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此增强人才的适应性,使其具备通才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方冰 《贵州民族研究》2018,(12):222-225
高校是民族音乐传播及传承的重要根据地,在现代多元化的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播大多是通过高校教育而广受人们关注。在高校增设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音乐教学,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多元化的音乐,同时也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将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相融合,拓宽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视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入少数民族本土音乐文化,既加强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又为未来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朱景林 《前沿》2011,(11):197-200
中国陶瓷既有物质属性,又有精神内涵,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它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基础之上,其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开放与包容,既传承了民族艺术传统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中国陶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林超民 《思想战线》2000,26(1):135-137
我们中国人一提起孔子与儒家思想就会顿生“家园之感”。这是我们对自己所继承的优秀文化传统特有的亲切、关爱与认同的思想情怀。人们在谈论孔子与儒家学说时 ,大都集中在其道德规范、政治主张、教育理念等方面。很少研究他们在处理华夏与四夷的思想和策略。毫不夸张地说 ,孔子与儒家的民族思想对维护中国的“大一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作用 ;没有孔子“华夷一体”的“大一统”思想就没有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家园”。徐兴祥的《中国古代民族思想与羁縻政策》为我们深入了解孔子与儒家的民族思想及其在中国历代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中…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效力提升研究,可陶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论文主要针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效力提升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低、音乐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积极探寻多元化音乐教学方式、加强音乐教学创新,建立音乐活动室、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等音乐教育效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