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南亚》1984,(4)
1984年4月17日至5月2日,以迪·亚玛达耶军为团长的泰国总理府“中文文献有关泰中关系史研究委员会”代表团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邀请,赴滇进行友好访问。封二、三均为该团在昆明、大理和西双版纳等地参观访问,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照片。  相似文献   

2.
以泰王国教育部副次长赛裕·恰巴通先生为团长的泰国文化代表团一行八人,由文化部亚洲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陪同,于8月7日来我所参观访问,并与我所研究人员座谈。在座的还有: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郭兆华、副厅长高德林等。 泰国文化代表团是泰国教育部国家文化委员会派出的第二个访华团。泰国教育部国家文化委员会是泰国政府主管文化政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部门。代表团到我所参观访问,希望了解我所关于东南亚特别是泰国的研究情况,以便促进中泰两国的文化学术交流。在座谈中,我所同志向泰国客人介绍了我所的情况。泰国客人饶有兴趣地听了介绍,并与我所研究人员就泰族族源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赛裕·恰巴通先生说:“关于泰人从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4月12日至4月17日 ,是我国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届时人们用纯净的清水互相泼洒 ,表达祝福之意 ,街头巷尾 ,到处一片纷彩晶莹 ,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 ,壮观的场面盛况空前。泼水节 ,一般为3至4天。第一天 ,傣语称之为“麦日” ,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 ,傣语称之为“恼日 (空日 )” ,人们穿上节日盛装 ,挑着清水 ,先到佛寺浴佛 ,然后就互相开始泼水了。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 ,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 ,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  相似文献   

4.
亚洲9月2日 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会见来访的孟加拉国外长穆尔希德·汗。外交部长唐家璇与他会谈。9月3-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访问泰国。在访问期间,李委员长会见了泰国王普密蓬、诗琳通公主、泰国会主席兼下院议长乌泰、副主席兼上院议长玛暖吉、总理他信、副总理空·巴达兰西等。9月3日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约翰内斯堡会见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  相似文献   

5.
1986年11月,我作为云南省学者代表团的一员,应邀至泰国清迈市参加“兰那与西双版纳文化——其继承与演变学术讨论会”,并赴泰国北部几个府,访问了那里的仂人村寨。 仂,跨居泰国、缅甸、老挝和中国,在中国称做傣仂,是傣族的一个大的支系;在泰国称做仂。 泰国仂人主要聚居在清莱府的清孔、清坎和腾县,也有不少人居住在清迈府、南奔府、南邦府、披夭府。我们先后考察了难府旺帕县的农波村、东模村,波县的曼乱宰,披夭府上曼达法、下曼达法,清莱府清坎县的满园村。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加强与外国学者的学术交流,1983年先后接待了三位泰国学者和一位美国学者。 去年4月下旬,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强·特拉逸博士到云南省昆明和西双版纳地区参观访问。在昆时,与东南亚研究所研究人员进行了学术座谈。强博士作了包括泰国“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三个专题的学术报告。他从农业、工业和服务行业三方面列举了一些数字,指出泰国从1961年实行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到1981年第四个五年计划完成之时,泰国经济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强博士在肯定泰  相似文献   

7.
亚洲6月5日王震副主席会见由内务体育部长乌马尔·扎希尔率领的马尔代夫政府代表团。6月6—19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徐敦信访问泰国,就柬埔寨问题同泰国方面交换意见。9日至15日他作为中国驻越南大使张德维的客人到河内,与越南方面就政治解决柬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没能取得进展。在泰国期间,泰国总理差猜、外长西提、三军特别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1992,(2)
应泰国总理府总理秘书处“中国文献有关泰国史料研究委员会”邀请,由我所所长陈吕范和宁超、王文达组成的代表团于今年3月18日至25日访问了泰国。  相似文献   

9.
泰国法政大学创建于1934年,是泰国最大的文科大学。今年5月该大学教师访华团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的邀请,到我国进行为期十五天的访问。访华团一行十人,由主管学术的副校长、副教授素密·必滴帕先生任团长;成员有:主管规划的副校长、助理教授威拉功·沙玛哥塞博士,经济学院副教授颂萨·探汶勒博士,政治学院助理教授素拉猜·西里莱博士,政治学院前院长、讲师塞·集探先生,法学院讲师披提奈·猜讪素功先生,文学院副教授西速·他威巴昔女士,文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讲师素坤.阿仑勒小姐,文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86,(3)
“缅甸”在缅语中音为“mima”,中文译为“缅玛”。“缅玛”一词最早见于公元1190年镌刻的古体缅文碑铭上。“缅玛”一词的来源与佛教有关,是从佛教中“梵天”一词变化而来。“梵天”一词的缅语读音为“bima”,中文音译为“别玛”。天长日久,读音渐渐由难趋易,“别玛”读成了“缅玛”。“缅玛”再进一步变化,到近代缅甸人称自己的国家则为“勃玛”了。“缅玛”和“勃玛”,音近义同。在书面文章中用“缅玛”多,在口语中用“勃玛”多。缅文“缅玛”中的“缅”为“敏捷、疾速”的意思;“玛”为“坚硬、强壮”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2月6日泰国举行大选,总理他信·西那瓦领导的“泰国人爱泰国人党”(RTR,简称“泰爱泰党”)获得众议院500个席位中的377席,成为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第一个占有绝对多数议会席位的政党。3月9日,他信在新一届国会下院中当选为泰国第24任内阁总理,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蝉联的民选总理。3月11日,泰爱泰党单独组阁,再次改写泰国70多年多党联合执政的政治历史。这对于泰国的团结统一、经济开放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却被少数泰国和西方国家的传媒形容为泰国“政治民主的倒退”。实际上,在过去四年中,他信也因为施政中频频失误而不时…  相似文献   

12.
周京 《东南亚纵横》2000,(11):45-45
没想到去泰国旅游印象最深的,竟是发生在旅游商店里的一次巧遇.12月的曼谷算是最凉爽的季节了,可气温也有三十一、二摄氏度.一大早,我们拿上地图,坐上公共汽车去找有珠宝饰品和纪念品的商业中心.车票每人才3个铢(1美元约合40个铢),从东到西摇晃了快1小时才约摸到了站.我们这几个人怎么看都是百分之百的旅游者模样:一身休闲的短打扮,腰里挂着鼓囊囊的腰包,一路高声谈笑,指指点点,想让人不注意也不可能.都是第一次来这里,大家随便捡了一条街径直走下去,忽然路边传来“哈罗、哈罗” 的声音.循声望去,一群泰国男子正坐在三轮车上向我们兜揽生意.那种车像极了我们国家70年代盛行的“嘟嘟车”,只是驾驶座后面多了遮阳篷,客人可以坐在篷下的长条凳上,当地人称之为“嘟嘟TAXI.  相似文献   

13.
继4月28日学术报告之后,29日上午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陈吕范教授又应邀于曼谷法政大学发表题为“南诏国问题”的学术演讲。由于陈教授的首场演讲获得成功,并引起泰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因而使29日的学术会议更为隆重热烈,参加学术会议的听众有泰国首都有关大学的教授、学生,还有政府官员、退役军人和警察,以及商贩巨贾等,各界人士济济一堂,在演讲正式开幕之前,整个会议大厅早已座无虚席。泰国人积极参与学术活动的精神甚为可嘉,另一方面,泰国学术界和朝野人士对于“南诏的族属问题”所关注的程度之热烈也由此可见一斑。笔者现将陈吕范教授的演讲内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们知道“曼谷”(Bangkok)是泰国首都的名称,但对这个名称的由来却不一定清楚。泰国首都的“真名实姓”原来并非是“曼谷”,而是“恭贴”(Krung Thep),即“仙京”、“神仙之京城”的意思。“恭贴”只是个简称,其全名是:“恭贴玛哈纳空、阿蒙腊达纳哥辛、玛欣他拉育他耶玛哈蒂洛朴,诺帕腊叻差他尼布里隆、乌隆叻尼卫玛哈沙坦、阿蒙披曼阿瓦丹沙铁、萨伽塔蒂耶维沙奴甘巴悉”。如果把其意思全部译出来,就有“伟大  相似文献   

15.
10月18日泰国泰中学会一行五人到我所访问,并与我所部分研究人员座谈。泰中学会成立于1993年初,是由泰国华人中一批长期从事泰中文化学术研究的同仁建立的文化学术团体。泰中学会的同仁们利用公余时间开展泰中文化研究,在泰国各华文报刊上发表过大量的有关泰国历史、中泰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性文章和译文。受到泰国文化学术界的好评。泰中学会成立后,除了与泰国高等学府中的有关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外,还与我国的东南亚研究机  相似文献   

16.
南洋一支笔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说:我生平还没有遇到过一个既是企业家又是文学家的人。有之自是周颖南先生始。1994年4月28日,在被称为“华夏第一都城”的河北涿县,迎来了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外国客人。据说,这一天整个涿鹿城几乎倾巢出动,锣鼓喧天,鲜花似海洋,纯朴的山城百姓像迎接外国国家元首一样欢迎他。第二天,涿鹿这块黄帝、炎帝、尤等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举行了隆重的黄帝故城修建奠基礼,这位外国客人和有关市县领导一块为奠基礼铲下了第一锨土。这位外国客人好象余兴未了,欣然命笔写下了“炎黄子孙,万里同根”…  相似文献   

17.
祖籍中国福建邱氏客家人,清朝末年,曾祖父背井离乡到泰国谋生。父亲是一位成功实业家和商人,也是一成功政治人士,发起组织了“独立党”。90年代中期,被西方媒体称作是“电信巨子”、“电信业大亨”。2000年入选《财富》杂志全球最富有的500人中惟一的泰国人。  相似文献   

18.
学术简讯     
日本学者访问我所1993年12月28日至1994年1月3日,日本九州国际大学教授、九州华侨研究会事务局长市川信爱访问了昆明.在昆明期间,市川教授专程访问我所,并与我所研究人员就历史上云南与东南亚邻国的通商贸易情况,云南华侨问题等交换了看法.市川教授在我所朱振明副研究员等陪同下参观了云南省博物馆和市内名胜.回国前,市川教授对我所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蒙古学者访问我所1994年1月21日,蒙古科学院东方及国际问题研究所达斯特斯威尔先生来我所访问.陈吕范所长和云南师大王民同教授回答了客人提出的有关元朝与东南亚的关系以及云南蒙古族的现状等问题,并向客人赠送了《云南蒙古族简史》及其它资料.日本、泰国客人到我所访问  相似文献   

19.
素集·翁贴是泰国《艺术与文化》杂志主编。1975年以《民意报》记者身份随同当时的泰国总理克立·巴莫访华来到昆明,1984年4月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的邀请,随同泰国总理府“中文文献有关泰中关系史料研究委员会”代表团前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大理等地参观访问,进行学术交流。他回国后,分别在《向未来》周刊和《民意报》写文章发表访滇观感,就泰族族源、泰族史和南诏大理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泰国华侨社会的特点和各种华侨帮派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言1975年9月28日,即在我们将去泰国访问的前夕,泰国华文报《中华日报》发表了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院“中国问题研究学会”的研究报告及讨论会纪要,简要地提出了泰国华侨(或华裔泰人)现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先介绍这一报告的要点,并略加分析,作为探讨泰国华侨社会特点和各种华侨帮派形式问题的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